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书记在国企创新大会上的讲话: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书记在国企创新大会上的讲话:以 科技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隆重召开科技与信息化创新大会,安 排部署科技重点工作,这是公司深入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集 团公司科技工作部署,加快建设集团公司一流创新型企业的重大举措。 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体干部员工传承精神、奋力开拓,不断深化科技与信息化创 新,取得了长足进步和一系列重大成就:一是科技支撑引领发展作用日益凸显。深化 技术改造,汽柴油质量实现从国#到国#“两级跳”,炼油、乙烯综合能耗等关键技经指 标持续下降,机电仪数据感知分析、防腐技术应用等推动设备实现预知维修,采用自 主技术建成投产****等重大项目,乙烯产能突破百万吨大关,***生产规模成为国内 最大、亚洲第二、全球前三,产能跻身世界五大制造企业。二是科技创新实力稳步增 强。开发**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实施科技项目***项,完成国家及甘肃 省科技项目*项、集团公司重大科技专项**项,研发新产品超***个、集团公司自主创 新重要产品**个,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三是科技创新管理体系逐步完善。调 整优化科技创新专业统筹和管理职能,成立科技创新中心,以专家领衔推动新产品 新技术研发,明晰自动化研究院、研究院两个科研机构发展定位,搭建起了创新联 合体、联合实验室等多元化的对内培养和对外合作平台。四是信息化建设水平持续提 升。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始终走在集团炼化企业前列,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创新技术和ERP、MES等先进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得到深度应用,核心工业软件应用和 国产化率达70%以上,建成榆林乙烯智能工厂。五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校 企合作、技术领衔、劳模引路、导师带徒、科技讲堂、名匠打造、“星级工”培养等蓬 勃开展,管理、技术、技能“三序列”改革实现突破,培养出省级领军人才**人、集团 级专家**人,技术管理人员比例达到员工总数的40%,人才集智倍增效应逐步显现。 围绕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对标一流创新型企业建设目标,我们要清醒 认识到,公司科技和信息化创新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五 个有差距”:一是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有差距。炼化前沿技术研究应用不足,科技 驱动“油转化”核心能力不强,高端化工新产品、新材料等生产技术存在短板,科 技还难以支撑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的发展需要。二是体制机制运行有差距。产 学研用联合、上中下游贯通的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统筹管理”和“技术 研究”界面还不清晰,激励机制不够精准到位,协同效应未能充分发挥。三是自 主创新能力建设有差距。重大原创技术、专利成果不多,解决“卡脖子”难题能力 不强,习惯对照国内外先进水平跟跑,缺乏领跑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科研 效率有待提高。四是人才队伍素质有差距。管理、技术、技能三支队伍结构不 优,人才局部断档,高精尖科技与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匮乏,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不 多,全员科技素养总体不高。五是干部员工思想行动有差距。一些干部对科技创 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使命感不强,“官本位”思想普遍比较严重,崇 尚技术、崇尚人才的导向不鲜明,学技术、钻技术、用技术的学术氛围不浓厚。 结合大会主题和目标任务,我主要讲五个方面的意见: 一、支撑当前、引领未来,牢牢把握科技与信息化创新的重点方向。公 司上下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最核心最可持续的驱动力,围绕生产经营发展中心 工作,精准把握发力点,在核心业务、重要领域、关键技术上实现快速突破。 一是紧盯前沿技术研究,在引领高质量发展上实现快速突破。