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四要素 当好发言人——如
何做好分组研讨的汇报发言
当好“发言人” 当好“发言人”
——如何做好分组研讨的汇报发言
成 文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第一次进入省委党校参加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前,被所在
的学员小组推选为代表,在总结会上作了个发言,汇报学习的收获和体会,得到同
学们普遍好评。之后,我以这篇发言稿为例,专门开发了一堂写作课(《有备者
成,用心者胜》,“三好公文课”第581讲)。
无独有偶。上一周,我再次到党校参加了为期5天的培训,同样被推选为小组代
表作了汇报发言。但与上次发言侧重于汇报学习收获和体会有所不同,这次发言要
求着重汇报分组研讨的成果。准备发言稿的时候,我既遵循学员代表发言的一般规
律,与上次发言采用了大体相同的路数,又注意根据发言内容的不同,在具体写法
上运用了明显不同的招数,体现了“适变”之法的灵活运用。这次发言的效果同样还不
错,结业式过后,走回宿舍的路上,以及在食堂吃“散伙饭”的时候,不少连名字都叫
不上的同学纷纷走到我面前,说你的发言讲得好。
这类具有总结汇报性质的发言,在重要会议和干部教育培训中是常有常见的事
情。对会议和培训来说,这是一个预设的重要环节;对与会人员和培训对象来
说,是一次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分享交流的难得机会;对发言者来说,是锻炼和展
示自我的机会,也是能力素质的比拼。
有一句话说得好: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你就是专家;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行家;
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对我来说,成不成“家”倒无所谓,重要的是能够做到前半句,让自己掌握做事情
的有效方法、养成做事情的良好习惯。无论开会还是培训,我珍惜每一次发言的机
会,事前都会用心思考、精心准备;事后都会及时总结、认真复盘,并注重与他人
的发言进行比较,以利今后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真正做到打一仗、进一步。
这次发言,“有心人”不止我一个,每位发言的同志都做了精心准备。比如,有的
精心制作了图文并茂的PPT,一边发言一边播放;有的发言时做到了完全脱稿。这样
的准备,不能说不对,也不能说不好,但在我看来,任何发言都是“内容为王”,尤其
是这样的短期培训(学制较长的培训班另当别论),准备发言的时间非常有限,应
当把精力和心思集中在琢磨内容上。制作PPT,把稿子背下来,态度固然是认真
的,但势必会分散精力,影响内容上的准备,甚至有可能舍本逐末,造成形式大于
内容,这就属于把力气用错了地方。在这类场合,打个腹稿就即兴发言是不合适
的,完全脱稿给人的感觉也未必就好——稿子背得“溜熟”,会有作秀、炫技之嫌,显
得不够稳重;如果出现卡壳、忘词、词不达意等现象,既影响发言的效果,又显得
不够重视、准备不够充分。我认为,在比较正式、专门设有发言席的场合,照着稿
子念是最合适也最稳妥的。正式的程度越高,脱稿的程度就应越低。
对于这次发言,我的考虑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从发言的性质来看:这次发言是学习交流、研讨交流,不是工作交流、
会议交流,语言风格可以活泼一些;学员的成分比较复杂,来自不同领域,具体内
容不宜囿于一个领域(除非有明确要求),也无需讲得太深,应当努力做到“众口能
调”,让大家都感兴趣、听得懂。
第二,从发言的定位来看:我是代表全组发言,应尽可能反映小组讨论的全
貌,展示本组学员有思想、有见地的观点,不能自说自话、过于突出自己。同
时,每个小组都是独一无二的,要注意把构成上的特点、讨论中的亮点呈现出来。
尤为重要的是,整个班分为12个学员小组,大家参加的是同一个班、听的是同样的
课,每个组都有一名学员代表作发言,我的发言夹在中间,必须同中求异,这样才
能与众不同;同时又要异中求同,这样才能产生共鸣。考虑到不少学员是“老同
学”,去年就和我同过学、听过我的发言,这次发言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变
化,不能都是“老一套”。
第三,从发言的内容来看:培训班的明确要求是分享学习收获、交流研讨成
果,必须紧扣这两个方面来谈。两方面内容有可能交叉重叠,最好不要分成两块来
谈,可以采用“拉条子”的方式,把两方面内容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在具体内容
上,既要呈现主要的收获,又要展示突出的成果,不能顾了这头、丢了那头,也不
能面面俱到、没有重点;既要说出观点,又要举出例子,不能只有干巴巴的几条
筋;既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又要敢于指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
议,这才是负责任的态度,不能一味说好话,“你好我好大家好”。
第四,从发言的技巧来看:发言时间是8分钟以内,发言稿属于“小稿子”,结构
应尽可能简明,最好只有一级标题,不要大点套小点、叠床架屋、层次繁冗;主要
观点应尽可能鲜明,让人一听就记得住。
基于这样的考虑,发言的前一晚,我认真撰写了发言稿。一开头这样写道: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去年,大致也是这个时候,在这个地
方,我在第6期××专题研讨班暨读书班上,代表本组学员作了个分享发言。这一
次,为了“人不同”,我力推本组其他同学发言,还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推荐“发
言人”的四条基本原则:一推单位排名靠前的;二推说话管用的;三推年纪最轻
的;实在不行,就由组长来兜底。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好汉架不住人多,大家
非要把我这张老面孔推出来,我一推再推、推无可推,只能被赶鸭子上架。
这次总结交流,发言的顺序与各组的排序一致。我是第十组的学员代表,在我
发言之前,大家已经听了9位同学的发言。“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如果我的发
言开头“平平过”,与前面发言的同学如出一辙,就难以调动大家的“听兴”。为此,我
别出心裁,想出了这么个开头,是实话实说,却有让人耳目一新之感。发言结束
后,好几位同学都说,你总结的那“三推一兜底”,我们都记住了,以后就这么干!
这次培训的主题,是“学习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