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理解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三重维度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理解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三重维度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 时指出,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 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 学。苏州,仿若是被置顶千年的苏绣至品“双面绣”,一面人 文鼎盛,一面经济繁荣,人文与经济交融共生、相得益彰。人 文经济学成就了今天的苏州,也正成为人们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的一个重要视窗。 人文经济学本质上反映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内在深层次 的逻辑关系,深刻诠释了经济与人文深度渗透融合的发展规 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对其的认识从改革开放之初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党的二十大报告 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纳入中国式现代化 五大内涵之一。2006年10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 《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文化经济”点亮浙江 经济》一文中就提出“文化经济”是对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 化的统称,实质上是强调将文化和经济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 记有关人文经济学的重要论述理论深厚、思想深刻、立意高 远,我们务必要深入领悟、学习和贯彻。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先秦百家礼食之争。我国 有关“文化”和“经济”最早的探讨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 先秦诸子百家对于人文与经济的关系主要围绕“礼与食孰 重”这个逻辑展开。儒家认为,人们失去“礼”的约束会导致 社会的不安和动荡。《论语·阳货》篇所云:“三年之丧,期 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 崩。”因此需要对社会的礼制进行完善以防止“礼崩乐坏”。 墨家注意到礼在社会群体生活中的功用,但对儒家倡言的“礼 乐一体”则不以为然,认为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无益于社会秩序 的重新厘定,不过是徒耗社会的财富。墨家主张“国之治,治 之废,则国之治亦废。国之富也,从事,故富也;从事废,则 国之富亦废。故虽治国,劝之无餍,然后可也。”即国家富裕 是由于百姓从事社会生产才会富裕,如果生产废弃了,那么国 家的富裕也就废止了。所以治国的事,必须勤勉不止才可以治 好。春秋先哲的争论用当代的话语逻辑可以概括为:人类的社 会发展究竟是重点放在精神文明的构建上,还是放在发展生产 力不停获取物质财富上? “礼与食孰重”成为了探索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的逻辑起点和历史渊源。此后,儒家学说成为了主流之学,这 场有关“礼与食孰重”的儒墨之争有了结论。儒学的“克己复 礼”之所以能够在这场世纪争论中成为庙堂之说,是因为它在 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内在逻辑:由于农业生 产所基于的自然条件有限,所以必须要把有限的物质生活资料 进行合理的分配,加之人的欲望难以穷尽,故而要恢复“礼 制”以规训民众的教化,做到知礼明义。 及至近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开始落后于西方并陷入到西方 船坚炮利的围攻境地。恪守礼制的文明大国终究抵挡不过船坚 炮利的西方工业科技。在此之后,中国的传统人文主义开始出 现了反思和迷茫。这也促使着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寻找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驱动力。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 产党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中,逐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妥 善地处理好人文与经济这对逻辑关系。人文经济学概念的提出 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明发展逻辑的深刻认知,是对中国经济 运行规律的客观认知,科学回答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交融演 进的辩证关系。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不平衡”理论。 马克思是最早将“物质”与“精神”视作是一对相互协调关系 的学者,他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不平衡理论构成了 人文经济学早期的理论雏形。马克思认为,一个国家的物质生 产和精神生产并不一定保持着平衡的关系,有高度发达的物质 文明和先进生产力的社会未必能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