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公文语言的味道(下)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公文语言的味道(下) 4、“家常”味 味道的泉源在民间。毛泽东说,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群众的词语是很丰 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现实生活的。 民间语言是人民群众生活经验的总结,不管是谚语、歇后语,还是惯用语、顺口 溜,都饱含生活气息,如同家常小炒,虽然简朴,却耐人寻味。家常味有两种“味 精”。 ——口语。比如,“我讲过‘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治好‘长江病’,要科学运 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这是习近平 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长江病了”这句口头语,贴切地说明了 长江生态系统的污染问题。 还有,“撸起袖子加油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 就能实现的。”“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在中国多走 走、多看看”这些都是老百姓拉家常,“摆龙门阵”“唠嗑”的话,说出来,像亲朋好友相 互邀约,走亲串戚,充满亲切感。 ——熟语。包括惯用语、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顺口溜等。比如,毛泽东 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用“懒婆娘的裹脚步——又臭又长”的歇后语形容空话连篇 的长文章;在《论持久战》中,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句人所共知的俗 语,告诉军民要保存力量,等待时机,夺取胜利。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 习近平总书记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这句耳熟能详的熟语说明“一个 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的道理;用“路遥知马 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谚语表达中国和拉美国家的合作与互信;用“老乡见老乡,两眼 泪汪汪”这句俗语来表达海外华人华侨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用“萝卜青菜,各有所 爱”这句俗语比喻文明的多样性。直白通俗接地气,读这样的文章就像回家吃母亲炒的 菜,味道是那样的熟悉。 有些“红头文件”也使用熟语。如“要抓紧落实粮食风险基金和副食品价格调节基 金,制定切实措施,稳定‘菜篮子’‘米袋子’‘火炉子’价格。”“经过试点和不断总结经 验,积极探索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新途径。要防止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简单地 换‘婆婆’和‘一放就乱乱就收’的现象重演,防止‘一刀切’,一哄而起和搞形式主义。”“菜 篮子”“米袋子”“火炉子”“婆婆”“一刀切”都是街头巷语,用在这里很传神,庄重中透出活 泼,典雅中显现生动,达到“等闲言语变瑰奇”的意境。 5、文学味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公文语言虽不像写文学作品有诗情画意,但也非千人一面 的,特定情况下,也可运用文学思维、文学手法和文学语言来表达。文艺味的调制有 三种方法。 一是文学思维。用大脑的联想和想象机制,拓展思维空间,让语言跳出原有限 制,用文学语言的形态来表达。 比如,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末尾有一句话:“它是站在海岸遥望 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 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这段话用诗人般的 思维展开联想,使用“海岸”“高山之巅”“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等诗意语言,令文章活色 生香,读完满口留香。 再如,“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 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 切。”“这次前来墨西哥途中,当我透过飞机舷窗俯瞰浩瀚的太平洋时,仿佛看见几个 世纪前那些满载丝绸、瓷器的‘中国之船’正向着阿卡普尔科破浪前行;当我踏上贵国的 土地时,又仿佛看见那位传说中的乐善好施的美丽‘中国姑娘’正在普埃布拉传授纺织、 刺绣技艺。”通过联想,用“驼铃”“孤烟”“大海”“航船”等意象把读者带入诗一般的画境。 二是文学笔法。通过引用、比喻、引用、排比、反复,甚至是夸张等修辞格,为 文章蓄势造势,增强语言的冲击力。 比如,1978年,郭沫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发表题为《科学的春天》的讲话,他 说:“我的这个发言,与其说是一个老科学工作者的心声,无宁说是对一部巨著的期 望。这部伟大的历史巨著,正待我们全体科学工作者和全国各族人民来共同努力,继 续创造。它不是写在有限的纸上,而是写在无限的宇宙之间。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 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 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这段发言运用了 比喻、引用、反复、借代等修辞手法,富含诗意,读起来令人精神振奋。 三是文学体裁。借鉴诗歌、散文,甚至杂文的范式,为公文提味增鲜。比如,山 东威海市领导的一篇推介词,这样介绍威海:“读你,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威海 的千里海岸线上,山海相连、湾岛相依,滩曲礁奇、林翠泉清,犹如一幅浑然天成的 山水长卷。有句流传很广的歌词,‘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威海这条‘中国最美海岸 线’,就散发着千遍不厌的独特魅力。“从美丽的泉城一路向东,就能到达中国大陆最早 迎接日出的海滨城市。一路向海,风光无限;一路向海,气象万千。千里海岸线,一 幅山水画;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千里海岸线,一个创业梦。希望更多朋友走近 威海、读懂威海,爱上威海、选择威海,在威海这条迷人的千里海岸线上,一起逐梦 圆梦!”这是一篇思维灵动、语言优美、文艺范十足,咋一看,也许以为是篇散文,谁 能想到是一篇公文呢? 四是文学素材。在文稿中融合使用诗词歌赋等文学素材。比如:江西某领导在一 次讲话开头说:“今天,很高兴来到南昌大学,与大学生朋友一起,畅谈中国梦,说说 江西的故事,谈谈江西的未来。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很跑火,相信 很多同学都看过,就是《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 活之美,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媒体报道,节目收视率达11亿人次之多,我也 断断续续看了几期。其中很多诗词与我们江西有关。比如,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 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陶渊明 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这些诗词有的写江西美景,有的诗人就是江西 人。今天,我也想借毛泽东同志的三句诗词,向同学们说说江西的人和事。第一句诗 词,‘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江西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 方……” 再如,河南某领导在一次讲话结尾时说:“尊敬的各位嘉宾!此时此刻,我想用中 国三句古诗结束我的故事。‘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说的是昨天的河南历 经沧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的是今天的河南生机盎然;‘长风破 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预示着明天的河南会更加美好。新时代的河南诚邀天下 英才、共享出彩机遇。河南人说的最多的方言是‘中’,意思是‘好’,我把这个字送给大 家,寓意着大家来河南投资兴业将会‘豫’来‘豫’中。” 以上两个讲话都使用了诗词名句,巧妙地融合到自己的讲话中,散发出浓浓的文 学味。 6、人情味 初学写作的人通常会认为,公文语言应该是平实朴素的,不能有情感因素,只能 用“零度情感”来写作。其实不然,公文并非无情物,也可以情感人,充满人情味。人 情味表现在四种“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