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3年调研报告汇编(17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3年度调研报告汇编(17篇) 目录 1.XX左旗畜牧业机械化发展调研报告............................................................................2 2.关于XX区基层政务公开“两化”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6 3.关于全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13 4.关于司法建议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22 5.关于我市城市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28 6.关于我县中小河流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41 7.汉中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48 8.街道“十四五”暨乡村振兴发展调研报告...............................................................64 9.区2023年一季度粮食生产形势调研报告.................................................................. 79 10.区四月份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场零售价格调研报告................................................. 88 11.市2023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94 12.市外贸企业出口情况调研报告............................................................................101 13.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111 14.县设施农业发展调研报告...................................................................................116 15.县文化体育娱乐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21 16.县乡镇统计工作调研报告...................................................................................125 17.镇关于气象“一法一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133 XX左旗畜牧业机械化发展调研报告 市农牧局农机科: XX左旗是XX市牧业四旗之一,畜牧业产业是经济支 柱,为了促进全旗畜牧业向规模化、全程机械化、高质量 发展,针对全旗牛、羊养殖机械化现状,进行了关于畜牧 业机械化发展需求情况调研,通过调研,对全旗畜牧机械 化情况全面摸底,现将调研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XX左旗农牧业生产基本情况 XX左旗位于XX市西南部,东经117°33′- 120°12′、北纬47°10′- 49°47′。全旗南北狭长,东 西最宽XX公里,南北最长XX公里,总面积为XX万平方公 里。全旗包括5个苏木、2个镇和1个牧场,全旗草原面积 为XX万亩。2022年底全旗农农机维修厂及维修 点XX个XX人,乡村农机从业人员XX人,牧业机械总动 力XX千瓦;拖拉机保有量XX台,总动力XX千瓦,其 中XX马力以上XX台;拖拉机配套农具XX部,其中与XX千 瓦及以上拖拉机配套XX部,播种机械XX台、耕整地机 械XX台,排灌机械XX台,收获机械XX台,牧草收获 机XX台、打(压)捆机XX台,机动脱粒机XX台,保鲜储 藏设备XX套,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XX台,饲料(草)加 工机械设备XX台,饲养机械XX台,畜产品采集加工机 械XX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XX台。2022年牧业年度牲畜总 头数XX万头(只),其中:大畜XX万头只,小畜XX万只。 已注册牧民合作社XX个。 二、畜牧养殖业规模及机械化现状 畜牧业分为牛、羊等全程机械化的作业环节集中在饲 喂、粪便处理、环境控制、挤奶等环节。畜牧业饲草割、 搂、捆、运输机械化率100%,饲喂机械化水平较高,但部 分环节依然靠人工完成,畜牧业全程机械化水平有待提 高。饲喂、出粪等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但在粪便处理方 面还存在机械化短板。牛羊养殖,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有 小型粉碎机、搅拌机、铲车,牛喝水、清饲料收获机、清 粪车、拌料机、撒料车基本实现机械化,粪便处理机械化 有待提高。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全程机械化水平比较 低,部分环节依然靠人工完成;②机械设备与国内外先进 机械设备差距较大。畜牧业规模化发展亟待畜牧机械化提 高。 三、畜牧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投资机制不健全,投入资金不足。在畜牧业发展 中,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投入农牧业的发展资金逐年都在增 加,但与畜牧业发展的形势要求不相适应,投入资金不 足,导致畜牧业的一些机械设施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2、产业化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弱。近年来,全旗畜 牧业虽然呈发展趋势,但产业化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 弱,畜产品交易主要以活畜禽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畜 牧业生产加工企业和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少、规模化程度低,经营能力较弱。 3、畜牧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滞后,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尚 未形成,缺乏对畜牧业生产有较大影响的畜产品贸易市场 和有强劲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 4、畜牧业机械化生产水平较低,仍处于初级阶段。 四、促进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农机与畜 牧业生产机械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农机、畜牧等多部 门多个技术领域,关系到畜牧业各个环节。要建立健全责 任制和协调机制,要采取有效措施,争取项目组织涉农企 业、牧民专业合作社、牧户参与项目实施,提高畜牧业机 械化水平。 (二)加强政策扶持,建立稳定增长投入机制。认真 落实国家有关鼓励畜牧机械化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大畜牧 机械新产品、新技术引进力度。示范推广畜牧业全程机械 化生产模式,优化结构,持续创新,促进全旗畜牧养殖业 机械化的长足发展。 关于XX区基层政务公开“两 化”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扎实做好基层政务公开“两化”工作和新时代 村(居)务公开工作,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进一步 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促进 基层政务公开及便民服务再上新台阶。近日,XX区政府办 公室党组成员、区政府信息中心主任袁龙带队到辖区镇、 街道、园区、区直重点单位,以及部分村(社区),采取 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基层政务信息发布、政务 公开形式等工作开展全面系统的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 下: 一、基层政务公开工作总体情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政务公 开办业务指导下,区政府办公室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转变 政府职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着力点,牢牢把握提 升政务公开质量这条主线,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各项部 署,围绕经济发展和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精准解读相关 政策,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基层政务公开工作实现了新突 破。截至目前,我区建设完成了区级和8个镇(街道、园 区)的政务公开专区,实现了专区“全覆盖”;严格按照 各领域省级业务主管部门要求,编制、优化、实施了一整 套区级目录标准,将“国土空间规划、征地补偿”整合 为“自然资源”,优化“医疗卫生”,新增“新闻出版版 权、交通运输、旅游、广播电视、统计、水利”至31个领 域,镇办的领域规范至12个;指导村(居)编制公开事项 清单,在镇办(园区)信息公开目录设立“村(居)务公 开”目录,重点公开涉农补贴项目表及涉农补贴申报信 息,汇总当年面向农村的各类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实际 发放结果,通过村(居)民微信群、村务信息公示栏等形 式进行公开公示,公开期满相关材料留存村委会供村民查 询,方便群众及时知晓和监督。 二、基层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 综合调研情况、日常调度和季度考核结果,我区政务 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落实过程中还存在一 些问题。 