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黄龙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202302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黄龙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 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 议。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县 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全面履职的 第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 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 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疫 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完整、准 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高 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 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民、文旅带动、全面振兴”发展战 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经济持续壮大、项目建设高 效推进、民生福祉全面提升,全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 伐。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全年生产总值完成23.05亿元,增 长3.7%,其中,一产增加值8.19亿元,全面喜获丰收;二产 增加值5.018亿元,实现稳定增长;三产增加值9.842亿 元,市场更显活力。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63亿元,下 降38.7%,高位运行基数得到压减,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完 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7亿元,增长1.9%,新增市场主 体323家,净增“五上”企业4家,消费业态保持稳定。城乡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621元、13838元,增 长4%、6.8%。地方财政收入11068万元,增长2%,税 收5212万元,税收占比达到47.1%,在剔除同期高速公路建 设税源支撑和减税降费政策影响下,保持税收增长实属不 易,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实施县级重点项目60个,完成投 资42.67亿元,经济运行保持了“稳”的基调。 生态农业效益提升。奖补2093.8万元支持“4+X”产业体 系提质,农业产业带发展效益凸显。播种粮食13.76万 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以粮油耕种防收为重点的农 业社会化托管服务覆盖1949户、6.56万亩,各类经营主体增 收221.9万元,社会化托管服务经验做法得到市委主要领导 批示肯定,荣获全省社会化服务示范县,规模化、集约 化、机械化发展理念更加坚定。新建苹果防雹 网3433亩,超过历年建设总和,完成苹果“双园”创 建6个,核桃示范园建设32个,建成智慧蜂业基地10个,种 植中药材1万亩,发展蔬菜1.18万亩、食用菌350万棒、大闸 蟹500亩,猪牛羊存栏分别达到2.78万头、0.68万头、1.27万 只,规模化畜牧业、渔业突破发展,农民群众实现稳定增 收。实施苹果“保险+期货”8330亩,理赔群众161户412万 元,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738.48万元,核桃产业首次纳 入保险范畴,实现苹果、核桃、玉米、畜牧等产业保险全 覆盖,农业产业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不断增强。申报 国家示范农业合作社2家,认定省市家庭农场8家,家庭农 场发展模式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并在全省推广,获 批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出台 高质量推进全域乡村振兴五年行动方案,投入各级衔接资 金7970万元,实施产业发展类、基础设施类项 目96个,以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引领的乡村建设全面铺 开,设立防返贫致贫保险,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 长13.9%,全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产业振兴现场会、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工作推进会在我县成功召开,乡村 振兴的内生动力全面增强。 生态工业产能扩大。生态产业园区三产融合发展,综 合服务中心建成投用,管理体制全面理顺,园区入驻企业 增长至11家,产值达到6918.05万元。新能源管桩厂、电力 塔材支架厂投产,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0%,先进制 造业实现零突破。制定链长制招商引资方案,绘制产业链 招商图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7个,总投资68.47亿元,年 度到位资金28.75亿元,招商项目落地率100%,资金到位率 大幅提升。大唐50MW平价光伏项目建成并网,新能源释放 税收1537万元,小寺庄煤矿技改成效明显,产能达 到19.37万吨,均创历史新高,规上工业增加值增 长23.2%,增速位居全市前列,生态工业突破发展有力支 撑“强县富县”步伐。 生态旅游活力增强。实施“四个一千万”“四个一百万”工 程,旅游产业发展奖补810万元、贷款5318万元、贴 息165万元,惠及市场主体46家,有效拉动市场活力。康养 度假探索以民宿发展为切入口取得初步成效,国家级康养 林场清风宿·黄龙森林度假营地建成,群众参与民宿发展意 愿不断增强,文艺演出常态化开展,圆满承办非物质文化 遗产宣传展示暨非遗购物活动,“休闲慢城”的发展概念更加 凸显。科普研学内外联动,让全县学生都体验了科普研学 游,同时吸引外地来黄参加研学84批8847人次,树顶漫步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瓦子街战役纪念馆省级中小学生研学 实践教育基地获批,吸客力明显增强。休闲体育持续发 展,举办全省30km森林越野奔袭赛、象棋锦标赛等体育赛 事52场次,赛事热度不断升温。绿色培训体系更加健 全,培训96期4116人次。黄龙渔业休闲小镇获批国 家AAA级景区,驻西安旅游营销中心成立,围绕“景城一 体”全面推进休闲漫道、街区夜景、区域绿化提升,打造“五 分钟亲水见绿,一刻钟深度醉氧休闲”旅游体验圈,旺季旅 游市场“一房难求”“一票难求”,旅游产业带联动发展明显增 强,获批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康养度假为主线,科 普研学、休闲体育、绿色培训为支撑的四大主题旅游知名 度更加响亮。 城乡功能更趋完善。