购物车
我的足迹

镜子里的写作哲学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镜子里的写作哲学 世间万物都有一个共同点,感觉越普通,内涵越深刻。  一块小镜子,暗藏大智慧。  镜子这个物种来到世上,已有几千年,人们与它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习以为 常。殊不知,镜子的物质形态不断迭代,文化意义也嬗变不止,不断获得新的解释 ,渐渐挣脱物理形态的束缚,向哲学意象进化。  镜子一路走来,承载了太多人类对生活和自然的思考体验,因而它也富含深刻 的哲学原理。关键是,这些原理正在成为人们思考人生、探索世界的法门。  令人意外的是,我从写作的角度,竟然发现镜子里也藏着写作的哲学,潜伏着 丰厚的“思想红利”,如果你真正理解了,它就能为你所用,给你赋能。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通过本文,笔者希望看到写作“镜鉴意识”的觉醒 ,但愿文字工作者都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以境为师,从大千世界中get写作原 理,引流写作源泉。  1、 镜子,正在挣脱物质形态  成为一种哲学意象和思维方式,为写作赋能  镜子有着奇妙的进化史。  1.随着历史发展,镜子的物理形态多样化。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无意中发现,通过平静的水面,可以照见自己的容颜。 这给古人很大的震撼,也引发了他们的无限思考,世上竟然还有一种东西可以照见 自己的形状,于是他们以水为镜。  直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人们掌握了更为先进的技术,尤其是金属冶炼加工 ,人们又发现,不仅水能照人,光华的铜面也可以,用铜来造一个轻便的镜子岂不 是更好?于是,人类就开始以铜为镜。  创新的闸门一旦打开,根本停不下来,特别是人类发明了玻璃后,镜子的家族 进入“爆发期”,铜镜一夜之间华丽转身,成了玻璃镜,于是乎,广角镜、放大镜 、望远镜、潜望镜、显微镜等粉墨登场,好不热闹。  2.随着文化的演进,镜子的价值形态抽象化。  最开始,在人们心中,镜子就是携带某种功能的物件,从性质上看,这种功能 价值是具象的,并且与镜子的“实体”是不可剥离的。  许多古人的诗句,写了照镜子的感受,如《木兰辞》有“当窗理云鬓,对镜贴 花黄。”的描述;李白《将进酒》有“君不见,高堂明镜辈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的感慨;刘禹锡《望洞庭》拿湖面做比喻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 未磨。”;明代有一名女子冯小青对镜顾影,伤感红颜易逝,喃喃吐语:“瘦影自 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随着时代的变迁,镜子的价值形态慢慢进化,人们将镜子的功能从实体中抽离 出来,并赋予它哲学层面的意义。这时的镜子,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工具 ,而是可以独立存在的、抽象的哲学意象。  随着镜子哲学价值的发现,人们的“镜鉴意识”开始觉醒:镜子不仅可以照亮 外表,还可以照亮心灵、启迪智慧。  比如,佛教中六祖慧能《菩提偈》说:“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唐代李 益在《游子吟》里云:君非青铜镜,何事空照面。另外,古代衙门高堂之上通常悬 挂“明镜高悬”匾,日常生活中,如果人对事情看得很清楚,往往会说:“心里像 明镜似的”,这些,都是“镜鉴意识”的反映。  最经典的是《战国策·齐策》里“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文章说:“邹忌 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令邹忌先生意外的是,身边人抱着不同目的一味迎合他,说他比徐公颜值高 。问题是,邹忌是有自知之明的人,他从镜子里早发现了,自己并没有人家徐公长 的俊俏。智慧如他的邹忌,一时感触良多,脑子浮现出了齐王治国的一幕幕情景 ,心里想:作为一家之主尚且如此,大王乃一国之君,拍他马屁的人岂不更多?思 及于此,吓出了一身冷汗,脑洞大开,于是赶紧进宫,晓之以理、动之亦情、说之 以案,最终成功规劝齐王广开言路,革除弊政。  最具有哲学气质的话是唐太宗说的。据史书记载,贞观十七年,大臣魏征病逝 ,唐太宗悲伤地说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 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这句话里,第一个“镜”是物理意义上镜,是实实在在的镜子。后面几个“镜 ”是哲学意义上的镜,是抽象的镜。这句话是对中国人“镜子哲学”的总结,道破 了镜子的高深智慧。  “照镜子”已然不仅是生活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现象。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今天。