一是政务公开的长效机制落实不到位。新的《政府信 息公开条例》颁布以来,国家、省、市、区相继出台了推 进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的相关配套文件。但是,许多 好的制度还没有真正执行落实到位,主要表现在:部分 镇(街道、园区)政务公开具办人员更替频繁,工作缺乏 衔接性、连贯性,工作交接不到位,个别新接手工作人员 不清楚政务公开工作,不知道公开什么,不知道如何公开 等问题;保密审查、信息发布审核等制度执行不严格,公 开的信息中存在错别字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政务公开的日常公开落实不到位。通过日常调度 发现:有的镇(街道)存在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对政务公 开工作缺乏相应的安排部署,相关人员缺乏培训学习,对 政务公开工作一知半解,存在集中突击现象。有些镇(街 道)及区直部门把季度考核作为一次性任务突击应付,集 中时间公开信息,考核结束后又出现信息更新缓慢,政策 解读简单敷衍,互动回应不及时等现象。日常督促检查缺 位,个别镇、街道及区直单位未建立健全日常督促检查机 制,日常工作不能落在日常,重点工作不能持续开展。部 分村存在重形式、轻内容,公开栏公布的内容事先不认真 审查,事后意见不收集,信息不反馈,对群众最关心的热 点问题不按规定时间及时公开,导致群众丧失对 村(居)务公开的关注度和参与兴趣。 三是政务公开的实效显现不到位。国办要求将政务公 开覆盖至行政权力运行全流程和政务服务全过程,我区在 围绕“五公开”(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开展 了不少探索,但从调研情况看,有些创新还需要在形成长 效机制方面下功夫,在讲求实效方面下功夫,在形成倒逼 机制方面下功夫。例如,重大决策预公开方面,个别区直 单位在涉及重大民生议题、企业经营发展、专业领域的重 要政策文件决策前未进行意见征集和意见反馈,或者意见 征集范围仅限区直单位;开设的各类投诉举报平台,个别 单位对于群众投诉举报和民生困难事项不能第一时间回复 解决等。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政务公开内涵丰富、平台广阔,对于提升基层政府治 理能力,落实中心工作,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 感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针对我区 政务公开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园区)、区直部门 要切实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形成“主要领导亲自 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经办人员抓具体”的工作机制。各 单位领导要定期检查督促单位政务公开工作事宜,协调相 关事务,针对每次发现的问题,要立行立改,确保同类问 题不再发生。各镇(街道、园区)要加强对村(居)公开 的业务指导,进一步明确村(居)务公开工作责任人的职 责,增加村(居)务公开的透明度,研究和解决 村(居)务公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 村(居)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要定期举办全区政务公开培训会 议,邀请专业人士开展指导培训,提升镇(街道、园 区)公开意识,增强能力水平。采取请上来走下去的方 式,加强对基层业务人员工作的指导。各镇(街道、园 区)要积极主动与区政务公开办对接,提升领导干部和工 作人员公开意识,增强能力水平。同时,镇(街道、园 区)及区直重点单位政务公开工作人员也要自行加强政策 理论学习和业务研究,准确把握政策要求,增强专业素 养。 三是加强督查整改。从强化日常监督入手,督促执行 落实。建立日常监测机制。对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的 内容发布、更新频次和互动情况开展日常监测,借助技术 手段和第三方评估力量,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督 促整改,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加大督导反馈力度。建立健 全问题分类反馈机制,苗头性问题个别反馈,整体性问题 面上通报,多发性问题“点对点”反馈至相关单位分管领 导直至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将工作抓在日常,将问题解决 在日常。加强人民群众的监督。要积极探索扩大老百姓有 序参与、监督政务公开工作,尤其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 事项,尽可能让老百姓参与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 督,以达到以公开促服务、促规范、促落实的目的。 关于全市未成年人检 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安排,3月下旬,市人大常委 会副主任程红率队开展全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专题调 研。调研组分别赴黄山区三口中心学校、歙县育鸿学校和 新芽文化艺术中心、黟县碧山小学“黟路童行”心灵驿站 实地察看法治宣传教育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情况,听 取区县未成年人检察(以下简称未检)工作情况汇报,并 召开市直相关部门座谈会,全面了解未检工作等方面的意 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修订后 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坚持“最有利于 未成年人原则”强化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着力未检办 案机制建设,实行“捕、诉、监、防、教”一体化工作模 式,积极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 察”职责,为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一)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最大限度挽救涉罪 未成年人 全市检察机关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统筹 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综 合运用不批捕、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等法律手段,充分 给予未成年人改过自新的机会。2020年以来,全市对未成 年犯罪嫌疑人依法不批准逮捕21人,不起诉59人,不捕 率、不诉率分别为45.6%、56.2%,附条件不起诉24人。通 过家庭教育指导、打造观护基地、引入专业司法社工和志 愿者进行教育矫治等方式,加强帮教工作。建有4个未成年 人观护帮扶基地,屯溪区成立全市首个家庭教育指导中 心。 (二)坚持强震慑,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全市检察机关针对性侵、暴力伤害未成年人、侵害农 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等犯罪,坚决依法从重从严打 击。2020年以来,共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8人,提 起公诉121人。黟县院对6名侵害未成年人的被告人均提出 监禁刑量刑建议,其中建议适用从业禁止规定1人。强化法 律监督,及时监督纠正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有案不立、有 罪不究等问题,黄山区院在办理一起诈骗案件时发现一起 强奸未成年人犯罪线索,督促公安机关立案侦察,该案被 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十佳侦查监督案件”。目前屯溪区已 建成全市首个“一站式”办案中心。 (三)坚持能动履职,主动融入“五大保护” 全市检察机关不断深化检察长、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 长,开展“法治进校园”“检察开放日”活动,推动微动 漫、微电影、微网课等普法作品线上宣传,助力未成年人 树牢法治意识。以监督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为牵引,督 促学校完善校园安全工作保障体系。加强府检联动,主动 与民政、教育、公安、市场监管、妇联等部门合作,共同 推动司法保护融入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保护。 针对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和监护人严重失职等问题,在 全省率先发出“督促监护令”,近3年来共发出“督促监护 令”64份,“家庭教育指导令”36份。针对检察履职中发 现的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落实强制报告和入职查询制度不到 位等突出问题以及其他妨碍社会治理的苗头性、倾向性问 题,共提出“检察建议”41份。 (四)坚持不断创新,打造未检工作特色品牌 全市检察机关以创建“青少年维权岗”和未成年人检 察工作品牌为抓手,积极打造亮点工作、精品典型案例和 特色品牌,提升未检工作的社会影响力。黟县办理的“杨 某强奸案”入选“全省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典型案 例”,歙县在育鸿学校建立全市首个特色鲜明的未成年人 法治教育基地。全市检察系统已培育“新安春蕾”、“昱 见未来”、“浦溪春苗”、“徽检护蕾”、“未爱新 芽”、“黟路同行”等未检品牌。 二、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全市未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 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是未成年人成长保护环境有待持续改善。检察机关 与未成年人保护成员单位工作合力还需进一步加 强,2020年以来,未成年人犯罪主要表现为强奸罪、寻衅 滋事罪、盗窃罪,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有猥亵儿童罪、 强奸罪。