围绕城乡建设补短板,全面实 施“微改造”“微提升”“精装修”,完成5个日间照料中心、城 西小广场、工人文化宫改造,603户危房修复重建、4处综 合绿化、4处滑坡治理完成,城区雨污分流、绿化覆盖率分 别达到90%、45.4%,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位居全市第 一。公寨沟水库融资1.5亿元,推动快速建设达到蓄水条 件,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完成投资1.24亿 元,全面铺开。圪崾路、店界路以及7条通组联网路投 用,荣获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和全省县城建设示范 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示范县、城市体检样本试点县,完 成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城乡布局更加清晰。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通过省级验收,初高中一体化改 革成效明显,行知实验学校“公参民”改革全面完成,第二小 学如期开学,全面消除“大班额”,高考本科上线率达 到80.12%,实现四连增,中考升学率达到71.08%,位居全 市前列。县中心小学、范家卓子小学综合楼投用,三岔小 学改扩建进展顺利。收回怡馨园酒店使用权,有效解决改 善职教中心学生住宿条件。县医院综合住院楼、残疾人康 复中心投用,县中医医院成功创建省级老年友善医疗机 构,县医院成功开展首例开放性颅脑损伤、冠脉造影及心 脏支架植入手术,全县医疗水平进一步提升。坚持精准抓 好疫情防控,科学、快速、高效处置多轮次突发疫情,实 现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和过渡,有力保障了群众生命安全。 减税降费9230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444万元,开发公 益性岗位820个,城镇新增就业303人,农村转移就 业6427人。发放低保、特困、临时救助、医疗救助、优抚 金等3420万元,为全民购买“三元”保险。培育省市级放心消 费示范单位20个、示范街区2条,新增商标注 册105件,东、西社区成功创建全省绿色社区。成功培育科 技型中小企业21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完成技术合同交易 额3272万元,实现科技型企业“破冰”发展,群众获得感、幸 福感进一步提升。 平安黄龙和谐稳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圆满 收官,应急管理“网格化”体系建设、森林草原防火、人防工 作进社区经验做法全省交流推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 合风险普查、自建房排查整治深入开展,全县总体安全形 势持续稳定。“八五”普法全面实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现 三级全覆盖。《信访工作条例》普及宣传,化解各类信访 事项174件。依法办理农民工欠薪案件138起,追讨农民工 工资461万元。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健 全,电信诈骗发案率同比下降46%、破案率同比增 长650%,平安黄龙建设不断深入。 政府建设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 实,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扎实开展,“三公”经费持续下降,勤 政廉政、务实苦干更显担当。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 协民主监督和新闻媒体、社会监督,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 会报告、向政协通报政府工作,办理人大代表建 议31件,政协委员提案110件,公开政务信息3726条。政府 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拓 展“跨区通办”政务服务55项,修订惠企便民服务23项,政务 效能明显增强。 与此同时,气象、金融、电力、通讯、保险等工作也 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 贡献。一年来,全县上下形成了心齐气顺、共谋发展的强 大合力,凝聚了知重负重、愿为敢为的磅礴力量,迈进了 干群一心、逐梦前行的黄龙发展新征程。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始终坚持为民初心、牢 记人民至上,探索富民之路、寻求强县之策,紧盯群众“急 难愁盼”,扎实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242国道县城过境公路 完成投资2亿元,麻地湾隧道全线贯通,新建5G基站77个、 基站塔5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7个,防洪排涝管网改 造3.25公里,建成西河南路、幸福门2处便民市场,农网改 造53.69公里,农村供水管网铺设26.9公里,公益性公墓和 龙湾公墓二期开始土地征收,新打气井7口,教育、医疗和 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达到6257人次,在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 会一次会议上县政府向全县人民承诺的民生实事得到了有 力落实。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奋斗饱含艰辛,一年 来,我们能够战胜风险挑战,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进 步,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 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 引,在于县委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定不移高质量发展。在 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 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 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无党派、工商联、人民团 体、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黄部队、公安民警、消防救援人 员,向所有为黄龙改革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 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各位代表!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总结过去一年的工 作,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发展不足依然是最大的县 情,质量不高、效率不高、动能不强、结构不优依然是最 根本的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需要全面系统的 解决。主要是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 然较大,受疫情影响,社会资本投入、企业发展信心明显 不足。