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写作功夫最好下在前面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写作功夫最好下在前面 接到文稿起草任务,动手写之前是必须有一番思考谋划的,也就是“想”,想 这稿子怎么写、写些什么。“想”的过程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在整个 任务中的“工作量”却是实实在在的。“想”与“写”,好比起草文稿的前 一道与后一道两大工序。“想好了再写”,我认为是一条基本的法则,且 无论轻重缓急,都应尽可能在“想”这个前道工序上把功夫下足下到位。 反观文稿写作中出现的一些囧态,大都与前 面功夫没下好有关。据观察,有几种典型的症状: 一是“东奔西跑无定见”。就像是打仗时敌情不清乱冲锋一样,今 天往东跑一气,明天向西跑一阵,不停地折腾,浪费大量时间精 力,做的都是无用功。到了目标明确该冲刺的时候,却已经疲惫不堪。 二是“先堆出来再说”。抱着一种“手中有稿、心中不慌”的心态,接 到任务赶紧动手,反正都能找到“参照”,依葫芦画瓢,有用没用先堆 出来再说。其实心里也清楚,这是在自欺欺人,必得脱胎换骨大改一番。 三是“领导咋说我咋改”。与前两种状况相关联,因为没 想明白,也没找到写的感觉,所以只能先交差应付。特别是难 度比较大的文稿,写出来连自己都不满意,稿子交上去,也把 难题一并交上去,后面完全靠领导想、听领导说,被动地去改。 文稿起草中,“想”的功夫下了还是没下,下到了还是没下到,效果大不一 样,过程体验也绝不一样。两相比较,尚未动手便颇费思量,看似比立马开写 耗神费力,其实是最讲效率质量的,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做法,是“好钢用在了 刀刃上”。而与之相反,匆忙上阵,仓促动手,前面不费事,后面则要费大事。 一般来说,长周期的稿子,时间相对充裕,有条件在思考谋划上多下些功夫。 但还是要强化“想好了再写”的意识,不要因为时间够用,就一遍一遍地写、一 遍一遍地改,这样很容易陷入低层次重复的怪圈。举一个长周期稿子的例子。在 本世纪初Z市的一次市委全会上,市委书记要讲经济“起飞”的问题。“起飞”这 个词,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大概意思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世界先进地 区的发展轨迹判断,当一个地方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就进入了发展的起飞 期。Z市在那一年人均GDP达到2500美元,可以说处在临近起飞的关键阶段,用“起 飞”做讲话主题,能够生动地反映发展的状态,同时对干部群众也能起到提气鼓 劲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应该说,这个题目比较新,既要从理论上作一些 科学论证,又要有实践的支撑,对如何冲刺起飞、起飞后是什么样子作出部署。 一开始,我们在考虑讲话稿时心里也没有底。记得确定这个会议主题后,书 记有个出访任务,送他走的时候我们汇报了起草安排,想得到书记首肯后早 些动手。书记当时回答:不着急,磨刀不误砍柴工,你们先到起飞的地方去 看一看。有了书记的一句“不着急”,我们便把动手写往后推了推,带着很 多疑问和些许对稿子的惦记,到杭州等先发地区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的过 程,一方面能获得直观的感受和启发,另一方面能对文稿起草再深入地想一 想。待到考察回来,稿子在心里已经有了谱,接下来的事情便水到渠成了。 这篇讲话稿比较成功,得益于在研究思考上花了很大功夫,鲜明地把“起 飞”这样一个概念抛了出来,既有理论的支撑,又靠船下篙,结合Z市实际提出 了努力的方向、思路和举措,以及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比如,分析发展阶段,概 括出“五大效应”,即凝心聚力抓发展的“民心效应”、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 的“互动效应”、抓重点带全局的“突破效应”、学一流创一流的“提升效应”、 既做“加法”又做“减法”的“叠加效应”。虽然这“五大效应”并没有完全 去扣起飞理论的几个特征,但与当时Z市的实践贴得比较紧,也着眼了“临近起 飞”的总体判断,寄予了较强的“起飞”意味。又如,工作部署部分,也就如何 推动Z市加速起飞,重点讲了要强化“四大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