导致问题发生主要原因有:家庭监护不力、失管 失教,家庭教育缺失;“一号检察建议”、强制报告和入 职查询制度未落实到位;暴力、恐怖、迷信等网络视频、 不良信息侵蚀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电竞酒店、剧本杀等新 兴业态存在监管漏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女童防范自护 教育以及女性未成年人轻信熟人和网络交友不慎导致侵害 行为发生。 二是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专业化建设存在不足。除屯溪 区外,其他基层院从事未检干警多为兼职,人员配备不 足,对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刑事司法活动全流程各环 节监督很难到位。针对每个案件深层次分析不足,利用大 数据及时发现违法犯罪隐患和预防还有欠缺。 三是推动发挥社会支持体系作用不够。检察机关与职 能部门信息共享还不够通畅,部门力量参与未检工作程度 还不高。部分区县“一站式办案”场所尚未建立,对未成 年被害人综合司法救助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三、几点建议 (一)提高政治站位,推进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依法履职保护、促 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义不容辞的重要政治责任、法治 责任、检察责任。全市检察机关要心怀“国之大者”,坚 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 的意见》,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未成年人保护热点、 难点和痛点问题,深化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 理,统筹发挥检察职能优势,注重结合办案推动解决未成 年人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促进未成年人保护体系更加健 全完善。 (二)依法履行职责,提升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质效 全市检察机关要立足自身职能定位,扎实开展实践探 索,最大限度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一要严格落实未成 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继续做好法律援助、社会调查、 法定代理人或合适成年人到场等方面工作,稳步推进附条 件不起诉、涉罪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等制度。二要积极 探索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内容和方式多元化,积极整合相关 力量推进支持社区、企业建立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开展帮 扶教育、技能培训等活动。三要聚焦网络、电竞酒店及剧 本杀等新业态中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重点领域,开展公益 诉讼工作,以“我管”促“都管”,补齐未成年人保护社 会治理短板。四要持续坚持“零容忍”态度,加大对强 奸、猥亵儿童等犯罪打击力度。 (三)加强多方联动,推动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 全市检察机关要依法能动履职,以司法保护助推“五 大保护”融通发力,以点带面、齐抓共管、协同推进,形 成长效机制。一要完善社会支持体系机制建设。检察机关 要进一步发挥司法保护牵头引领作用,联合法院、公安、 教育、民政、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单位建立健全未成 年人司法保护联席会议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未成年人保护 中重大疑难问题,实现工作有效衔接、精准用力。二要着 力促推司法保护融入家庭保护和家庭教育。要持续强化监 护监督,通过制发督促监护令、撤销监护权等途径依法保 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依法追究失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的法律责任。要深入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和《安徽省 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五年规划(2021—2025年)》,建 立协作配合工作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确定家庭教育 指导机构,统筹发挥社区家长学校、学校家长学校等作 用,共同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三要推动全面实施强制 报告制度。针对涉未成年人性侵案件发现难、侦查难、隐 案率高的问题,做到“每案必查”,以反向审视推动正向 履职;要加强宣传,促使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学校、医疗 机构、宾馆等单位在发现未成年人存在性侵危险时实行强 制报告。四要监督落实入职查询制度。对密切接触未成年 人的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形成入职查询、入职后定期查询 工作机制,并采取严厉的从业禁止手段。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专业化 水平 落实未成年人“两法”要求,持续推进未检专业化办 案队伍建设。一要提升综合素能。通过引进专业人才、轮 岗锻炼以及针对性开展业务培训等方式,锻造一批适应综 合司法保护需要、精通未成年人“四大检察”业务的复合 型未成年人检察人才。二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联合公安 机关加大投入力度,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建立集未成年被害 人询问、取证、救助于一体的“一站式”办案区。三要强 化大数据运用。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加强对侵害未 成年人犯罪、涉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治理等问题的分析研 判,推进与公安、法院、卫生健康、民政、教育等单位的 信息共享,以“数据赋能”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水 平。 关于司法建议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司法建议是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是人民法 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的重要 方式。人民法院抓实公正与效率,必须做实诉源治理,主 动融入国家治理、社会治理,不仅要办好每一起个案,更 要针对个案、类案发生的原因,主动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 建议,强化综合治理,从根本上减少案件发生。为总结经 验做法、提升工作成效、推进诉源治理,笔者对山东省东 阿县人民法院近年来的司法建议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考 察。 一、坚持问题导向,助力矛盾化解和社会治理 东阿法院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单 位提出司法建议,助力县域社会治理。一是行政司法实现 良性互动。以司法建议为纽带,促进法院和行政机关的互 动交流,服务县域社会治理。2022年,东阿法院针对涉黑 恶、养老诈骗等问题向镇政府、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发 出52份司法建议书,收到复函51份,复函 率98.08%。2020年,发出司法建议14份,复函率 为85.71%。2022年,司法建议的发送数量和复函率较前两 年有明显提升,建议质量进一步提高。二是基层治理得到 有效改善。以问题为导向,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司法 建议的发送对象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其他司法机关和企事 业单位,其中发送给县级及以下行政机关的居多,占 比78.85%。建议主要针对社会治理中存在的制度缺失、监 管不严等问题。2022年,群众性纠纷显著减少,各人民法 庭受理案件1107件,同比减少364件。三是扫黑除恶成果明 显巩固。以司法建议为抓手,助推行业整治发挥重要作 用。2022年,发送的52份司法建议中,涉刑事案 件49份,占94.23%。特别是采取“回头看”的形式,针对 已经审结的涉黑恶案件反映的行业、基层存在的多发、易 发问题发送司法建议25份,占比48.08%,提出对策措 施,从源头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 环境。 二、加大工作力度,健全完善司法建议工作机制 2022年以来,东阿法院进一步完善司法建议工作机 制,突出司法建议针对性、规范性和实效性。一是强化工 作组织领导。做好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司法建议程序,制 定出台《东阿法院司法建议工作流程》,明确司法建议起 草、审批等6大程序,健全司法建议备案机制,制作工作台 账,推进实时登记,动态管理,做好审核工作并严格跟踪 把关。二是构建问题研究机制。将审判与监督职能相衔 接,针对审执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体研讨+实地走 访”。做好类案的梳理、总结工作,针对涉及热点、难点 问题的建议,组织专门力量召开研讨会进行分析研究。对 问题单位开展实地走访,结合具体案件深入挖掘其存在的 工作漏洞,提升问题提炼精准性。三是畅通沟通协同渠 道。在各庭室设立联络员,全程与被建议部门保持沟通协 调,就司法建议所针对的问题、原因、改进措施与被建议 单位充分沟通,牵头开展跨部门联席研讨会,促使对策研 究更周全,提升被建议单位认同感。四是建立跟踪反馈制 度。