农业方面各类经营主体培育还有待加强,联农带农 机制不完善;工业方面链条偏短,发展空间制约明显,土 地刚性要素很难保障;旅游方面对外推广的吸引点还没有 完全形成,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特色饮食辨识度不高,配 套服务质量还有不少差距;项目建设方面长期谋划不 足,短期上下联动重基础设施、轻产业发展依然严重;民 生保障方面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还存 在不少短板。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的发展面临着诸 多利好机遇,国家持续释放促经济稳增长政策红利,存量 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将有效支持和刺激经济活力提 升;这一年我们聚力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基数基 础,在农业现代化发展思想转变上、新能源初级链条延伸 上、旅游业态储备和联动上,都积蓄了深厚的发展后劲。 我们要紧紧抓住发展质效这个关键,坚持实事求是、因地 制宜,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实绩、实效、实干为“准 绳”,为高质量发展提速提效奋进前行。 二、2023年工作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 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承上启下之年,做好全年工作至 关重要,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 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 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开 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 升年活动,用心用情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和融 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更好满足群众需 求,促进县域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开创新时代黄龙高质量发展新 局面开好局起好步。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左 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 长6%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 长6.5%和7.5%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左右。 各位代表!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为全 面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深刻把握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要求,立足资源禀赋、 产业现状、发展方式,不断补齐产业兴旺基础短板,强化 农业产业带建设,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提 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助力农民增收。 推动生态农业提质增效发展。全面推行田长制,实行 耕地保护奖励惩戒制度,开展以玉米为重点的粮食单产提 升行动,打造2个玉米百亩“吨粮田”示范基地、2个千亩密植 高效示范田,实施良种、良技、良法种植提升示范,发展 社会化托管服务5万亩,通过农机农艺深度融合,进一步提 升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稳定粮食播种13.76万 亩,建设高标准农田5万亩,日产300吨玉米烘干厂建成投 用,粮食种植生产端链条初步完善。突出农民主体作 用,持续用力“4+X”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增产增 收。依托延安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出台苹果 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突出抓好技术管理、防灾 减灾能力提升,苹果效益园稳定在9万亩、创建“双 园”8个,建设防雹网4000亩。支持核桃、中蜂产业龙头企业 发展,加强中蜂品种资源保护和养殖管理,稳定规模和产 量。制定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措施,充分利用国有林场 林下空间和边坡土地资源,种植以连翘为主的中药材1.5万 亩,培育中药材初加工企业2家。积极推动标准化育苗、机 械化栽植、商品化产出,发展高山冷凉蔬菜1.2万亩。推进 畜牧业工业化、规模化扩张,加大畜牧业种质企业引进力 度。巩固食用菌350万棒、大闸蟹500亩、渔业养 殖400亩,石堡镇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基地投入 使用。 推动农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以龙头企业、家庭农 场、合作社、村集体经济为引领,通过入股联营、托管服 务、组工投劳等利益联结模式,增强联农带农成效,把群 众稳固在收益链、增收链上,认定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家 庭农场20个。深入推进“三变”改革创新实践,以“三资”管理 规范村集体经济发展,培植做强村集体主体,促进资产保 值增值,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持续巩固 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跟踪帮扶机 制,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强衔接资金项目库动 态管理,严格衔接项目建设运行,增强“造血”功能。 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科学布局农业生产、乡 村建设、农村生活空间,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 制。实施乡村建设“八大工程”,编制形成乡村建设项目 库,统筹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做好“土特产”文章,突出 乡土特征、地域特质,彰显乡风乡韵、乡景乡味,常态化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继续推动石堡镇、白马滩镇省级乡村 振兴示范镇和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乡 村产业、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产业强”“生态美”“乡风淳”的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二)坚持工业经济延链扩能,全面提升产值效益 围绕链条延伸、产业升级,建立互惠共赢、协同共进 的政企联动机制,加快新能源及配套产业集群发展,紧盯 园区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