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涉密固定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涉密固定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国有固定资产是保障机关单位有效运转、高效履职和提供公 共服务的物质基础与重要支撑。近年来,随着全市经济建设及 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全市机关单位固定资产投入持续加大,涉 密固定资产日益增多,保护国家秘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不断加 大,加强涉密固定资产管理已成为摆在保密部门面前的重要课 题。为此,市委保密机要局会同市财政局、市机关事务局组成 调研组,围绕涉密固定资产管理情况开展实地调研,并进一步 探讨疏解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现状 一直以来,全市各级机关单位主动落实涉密固定资产管理责 任,在其安全使用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为确保全市经济 社会平稳、安全、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检查与走访过 程中,调研组发现大多数机关单位能够落实财政、固定资产和 保密等部门提出的涉密固定资产分类建账、动态更新、严格管 理要求,安排专人对其登记造册、编号编码、完善台账要 素,做到了家底清、账目明。有的领域针对本系统涉密固定资 产种类多、数量大、实物价值高等情况,在由相关部门牵头建 立涉密固定资产总台账的同时,还指定内设机构或部门具体负 责涉密设施设备的登记、造册和管理工作,通过条块结合、齐 抓共管,做到账物清楚、账实相符、管理规范,为涉密固定资 产日常使用和销毁处置奠定了良好基础。有的单位贯彻落实上 级主管部门有关国有固定资产管理要求,以及国家秘密管理各 项规定,针对党政机关电子政务内网和本系统专网设备、密码 通信设备、人防工程、防暴设备等涉密固定资产及其流转环 节,制定了专门管理制度,如制定、修订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涉密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实施细则 等,对资产采购、项目建设、使用管理、租赁、处置等环节作 出具体规范,加强内控管理强度与对外安全保密力度。部分 市(区、县)行政主管部门将保密管理要求融入本地国有资产 管理规章,按照“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涉 密固定资产使用单位主体责任。同时,在近年来推进的信创工 程中,不少单位采取涉密设备统一销毁、非密设备合理调剂和 报废销毁等处置方式,为节约利用设备及安全处置提供了有效 的操作途径。 二、问题与风险 调研组在走访中发现,部分单位对涉密固定资产表现出重配 置、轻管理的现象,存在认识不到位、概念不明晰、制度不健 全、责任未落实等问题,为有效保护国家秘密和开展国有资产 管理埋下了风险隐患。 (一)涉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不配套,存在监管缺 失问题。由于安全保密原因,目前在日常工作中,市(区、 县)并未将涉密固定资产纳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系 统,实施统一的登记入账管理,而是依靠各单位独立做账管 理。与非涉密固定资产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相比,涉密固定资 产在管理制度上明显滞后,缺少全流程管理体系,导致保密、 财政和资产主管部门对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购买的涉密固定资产 家底不清,不利于相关部门按照保密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 规,有效开展涉密固定资产监管,以及产权登记与界定、产权 纠纷调处、资产统计与评估、资产清查等各项工作。不少单位 也纷纷反映,由于找不到关于涉密固定资产管理的法规和制度 依据,在资产购置、使用、审计、处置等工作中时常遇到“是 什么、怎么办、如何管”等实际问题,一些单位废旧涉密资产 长年积压堆放,资产处置销毁成为一大棘手问题。 (二)对涉密固定资产认识有偏差,导致管理混乱,存在失 泄密风险。涉密固定资产的形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资产本 身就是国家秘密,如含核心密码和普通密码的设备和软件、部 分军用警用设施设备、事关国家安全的高科技信息产品、人防 工程设施等;二是相关资产用于存储、处理和保护国家秘 密,如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服务器、通信工具、销毁设 备,以及交通工具、相关建筑物和场所等,这类资产中有的可 通过脱密处理,转化为非涉密资产继续使用。调研中发现,由 于部分领导干部、保密管理人员、使用人对涉密固定资产概念 和形成过程认识不清、把握不准,导致管理上出现混乱。比 如,有的单位把涉密固定资产纳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系统,存在泄密风险;有的非密固定资产转变为涉密用途 后,没有及时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中核销下 账,埋下了风险隐患;有的涉密固定资产未经脱密处理,就直 接转变为非密用途,或者经过脱密处理,转变为非密用途 后,没有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中同步登记,成为 账外资产,脱离了资产主管部门监管,存在资产流失风险。 (三)涉密固定资产管理方式粗放,导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