司法建议发出后,定期了解落实情况,接受有关部门 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不做 反馈的,采取适当方式加以督促。 三、正视问题不足,探究司法建议工作面临的困境 东阿法院在司法建议工作上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 仍有亟待改进的问题。一是缺少整体规划。各业务部门职 责不明确、任务分配不均衡,往往由承办法官自主完成司 法建议制作、发送、监督等大部分工作,各部门间缺少协 同配合,限制了司法建议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二是缺乏激 励机制。司法建议工作既不算结案,又不考核加分,未纳 入法官业绩考核体系,其激励和引导作用未得到充分发 挥,致使工作开展不积极。2022年,刑庭因扫黑除恶工作 对司法建议有考核要求,占比高达94.23%,部门间司法建 议工作开展不均衡。三是效果有待提升。有的司法建议存 在内容缺乏可行性、建议方式单一等质量问题,影响建议 被采纳率。有些单位虽然进行了书面复函,但并未对发现 的问题进行深入整改,加之法院未及时开展回访和检 查,导致建议落实效果不尽理想。 四、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司法建议工作取得新成效 针对上述问题,东阿法院将从多层次入手,推动司法 建议工作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效。一是进一步完善工作 机制。对司法建议工作作出整体规划,建章立制,完善工 作制度,明确司法建议的性质、跟踪落实机制等内容,并 探索以合理方式纳入考评体系,切实推动司法建议工作的 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二是进一步提高建议质量。通 过专门调研增强建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并积极推动调研 成果转化。丰富司法建议类型,从个案式的司法建议向普 适性的类案司法建议、综合性司法建议过渡,推动司法建 议向深层次、综合性发展。三是进一步强化跟踪回访。将 司法建议效果的重点逐步转变为实际整改落实情况的回 访,通过定期开展实地回访,及时了解被建议单位落实过 程中存在的困难,减少被建议单位的对立情绪,督促其积 极整改;同时总结现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今后提出更 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打下基础。 关于我市城市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城市建设工作、助力我市经济社会 高质量发展,根据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安 排,3月28-29日,常委会成立调研组就我市城市建设工作进 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期间,我们听取了市住建局有关情况 汇报,召开了资规局、住建局、城管局、发改委、财政 局、文明办、征收中心、潜润集团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的 座谈会,并赴庐江、怀宁县考察学习,交流城市建设和管 理有关经验和做法。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我市城市建设工作 成效、存在的困难和下一步工作思路以及庐江、怀宁县城 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亮点和成效 近年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 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坚持补短 板、强弱项、优生态、显韵味,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城 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设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市民 的获得感幸福感稳步提升。 (一)城市框架得到拓展。相继建成南外环、北外环、 高铁快速通道,全面贯通城南书香西路、城北皖国东路、 莲花路等城市主干路网。2022年,随着城南书香北路、城 北团结路、老城区西凤路顺利通车,城市大外环和城区骨 干路网基本形成,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2平方公里,形 成城南、城北、高铁、河西四大片区联动开发、齐头并进 的新城拓展格局。 (二)老城更新稳步推进。一是推进老城道路拓改,相 继改造潜阳路、滨河路、拓宽桃园路,完成舒州大道整 治,实施南岳路、皖山路改造,持续打通断头路、畅 通“微循环”,大大缓解了老城区道路通行压力,方便了 市民出行。二是实施棚户区改造。2017年-2022年,我市累 计实施棚户区改造6088套,老城区面貌焕然一新。三是推 进小区整治提升。2016年以来累计改造老旧小区42个。对 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要求,实施“四整治,两补齐”非机 动车棚以及生态停车位建设,在全市82个小区拟增加生态 停车位410个、划线停车位1996个、消防网格施划14750平 方米,建设充电桩棚160组,工程预计于2023年5月份完 工。四是作优物业服务质量。持续扩大物业服务覆盖 面,城区163个住宅小区基本实现物业管理分类覆盖,其 中84个小区通过市场化引进物业企业实现了专业化物业管 理,79个小区由社区进行托管。2022年,我市大力推 进“皖美红色物业”建设,成立物业行业党委,优化小区 物业服务考核评分及收费机制,加大物业服务行业从业人 员培训力度,物业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市民居住条件得到 极大改善。 (三)城市生态显著优化。一是实施“去污”工程。实 施主城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完成姚冲路、皖国 路区域污水截流和排污管道工程建设,建成运营高铁新区 污水处理厂,河西污水处理厂主体完工。启动城区水处理 厂改扩建项目,治理干沟、老幸福河等黑臭水体。二是实 施“增绿”工程。先后建成潜水绿道银滩生态环廊、二乔 公园二期等高品质生态公园,整治提升城市东门入口环 境,城市绿地总量不断提升,我市荣膺“安徽省园林城 市”。三是实施“活水”工程。系统实施城区水环境治 理,引活水入城,2022年,雪湖项目建成开放,雪湖、南 湖、学湖实现“三湖贯通”,完成潜水滨河(野寨段)及 梅河生态景观生态修复,初步形成以雪湖、二乔公园、太 平塔公园为重点,以自然山水为基础,以绿道、水系为绿 色纽带的生态格局。 (四)城市韵味日益浓厚。出台了《潜山市历史文化名 城保护规划》,建成了二乔公园,公布了第一批13处历史 建筑,天宁寨-龙井巷街区获批安徽历史文化街 区。2022年,我市成立高规格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专项 行动领导小组,出台《潜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三年 计划行动方案》,名城保护利用工作正式走上了“快车 道”。承载潜山人民60年梦想的雪湖项目顺利开园,目 前,文峰塔、舒王阁建设正有力推进,天宁寨-龙井巷历史 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工程前期工作扎实开展,城市历史文化 韵味日益浓厚。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看到我市城市建设工作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本次 调研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加以重视解决的困难和问 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统筹有不足。一是城市建设全盘统筹不到 位。目前风景区、开发区、度假区均有自身的建设管理机 构,现有“规建管”联席会议机制未充分发挥实际作 用,尚未建立城建项目全市“一盘棋”统一谋划、建设和 管理机制。二是规划编制进度滞后。受国土空间规划尚未 出台,城市更新等专项规划不健全等因素影响,部分城建 项目设计、建设、管理过程中相对粗放,前期调研不充 分,设计不精细,施工不规范,存在无序变更,一些区域 存在重复建设,一些拆迁腾出的空间却长期未得到有效利 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三是部门联动不紧密。住建、城 管等部门在城市内河治理、小区管理,市政设施维护方面 职责边界不清,造成在开展城市设施建管养、小区管理等 方面工作时联动机制不畅,尤其是“联勤执法进小区”落 实不到位,小区违规装修等信访问题突出。晴川路等一些 重点工程征迁工作滞后,明显影响了项目推进,不利于城 市高质量发展。四是专业技术力量不足。我市懂规划、会 建设、善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 作推进,特别是规划、园林绿化等专业技术要求高的工 作,因技术力量不足,导致部分项目建设品质不高。 (二)功能品质有短板。一是核心路网承载力不足,在 上下班、节假日等出行高峰时段,城区潜阳路、桃园路、 梅苑路等道路通行压力依然较大。二是雨污分流不彻底。 老城区南岳路、皖国路、皖山路等主次干道地下管网仍然 处于雨污合流状态,道路周边商铺、居民小区产生的污水 无法完全收集处理。三是整体建设品质不高。除雪湖项目 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工作在城区缺乏其他明显的可 视性成果,对标历史文化名城定位,主城区尚未形成特色 鲜明、亮点突出、效益可观、运营成熟的品牌性支柱性文 旅业态。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外立面、强弱电线路整治不到 位,充电桩、文体健身等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且很多 小区改造后缺乏管养长效机制,改造效果难以长期维持。 (三)城市安全有隐患。一是危房整治不彻底。前期我 市开展了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系统解决了一批城市危险 房屋安全隐患。但从整体上看,部分点状城市危险房屋尚 有存量,且在此类房屋处置方面,目前缺乏操作性强的政 策支持和引导,治理工作推进困难,安全隐患依然突出。 二是水环境治理有待深入。经开区外环路等区域排涝设施 还不完善,北门河等城区水系仍存在水体黑臭、淤积情 况,不利于汛期防控调蓄工作,对人居环境也造成了不利 影响。三是城市运行保障水平不够高。对城市道路、桥 梁、管网、通信等城市设施智慧化、智能化改造仍处于起 步阶段,“智慧城管”、“城市生命线”等城市运行监测 平台建设不完善。 