围绕公司转型 升级发展新蓝图,重点紧扣“转型”和“增化”,突出技术领先、指标一流,加强前 瞻性、基础性、战略性技术研究,强化源头顶层设计、技术推演论证、经济质效 分析,以高水平技术研究应用支撑打造行业一流项目;紧扣新能源、新材料、新 事业,加强前沿情报研究和信息分析,塑料等新兴产业链,加快推进炼化产业稳 链、强链、补链、延链;紧扣关键掣肘、核心技术、瓶颈难题,聚焦“卡脖子”、 下好“先手棋”,超前研究掌握分子炼油、油转化、重油直接制化学品等一批战略 储备技术,积极为公司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技术路径,在科技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二是紧盯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应用,在保障安全平稳生产上实现快速突破。坚 持把技术进步作为平稳生产、指标改善、效益提升的有力保障,重点抓好生产技 术管理,深化先进工艺、设备、技术应用,加强装置结构、工艺流程、设备升级 等技术改造,弥补炼化一体化先天性缺陷,提升炼化生产的经济性和指标的先进 性;深化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风险预警、状态监测、故障诊断、腐蚀防护 一体化风险动态分析管控等关键技术,加快攻克原油腐蚀、系统结盐、聚烯烃产品 牌号切换等一批装置运行瓶颈难题;抓好本质安全建设,大力推进“科技兴安”,深 化“工业物联网+安全生产”技术应用,加大更新投入、提高设备新度系数,加强前 沿安全技术应用,持续提升全员履职能力,切实依靠技术进步实现安全全面过硬。 三是紧盯高端高效新产品新材料开发,在促进质量效益上实现快速突破。坚 持市场可销、生产可行、效益可观、质量可靠、环保可控,建立高端产品研发队 伍,用好“产销研管用”五位一体平台,重点聚焦“减油增化”,增产高附加值清洁油 品,最大限度增加化工原料,加快推动公司从“燃料型”向“原料+材料”型转变;积 极拓展高端聚烯烃产业链,聚乙烯进一步丰富茂金属、铬系、钛系品种,聚丙 烯抓好超洁净、高抗冲、耐辐照、高流动性耐热等产品研发;合成橡胶突出打 造高端特色产品链,丁腈橡胶实现耐油性、宽温域、回弹性、耐磨性全牌号发 展,丁苯橡胶深化产品升级、积极拓展品种;推动催化剂产业多元化发展,在 炼油催化剂基础上补足化工催化剂,突破纳米分子筛、聚烯烃载体、环境催化等 新型催化剂生产技术;构建高附加值小品种精细化产业体系,抓好产业链延伸布 局、重芳烃资源高值化利用、制化学品等技术研发,带动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 四是紧盯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在提升管理运营效能效率上实现快速突破。深 入推动数智技术与生产、运行、产品、服务全流程融入融合和全方位高度集成,重 点加快推动一、二级场景落地,按期高质量完成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试点企业 建设,率先打造省内首个现代数智工厂;深化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以炼 油、化工集中控制室为依托,全面应用先进控制系统,消除信息孤岛,激活数据潜 能,实现生产运行、计划调度、设备管理、产品销售、安全环保一体化管控;加快 推进数智赋能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软硬件等基础设施水平,加强自主知识产权软件 产品开发,积极推广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经验,率先打造集团公司数智转型标杆。 五是紧盯低碳减排和新能源开发,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上实现快速突破。坚 持把绿色低碳作为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保持地处黄河上游的地域敏感性和政治自 觉性,重点推进“双碳”目标落地和绿色企业建设,实时跟踪国家、集团公司碳资 产管理和碳交易金融政策,建立碳排放监测体系,研究实施碳汇项目;强化节能 减排技术研发应用,深入开展装置节能改造和公用工程系统节能优化,加快实现 温室气体减排、CO2捕集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技术突破,广泛开展光伏、绿电、 绿氢等新能源技术前瞻研究,进一步提高装置电气化率;大力实施环保达标升级 改造和隐患整治,一体推进废水、废气、固废无害化资源化绿色化治理攻关,加 大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管控技术应用,着力打造无泄漏装置、无异味工厂。 二、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全面打造协同高效的科技创新平台。要深 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把各方 面力量拧成一股绳,不断深挖资源潜力、提升创新效力、释放管理活力。 一是健全完善权责明晰的管理体系。进一步理顺科技创新“管理”与“技术”界 面,明确规划发展部门牵头拿总、顶层设计、统筹管理的职能,清晰科技创 新中心技术研究、专业领衔、智库支撑的定位,充分发挥技术委员会学术技 术把关、专业部门协同配合、“两院”技术支持、基层单位执行落地、科技创 新中心技术专家领衔指导等各层面作用,推动科技创新“产学研用”全流程相 联合,原油、炼油、化工上中下游全链条相贯通,产品、技术、信息、成果 全方位相衔接,切实将科技资源和科研能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二是升级拓展争创一流的基础条件。充分发挥资源、管理、技术、人才等各 方面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