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要贯穿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照镜子”,主要是学习和对照 党章,对照廉政准则,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对照群众期盼,对照先进典型,查找宗 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的差距。“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 的要求,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 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维护良好形象。”  不难理解,此段文字中的镜子,属于哲学层面的镜子,“照镜子”是对照检查 思维的生动譬喻,是一种思维习惯、工作方法。  下面,笔者就来说说,文稿写作中如何借鉴潜望镜、广角镜、放大镜、望远镜 、显微镜、梳妆镜这“六面镜子”的原理,为写作赋能。  2、 借鉴潜望镜的“转换”原理  在领会意图中换位思考  潜望镜,是从海面下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 活动的装置。潜望镜的最大特点是光发生折射,转换角度观察事物。  公文写作需要“潜望镜思维”,尤其为领导起草文稿,更少不了身在兵位、胸 为帅谋,换位思考。具体说来,有三种领会方法。  1.在倾听中,与之心有灵犀  善于倾听,时刻“竖”起耳朵来听领导的讲话,从领导的各种讲话中捕捉其思 想观点,判断领导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重视什么,最关注什么。对于一些无法领 悟透彻的问题,还应该主动请示汇报、交流沟通。  2.在观察中,号准领导脉搏  善于“睁大眼睛”看,观察领导活动轨迹,看领导最关注什么领域,调研什么 单位,阅读什么书籍等。了解领导个性特征,深入研究领导思维习惯,熟悉领导思 考问题的规律。  3.在心理上,转换自己角色  一方面,站在领导角度思考,通盘考虑本单位、本部门工作重点、难点,想领 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另一方面,站在听众角度思考,体会下级希望听到什么 “声音”、解决什么问题,这样才能写出“适销对路”的稿子。  3、  借鉴放大镜的“放大”原理  在立意构思中以小见大  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 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放大镜的最大功能就是放大,以小见大。  写文章,需要有“放大镜思维”,尤其是在立意构思阶段,若想发人之未发 ,见人之未见,必须善于以小见大。这种思维方式对立意构思有两大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帮助你聚集问题、找到焦点  把思维聚焦到重点、难点问题上,善于找到领导的兴奋点、群众的关注点和媒 体报道热点。善于收缩视野,从小点切入,不贪大,围绕一个小问题重点发力;善 于聚焦目光,集中火力,不图多,围绕核心问题施以浓墨重彩。  聚焦重点,其实是哲学方法在文稿中的体现。  毛泽东同志就倡导这样的方法,在阐释这一方法时,他多次引用过两句戏文。 1958年6月21日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他说:打了抗美援朝战争以后,我就把军 队工作推给彭德怀同志了。我做工作就是单打一,搞那么一件事就钻进去了。我也 提倡这个方法。有本书叫《香山记》,讲观音菩萨怎么出身,别的我都忘记了,头 两句叫作“不唱天来不唱地,只唱一出《香山记》”。我就采用这两句作为方法 ,这几年是不唱天来不唱地,就是只唱一本别的戏,军事,我就没有唱了。1964年 3月28日,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向他汇报,“只唱一出《香山记》”的办法传 达后,效果很好。毛泽东说:就像你们河北唱《劈山救母》一样,不能什么都唱。 这个方法要普遍运用。  1959年4月5日,在八届七中全会上,他一开始就强调,“别的事我不讲,只讲 工作方法,现在的中心问题是工作方法,要会做工作”。然后,他一口气讲了十几 条。其中说道:搞经济计划,要有重点,有重点就有政策。没有重点,平均分配 ,就无所谓政策。这是很好的经验,跟我们历来搞政治、搞军事相适合。总要有重 点,一个时期总要搞个重点嘛。1961年3月,他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再次说 :“今后不要搞那么多文件,要适当压缩。不要想在一个文件里什么问题都讲。为 了全面,什么都讲,结果就是不解决问题。”(来源于《光明日报》,作者张太原 )  第二个好处是:帮助你放大“影像”、闪现亮点  善于以小见大,突出闪光点。这正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倡导的用小题目来做大 文章,“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从一个小水滴上,我们要能 感知到太阳的光辉,从一粒沙里,可以探知到世界的奥妙,从一片落叶推断出秋之 将至,借小问题谈出大道理,从小细节上悟出大智慧。  举个例子来说:  十多年以前,郑晓龙导演过一部电影叫《刮痧》,我观后的感觉就是:见微知 著。故事发生在美国,人物主要是一家中国人。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