三、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针 对本次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抓好保障,完善建管体系。一是机制先行,提 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是政府 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需要专门的领导和管理机构在城市 层面进行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建 议市级层面做好规建管、资规专委会、城管委、土地征收 联席会议等会议机制统筹,推动建立“大城建”、“大城 管”机制,统筹谋划城市建设项目和资金筹措,确保城市 建设管理“一盘棋”。二是规划引领,提供有力的法律保 障。当务之急要补齐短板,下功夫编制好城市建设规划及 修建性详规,建立和完善城市建设项目库,提升城市应急 处置能力,不断增强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前瞻性、系统 性、计划性。要严格依法执行规划,立足长远,增强战略 耐性,处理好新与旧、快与慢、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 系。三是人才引育,提供充足的队伍保障。通过公开遴选 等方式,选拔有规建管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城市建设发展 队伍,加大本土城建人才队伍培养力度,为城镇建设发展 提供人才支撑。要贯彻落实新思想、新理念,支持建设单 位聘请“名家大师”、高水平设计团队参与大型建筑设计 和咨询,提高建筑设计水平。 (二)突出特色,提升城市品质。一是聚力打造名城 品牌产业。立足皖西南山水花园历史文化名城定位,注重 统筹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推进山、水、城融合发展。 加大资金、土地和技术等方面要素倾斜保障,围绕做好雪 湖项目后半篇文章,加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项目建 设,稳步推进历史城区更新改造,建成文峰塔、舒王阁。 依托国有企业、行业协会等平台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 作,加大历史街区文旅项目招商引资力度,盘活国有资 产,以打造1.82平方公里历史城区和天宁寨-龙井巷历史文 化街区为重点,系统规划、系统保护、系统利用、系统发 展,串珠成链,形成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网络,打造主城区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文化旅游龙头产业,大力发展“夜经 济”,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二是着力提升城 市小区功能。开展小区建管提质行动,不断提高城市宜居 性。对标全国文明城市标准,加快补齐各类生活服务和基 础设施短板,按需整治小区楼栋外立面,会商研究推进老 旧小区改造强弱电线路规整、入地等项目。三是完善城市 市政基础设施。规范达标完善城南、城北路网,建设老城 区晴川路、乔公路,提高城区道路网密度。对桃园路、梅 苑路等老城区道路实施规范化改造,完善道路慢行系 统,合理利用拆迁腾留空间,完善便民停车场等公共服务 配套。对一些棚改项目,要专班跟踪推进,加大力度解决 钉子户,尽快形成净地,发挥效益。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建 设和市树市花推进,见缝插绿,建好口袋公园、街头游 园,着力提高城市绿地率。四是强化城市内各类建设项目 的建设监管。要积极走出去学习借鉴沪苏浙等地先进经 验,切实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去规划建设管 理城镇。做足项目建设“绣花功夫”,在市政道路建设、 景观绿化设置、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实施 前,开展细致调研,广泛深入征求群众意见,精准科学设 计,避免后期无序变更造成浪费,避免因缺乏统筹导致反 复开挖,形成“马路拉链”。坚持高质量按图规范施 工,严格项目验收,争创精品优质工程。 (三)补齐短板,切实保障城市安全。一是用好“城市 体检”成果,及时发现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危险房屋、 黑臭水体等方面“伤疤”,开展针对性治理。探索将城市 房屋整治纳入棚改、旧改实施范畴,推动出台专门政 策,引导市民通过自愿腾退、政府收储等方式处置危险房 屋,尽快消除城市危险房屋安全隐患,高度重视解决机关 办公用房安全问题。二是加大城市排水治污设施建设力 度,加快推进城市雨污管网分流改造和截污纳管,改扩建 城区污水处理厂,加大城市污水收集率。实施经开区排水 防涝项目,分步治理北门河、金家河、幸福河等城区水 系,实施潜水左岸生态修复工程,构建皖水、潜水和城区 内河生态廊道,做活城市水系,建设海绵城市。三是推 进“智慧城市”“韧性城市”建设。加大“智慧城管”等 城市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和整合力度,实现感知、分析、 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全市统一城市管理信息 平台;推行城市安全系统性举措,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 程一期项目,强化城市设施运行日常监测,建立和完善综 合安全防范体系,提升城市防灾减灾抗灾能力。探索开展 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试点,提高城市智能化管理水 平。 (四)创新机制,加强城市治理。一要健全治理体 制。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 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 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合理划分城 市管理事权,明确管理范围、权利清单和责任主体,理顺 各部门职责分工,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要推进综合执法。由市政府牵头,召集相关部门对目前 存在争议的几方面职责进行研究会商,厘清职责边界,优 化城市设施建管养、小区管理等方面工作衔接,共同推 动“联勤执法进小区”真正落地。做好征迁等要素保 障,合理投入资金,保证项目有力有序推进。三要创新治 理方式。要加快城市管理方式从突击整治向长效管理转 变、从单项整治向综合治理转变。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目 标,大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做好“皖美 红色物业”大文章。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牵头、物业行 业党委协同、行业部门联动”的物业服务优化提升机 制,引进大型优质物业服务企业,比学超越,做实做优包 括已改造后老旧小区在内的小区物业管理,带动物业服务 水平整体提升。创新物业考核办法,优胜劣汰,打造“品 牌物业”,切实提升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 2023年5月 关于我县中小河流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歙县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要点》,县人大常 委会于2023年3月份成立调研组,就我县中小河流治理情况 进行专项调研。调研组实地考察了近年来我县实施完成的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和目前正在实施的富资水许村至丰口河 段治理工程现场,参观学习了黄山区浦溪河治理的先进经 验,并组织召开了部分乡镇及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 座谈会,充分收集多方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 下: 一、我县中小河流的基本情况、治理进展及谋划情况 根据2012年全国水利普查资料,我县流域面积 在200-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有7条,分别为昌源河70公 里、富资水47公里、街源河41公里、练江23公里、武强 溪(营川河)13公里(我县境内)、云源港(皂汰 源)13公里(我县境内)、丰乐河11公里(我县境内)。 自2010年水利部开展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开始,我县加 大跑省、跑部力度,积极对上争取,已对练江、丰乐河、 昌源河、富资水部分河段进行综合治理,完成中小河流治 理项目8个,治理长度41.9公里,总投资23300万元。特别 是2021年防汛抗旱水利提升中小河流治理力度不断加 大,我县有8个项目列入计划,总投资34510万元,治理总 河长52.9公里。目前已完成扬之河新管至牌头河段治理工程 建设,总投资4530万元。正在实施2条,分别为富资水许村 至丰口河段、昌源河梓杞里至马南河段,总投资8780万 元。(今年准备实施1条,为丰乐河郑村桥至堨田河段,总 投资3720万元,5月份可开工。)治理后的上述河段防洪标 准镇区段达到20年一遇,村庄段达到10年一遇。防洪标准 大大提高,群众的出行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达到了“河 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标准,提升了两岸群众生活的 获得感、幸福感。 2022年我县水利部门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及我县中小河 流现状,对练江、丰乐河、昌源河、富资水、街源河5条河 流的流域进行了总体治理方案编制,目前5条河流总体治理 方案均已通过省水利厅审查。 二、存在问题 (一)河流众多,治理任务艰巨繁重。我县河流众 多,5公里以上河流有54条,总长度838.1公里。7条中小河 流中,目前丰乐河、练江、富资水通过治理和拟实施项目 治理,治理率可达100%,昌源河治理率44%,但仍有部分 河流和河段未能治理,处于不设防状态,河床下切、堨坝 损毁、河堤倒塌、耕地受损情况时有发生,水土流失十分 严重,两岸生态遭到破坏,有些河流治理迫在眉睫。 (二)投入不足,地方配套比例过大。目前我县中小 河流治理主要靠国家单一资金投入,在拓宽资金渠道、多 方筹集建设资金方面还存在短板。