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厅关于2025年春节期
间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民政工作肩负着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殷切关怀,承载着维
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使命。春节期间,我
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保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
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开展社
会救助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优化服务举措,努力为困难群
众提供更加精准、高效、温暖的救助服务,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
线。现将我厅一季度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面对面”架起党群“连心桥”
(一)创新沟通方式,传递温暖关怀。我们结合春节期间的
走访慰问活动,创新推出了“暖心关怀联系卡”。这张卡片详细
罗列了困难群众已享受的各类救助帮扶政策、获得的救助金额以
及对应的责任部门和联系电话,让困难群众对自己的权益一目了
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就在身边。同时,在卡片上设置了社
会救助服务“二维码”,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展示救助政策,明确
申请条件和流程,还提供了线上申请和救助进度查询等功能,极
大地方便了困难群众办理救助事项,提升了他们的满意度和获得
感。通过这种创新的沟通方式,我们拉近了与困难群众的距
离,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二)发挥网格优势,精准服务群众。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下
的社会救助网格化服务机制作用,动员社区(村)网格员、志愿
服务工作队员等力量,深入基层,将“暖心关怀联系卡”送到每
一位困难群众手中。对于异地居住的困难群众,我们通过线上渠
道及时送达电子版联系卡,确保他们也能及时了解自己享受的救
助待遇。网格员在走访过程中,不仅发放联系卡,还认真倾听困
难群众的诉求,详细记录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困难问题,及时反馈
给相关部门,为精准服务群众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网格化服
务,我们实现了对困难群众的精准管理和服务,让救助工作更加
贴近群众需求。
(三)强化信息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为增强社会救助工
作的透明度,我们在“暖心关怀联系卡”上明确显示涉及的救助
部门总数和救助类别总数,帮助居民清楚了解救助的来源和渠
道。同时,我们还通过政府网站、社区公告栏等渠道,定期公开
社会救助政策、救助对象名单和救助金额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
监督。通过强化信息公开,我们增强了群众对社会救助工作的信
任,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稳定。
二、“心贴心”满足群众“微心愿”
(一)深入了解需求,倾听群众呼声。在入户发放“暖心关
怀联系卡”的过程中,各级民政干部职工和基层工作人员认真倾
听群众的“微心愿”和“微建议”,深入了解困难群众的生活状
况和实际需求。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共画“幸福账”,了解
他们在生活、医疗、教育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掌握他们的
所思所想所盼。我们将收集到的群众需求进行分类整理,建立台
账,为后续精准帮扶提供依据。
(二)积极解决问题,回应群众关切。对于群众反映的问
题,我们坚持分类施策、精准解决。对于能够当场解决的问
题,第一时间采取措施,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妥善解决;对于需要
协调其他部门共同解决的问题,我们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明确
办理时限和责任人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推进问题解决,并及时
向群众反馈办理结果。通过积极解决群众的问题,我们回应了群
众的关切,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
(三)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帮扶成果。为确保帮扶工作的长
效性,我们建立了跟踪回访机制,对已解决问题的困难群众进行
定期回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是否得到改善,问题是否得到彻
底解决。同时,我们还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建立健全困难群
众帮扶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巩固帮扶
成果。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我们让困难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
的关怀是持续的、稳定的。
三、“手拉手”促进政策“快落地”
(一)畅通服务热线,搭建沟通桥梁。“暖心关怀联系
卡”上标注了省、市、县三级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各级民政部门
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热线畅通无阻。困难群众可
以通过热线电话及时反映问题、寻求帮助,我们对群众反映的问
题进行详细记录,及时转办处理。对于问题紧迫、需要马上解决
的,我们第一时间采取措施,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对于一般
性问题,我们按照规定的办理时限进行处理,并及时向群众反馈
办理结果。通过畅通服务热线,我们搭建了与困难群众沟通的桥
梁,让他们能够及时得到帮助。
(二)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在社会救助工作
中,我们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对于需要
多个部门共同解决的问题,我们及时组织召开部门协调会议,明
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共同研究解决方案。通过加强部门协
作,我们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壁垒,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社会救
助政策能够快速落地,惠及更多困难群众。
(三)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政策落实。为确保社会救助政策
得到有效落实,我们加强了监督检查工作。定期对各地社会救助
工作进行检查指导,重点检查救助对象认定是否精准、救助资金
发放是否及时、救助政策执行是否到位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