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抓不住问题,才是写不好文章的大问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抓不住问题,才是写不好文章的大问题! 李瑞环同志在《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中提到,"先分析、后综合,在分析过程中 综合,这是认识事物也是总结经验的基本方法"。这充分说明了分析问题对于工作开 展的重要性。就材料写作来讲,遇到问题分析是常有的事,怎么入 手、如何着眼,非常考量功底水平和思维层次。把问题分析好了,往 往能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有读的欲望、看的期盼。 在材料写作时,当提出具体的问题后,如何进行深度有效的分析,以期为解决问 题提供思路,笔者觉得,至少要用好四步。 第一步、找到问题分析的切入点 我们常讲,"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有时需要分析问题时,可能就会有这样的 感觉。其实,这就是找不好切入点的问题。就像一栋房子,你从哪个门进,形成的印 象肯定有所区别,古人讲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鲜活的例子。 那么如何选择切入点呢,结合以往经历,有三种方法可以借鉴: 按事物构成来选择,当分析的问题是涉及综合性工作、单位全面建设时,可以把 问题分解为几个部分、方面和要素来考察。比如,分析单位上半年工作存在的问 题,可以按照思想政治建设、业务建设、人才队伍、安全稳定等方面来逐一分析。 按问题原因来选择,就是从问题倒推产生的原因和根源,毛主席在分析"中国红 色政权为什么发生和存在"这一问题时,就是着眼红色政权产生的政治环境、地理条 件、形势背景、我方军事地量、组织领导五个方面原因综合分析的,为有针对性制定 发展措施提供了依据参考。 按成文目的来选择,就是围绕写作目的和意图,着眼突出表达的方面,选择几个 角度进行阐述。这方面,可以多看看系列评论文章。比如,有人围绕抗战问 题,从"抗日战争为何在中国腹心之地爆发""为什么中国尚未沦陷便集团性叛变投 敌""一盘散沙的中国何以一夜之间变得万众一心""为什么三个月灭亡中国成为笑 话""日本为什么拒绝承认侵略历史"五个侧面进行论述,对人们认识抗日战争的发 生根源、条件背景等方面有较好的引导启迪。 第二步,找到制约问题的牵引点 切入点找到后,问题分析也还只是个开头,要想深入认识问题本质,就必须把影 响制约问题的深层次矛盾、根本性因素找出来,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举一纲而 万目张"的"发"和"纲",否则就是浅尝辄止,用老笔杆子的话讲,就是"还没进 入情况"。剖析的方法,也有三种: 层层递进法,就是像剥水果皮一样,通过条分缕析、抽丝剥茧,让问题本质逐一 反映、自然显现。比如,分析基层"微腐败"这一问题时,从小吃小喝这些表象开始 可能只分析出干部骨干廉政意识不强等因素,如果再往里分析,就能找到日常检查、 预测预防不到位等深一点的原因,假若再持续进行剖析,就能把制度机制这些根本性 的因素找出来。 比较排除法。就是通过反复比较、不断甄别、认真核对,把导致问题的次要因素 予以过滤,从而找到最主要矛盾。综合种因素的优劣,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