虽然我县下大力气争取 项目资金实施了部分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但与我县中小河 流状况及周边区县中小河流治理的投入相比显得投入不 足,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地方配套资金比例大,列入国家计 划项目,地方配套资金比例25-32%;列入省级的,配套比 例56-60%,县财政不堪重负,影响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实 施。 (三)线型征地,户多复杂交地迟缓。由于中小河流 治理项目用地是线型的,征地任务由项目所在乡镇负 责,一个项目往往治理河长七、八公里,涉及的地块可能 多达几百个农户,有少数农户常年在外联系不上,个别农 户事不关己不配合,造成项目交地时间迟缓,影响工程施 工进度,极易造成工程超工期。 (四)重建轻管,综合效益仍需提升。中小河流治理 不仅是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水利工程,也是加强流域 生态环境建设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工 程。但少数乡镇、村和部门对治理工作的站位不高,认识 不足,缺乏统筹谋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等工作结合不密切,中小河流治理的综合效益没 有得到充分发挥。建后监管不到位,部分水利工程存在重 建轻管,个别建好的水利设施遭到人为损坏,主要原因是 工程竣工验收后移交给当地乡镇运行管理,而乡镇政府没 有专项管护经费,只能交由所在村管护,造成运行管理制 度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三、意见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治理合力。要进一步加强 对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开展中小河流治理 工作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感。要更加明确并落实县直有关部 门、乡镇在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各环 节的责任。县发改、财政、水利等部门要认真研究国家宏 观政策的调整和变化,抓住国家大幅度增加水利建设投入 的机遇,超前谋划我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和项目论证、申 报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更多资金投入;资规部门要逐步把 河道管理红线范围内的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调整出来,以 利项目如期顺利实施。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乡镇之间相互 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工 作。 (二)严格规范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中小河流治理 工程质量是发挥治理综合效益的基础,更是直接关系到广 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建管并重的原则,严格履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认真落 实“四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 和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招投标、建设管理、质量管 理、资金管理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和 安全监督体系,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监管,实现公开、公 平、公正阳光操作,确保每个工程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 验。 (三)注重统筹协调,发挥综合效益。中小河流治理 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防灾减灾、岸固河畅、自然生 态、安全经济、长效管护的治理原则,对我县尚未治理的 中小河流进行全面系统规划、系统治理。注重河流上下 游、左右岸关系的协调,避免照搬城镇河道建设标准和千 篇一律的样式设计,将治理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全域旅 游、美丽乡村建设、健身步道打造等有机结合,既确保河 道行洪通畅,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实现项目 综合效益最大化。 (四)完善管护机制,强化运行管理。要高度重视中 小河流治理项目的建后管理,克服“重建轻管”和“重建 轻养”,探索建立管护主体明确、责任落实、经费到位、 监管有力的河道管理模式,发挥工程长期效益。一是深化 管理体制改革。要组织对河道工程确权划界,合理区分河 道工程性质,明确产权关系,赋予中小河流治理建后管 护“河长制”新的内涵,将河道治理责任和管护责任明确 到人;建议每个项目按设计使用寿命,每年由县财政安排 一定的管护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对竣工项目按运行管理 制度进行专人管理。同时要深化小型工程管理体制改 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工程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二 是加强河道管理。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范围对河道实施 全面管理,建立完善的日常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要 加大水利行政执法力度,严禁在河道保护范围内乱采、乱 挖、乱堆、乱建等违法行为。三是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 系。要重视乡镇水利队伍建设,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 系,充分发挥其在中小河流管理维护中的关键作用。 汉中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民营经济已占汉中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是稳增长、 增财税、保就业、强活力的重要支撑。民营经济好则汉中 经济好,民营经济强则汉中经济强。近年来,随着国际国 内形势的变化,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新问 题、新挑战,亟需摸清情况、认真应对。为此,根据市政 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我局会同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和 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组成联合调研组,采取实地走 访、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全市民 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先后召开13次座谈 会,发放调查问卷1200余份,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查阅相 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讨,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汉中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民 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省相关部署要 求,始终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推动汉中经济高质量发 展的重要支撑,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服务水 平,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民营经济总体呈现逆势增长、量 质齐升的良好态势。2022年,全市非公经济实现增加 值1033.46亿元,同比增长8.83%,高于GDP增速4.53个百分 点,占GDP的54.24%,占比排名连续两年保持全省前 三;民营经济上缴税收、吸纳就业、企业主体户数占 比,分别达到全市税收的35.71%、吸纳就业的86.5%、企业 户数的90.58%,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 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市场主体快速扩张。截止2022年末,全市登记 注册的各类民营市场主体数量已达35.23万户,同比增 长26.24%,总量占全省的6.7%,仅次于西安市,其中民营 企业5.18万户,同比增长10.07%,分别比“十二五”末分别 增长了2.6倍、1.8倍。从市场信心看,有77.45%的民营市场 主体对疫情后市场恢复比较有信心或非常有信心;从各县 区情况看,勉县、汉台区、城固县、南郑区、西乡县民营 经济活跃度较高,新增市场主体占全市89.98%。 (二)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市、县区均成立了促进非 公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机构和中小企业服务中 心,先后出台了《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 案》等政策文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用于扶持民 营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财政奖补资金占比超过80%,民营 经济发展环境持续改善。2022年度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第三方评估结果,我市综合得分排全省第四;全市民间投 资同比增长5.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6.1个百分点;民间投 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61.5%,高于全省平均水 平1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 (三)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22年,我市社会研发投 入强度、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分别位居全省地市 第二、第一,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48家、同比增 长65%,通过国网备案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同比增 长85%;依托民营企业建立的专家、院士工作站86个,企业 技术中心11个,分别占全市总数的72.88%、42.31%。全市 民营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陕西好商标”分别 为4件、10件,占全市的66.67%和76.92%;培育认定省级民 营转型升级示范企业38户,占全省总数的16.67%,位全省 第二位。西玛机床五轴数控工具磨床、智海精密四通阀专 用拉刀、秦航机电骨组织手术动力系统等产品达到国内或 国际先进水平。 (四)融通格局基本成型。坚持“龙头带配套”“国 有带民营”发展思路,在全市主导产业中初步形成了万利 航空、德容航空、君毅航空、大秦机械等零部件加工为代 表的航空配套产业集群;以万目仪电、精测电器、锐杰电 子、智海精密、秦航机电等传感器、元器件、工量具为代 表的精密制造产业集群;以汉钢集团、汉邦钢结构、华晟 永利、桂资丹、格伯莱彻等金属冶炼及制品、新型建材、 资源综合利用、新型材料等为代表的现代材料产业集 群;以汉王、汉江药业、东裕茶业、双亚粮油等中成药、 原料药和食品加工为代表的高品质食药产业集群。龙头带 动、多元支撑、多点发力、协同配套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 展格局基本成型。汉中经开区、航空智慧新城被评为省级 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特色载体。 (五)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 引领推动下,民营经济产业结构逐渐由传统的种植业、机 械加工业、商贸流通业,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 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不断拓展和延伸。2022年,民营经济 在全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中的占比分别达 到28.6%、64.0%、53.5%。与2020年相比,一产降低4个百 分点,二产提升5.6个百分点,一产占比持续缩减,二产占 比稳步提升,新增市场主体中属于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的 比例达到60%。 二、汉中民营经济面临的制约因素与问题短板 (一)企业占比偏小,有高原无高峰。截止2022年 底,全市民营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占 比达到85.3%,民营企业占比仅为14.70%,新增企业增速低 于新增个体工商户增速20.95个百分点;每万人拥有民营企 业仅168户,比全省平均水平少170户。全市规上工业企业 中,民营企业户数占到94.32%,总产值却只有47.53%;规 模前5位的民营企业总产值仅占规上工业的9.73%,而前5位 的国有企业总产值则占到28.88%,超过全部规上民营企业 总产值的60%。全市民营企业中尚无全省百强企业和50强民 营企业,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略刚公司年产值还未超 过50亿元,缺少像东岭集团、隆基绿能、比亚迪汽车那样 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大企业。 (二)产业结构偏传统,产品结构不优、层次不 高。目前,我市民营经济主要仍分布在传统农业、传统制 造、传统消费和传统服务领域,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服 务业总体占比偏低,全市民营企业没有一家国家级专精特 新“小巨人”企业,科技型民营企业占民营企业总数只 有0.067%,民营高技术产业产值不到10%,低于全市高新技 术产业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除航空制造、绿色食药、 精密制造等少数优势行业外,大多数领域民营企业缺乏核 心技术和高端产品,有竞争力的成台(套)设备和终端产 品少,企业利润主要来自于产业微笑曲线的中间端即制 造、组装环节,代表技术、专利的研发端和品牌、服务的 营销端贡献少。从调研的情况看,62.75%的民营企业上年 度没有研发投入,68%没有产品或技术专利。 (三)家族式管理比较普遍,现代企业制度有待健 全。调查发现超过80%的民营企业仍沿袭“家族式”管理模 式,特别是传统行业比例更高,名义上是公司制企业,实 际上内部治理结构不透明不清晰不规范,尚未真正实 行“产权清晰、权职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 企业制度,企业发展对老板个人能力依赖程度高,企业家 老龄化现象比较普遍,接班人断层问题突出。如,绿色食 品行业,主要管理人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到67%,其中超过 法定退休年龄的接近20%,30岁以下的新生代企业家仅 占2.8%。 (四)融资难、引才留人难、开拓创新难、准入与办 事难、政策兑现慢等问题依然突出。融资难方面,90%以上 的民营企业主要通过银行借贷、民间拆借等传统方式融 资,58.63%的反映发展资金不足,48.63%的认为融资机构 和产品单一,53.73%的感到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抵 押担保能力弱,47.25%的反映银企信息不对称,融资比较 困难。2022年末,全市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只占各项贷款余 额的27.87%,与54.24%的非公占比不相匹配,贷款占比明 显偏低。引才留人难方面,45.29%的民营市场主体反映用 工比较短缺或非常短缺,民营企业中等以上学历员工仅 占25%,低于全市企业平均水平,“高级人才难引进,技能 人才留不住”较为普遍。开拓创新难方面,63.14%的民营 企业不重视产品营销和宣传推广,53.14%的反映高层次创 新人才缺乏,70.98%的反映获取市场信息难,39.1%的感 到民营企业产品和品牌市场竞争力弱。准入与办事难方 面,虽然有52.1%的市场主体感到近三年营商环境改善比较 大或非常大,但“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还未彻底打 破,76.5%的民营企业认为市场准入门槛过高或大企业市场 垄断冲击大,65.3%的感到政府审批服务或执法监管有待改 善,46.8%认为需要加大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力度。政策兑现 慢方面,超过50%的民营企业反映扶持政策申报门槛高、审 核资料多、受理时间长,53.33%的反映存在政策兑现不到 位现象,58%的建议应建立统一的政策信息查询系统和政策 落实督查机制。 三、进一步推动汉中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坚定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统一思想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念兹在兹,多次 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为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 发展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各级党委、 政府和广大民营企业家深刻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 济发展的重要论述,要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 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始 终做到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遇到困惑的 时候给予指导;要引导民营企业坚定发展信心,自觉践行 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 力,坚守主业、守住根基,稳住阵脚、轻装上阵,专心致 志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要切实增强民营企业家先富带 后富、促进共同富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支持民营企业在 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第二,加强优质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培育培 训。一是健全优质民营市场主体梯度培育机制,分层分类 建立培育库, “一企一策” 精准帮扶,支持个转企、小升 规和专精特新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加大智能化数字化绿色 化技术改造,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民 营中小企业和龙头型、头羊型民营企业。二是加大民营经 济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力度,聚焦联农富民、制造强市、业 态融合等方向,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 发展、不同所有制企业聚集共生,培育打造一批“汉”字 牌茶、油、米、菌、果、药,汉中面皮、麻辣鸡、腊肉、 核桃馍等地方性小吃,藤编、羌绣等非遗手工艺,元器件 配套、零部件加工、服装(饰)加工等基础制造以及 农(工)旅融合、夜间经济、社区工厂等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强化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培训赋能,采取“请进 来”“走出去”方式,分类别对民营企业家进行集中轮训 和培训,聘请专业团队组织对优秀民营企业开展管理、创 新和营销等专业化诊断,切实提高企业现代管理意识、创 新水平和营销能力。 第三、加大惠企政策快享直达力度。一是畅通服务平 台。全面拓展提升“陕企通(汉中)”平台综合服务功 能,建成横向跨部门、纵向跨层级的“一站式”民营企业 服务和政策信息发布及推送平台。完善中小企业运行监测 系统,争取让全市民营企业都能在系统注册。二是加大政 策宣传。对近年来中、省、市出台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 策,以及由发改、财政、商务、工信、文旅、市场监管等 部门牵头研究出台的各类惠企政策进行全面梳理,针对不 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通过各类服务平 台,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政策辅导,提高政策通达率和 知晓度。三是细查严督。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办牵 头,对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及“三张清单”(责 任清单、任务清单、时限清单),逐项逐条进行督办落 实,对组织实施不力、不按要求推进工作、未按时限完成 任务的县区和部门进行通报和约谈。四是定期评估。探索 政策首问负责、跟踪问效和考核评估机制,定期开展促进 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执行效果第三方中介机构评估和暗访调 查,建立政策落实大数据评价系统,对政策执行不到位、 综合评估成绩后3名的县区进行约谈甚至问责,切实提高民 营企业政策获得感。 第四,持续用力缓解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一是着 力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着眼扩大金融供给,加大汉中 投融资机构、平台及产品多元化进程,引导鼓励金融机构 针对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和不同产业特点开发专 属信贷产品,持续强化银企精准对接,建立完善市场化投 贷联动机制,完善民营企业及其经营者信用修复机制,加 大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培训和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信贷情况 考核,多渠道促进和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是着力 破解民营企业用工难题。全面落实援企稳岗促就业政 策,深入实施“天汉英才计划” ,用好“人才池”,持续 开展“兴业在汉中·乐业在家乡”招聘活动,深入实 施“五个一批”就业拓岗工程,不断创新组织方式,提升 人才精准服务水平;坚持不为所有但求所用,鼓励民营企 业探索建立高层次技术人才工作站等柔性引才模式,大力 引进职业经理人和首席财务官、质量官、技术官等专业化 高级管理人才;加大对民营企业“订单式”培训和校企联 合培养技能型人才扶持力度,建立特级技师、企业首席技 师制度。提升实际成效。三是着力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 成本。定期开展工商业水、电、气、网、租等收费专项检 查,依法公布各类合法收费款项信息;优先保障高新技术 领域或就业带动作用强的民营经济建设项目用地、用能指 标。 第五,用实招下狠劲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持续深 化“放管服”改革。以实施营商环境突破年为契机,以民 营企业需求为导向,着力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市 场更满意的政策环境,做到有事必应、无事不扰。突出抓 好“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最多跑一次”和对诚信企 业实施“绿色通道”“容缺受理”等便利措施,持续优化 项目投资、市场准入和人才引进环境,构建“亲、清”统 一政商关系;全面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 争,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支持民间资本依法平等 进入清单以外的行业和领域,着力打破民营经济高质量发 展道路上的“卷帘门”“旋转门”“玻璃门”,提振民营 企业投资发展信心。二是再造行政审批流程。重点围绕解 决互为前置、权责脱节和多头审批等问题,建立健全审批 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推行并联审批方式,控制审批环 节,实行标准化运作,重构“一站式办理、一次性告知、 一条龙服务”的审批流程。三是用好引领“风向标”。健 全各级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定点联系民营企业等制度,切 实增强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意识,让民营企业 少跑路、多办事、办成事、办好事,最大限度的发挥政府 的引导作用,激发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组织企业家对政 府部门工作进行评议,推动领导干部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第六,始终保持与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紧密联系。 一是加大事前调研。在制定涉企政策前,深入细致做好调 研工作,摸清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增强 政策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实操性,着力解决政策“宽而不 细、普而不专”“接天线多、接地气少”“停电”“打 折”等突出问题。二是完善参政机制。建立完善民营企业 家参与涉企重大决策、重大政策制定机制,邀请民营企业 家列席政府重大会议,充分听取企业家对推动民营经济高 质量发展方面的意见建议,确保惠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 性和通达性。三是加强沟通交流。建立完善政企“早餐 会”、民营企业座谈会、助企纾困恳谈会制度 和“1226”亲商助企工作机制,定期举办“企业家+科学 家+金融家+N”沙龙等活动,动态了解掌握民营企业所思所 需所盼。 第七、切实加大组织领导与调度考核。建议将“市促 进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市促进 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 长,市委统战部部长和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根据 需要调整充实成员部门和单位,统筹推进民营经济和中小 企业促进工作。把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纳入县 区、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建立完善民营经济统计 监测、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发布相关数据,定期调度工作 推进情况,定期研究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发挥监测、 调度和考核指挥棒作用,坚定不移推动和促进民营经济高 质量发展。 街道“十四五”暨乡村振兴发展调研报告 一、“十四五”暨乡村振兴工作目标 在“十三五”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XX街道“十 四五”工作目标是:一是产业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打造农业 产业现代化,推动农民收入持续稳定提升。二是人才振兴,人 才是基础,着力配强村居两委班子,加强各领域人才队伍建 设。三是文化振兴,加强乡村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文明繁荣发 展。四是生态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 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乡村绿色发 展道路。五是组织振兴,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 组织书记,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在抓好乡村五大振兴战略,首 先,继续完善辖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各领域事业发展基 础;其次,科学规划地方小城镇建设,加大地方固定资产投 资;再次,抓准农业发展机遇,加快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补 齐地方农业发展短板,使农业发展年产值增长20%;想方设法 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把农业和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 产销互补态势,实现辖区茶叶生产加工年产值突破1.5亿元;力 争到2025年辖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6亿元以上;财政收入年 相对增长30%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万元以上,社会 各项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得到 提高。 二、“十四五”暨乡村振兴工作规划 “十四五”期间工作重心是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 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为工作要点,坚持 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 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