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撑和推动千万
吨级绿色能源企业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
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
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
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作出全面部署。中国石
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吉林油田
公司)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
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中国石油集团党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
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制定“十五五”末建成千万吨级绿
色能源企业的新“681”战略规划,并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
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充分发挥政
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着力构建和完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
力的良好生态、全新格局和保障机制,有力支撑和推动千万
吨级绿色能源企业建设。
强化政治引领,营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生
态
国资央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
国有企业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确保发展新质生产力沿着
正确的方向前进。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把牢谋篇布局“定盘星”。认真贯
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
决策部署,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以及中国石油集团建
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总体部署出发,不断锤炼吉林石油人“听
党话、跟党走”的政治本色,紧密结合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确保党中央和中国石油集团党组决策部署到哪里,就跟进落
实到哪里。面对油气资源劣质化、成本费用高、历史包袱重
等困难挑战,吉林油田公司党委坚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把
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把握战略主动,抢抓发展机
遇,统筹谋划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研究确立了以坚持
“325”思路、实现新“681”目标为核心的“十五五”规划。
提出并带头践行“六要六不要”作风建设要求,着力打造石
油、天然气、新能源“三分天下”升级版。
强化科学理论武装,找准因地制宜“发力点”。吉林油
田公司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挥龙头作用,围绕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
通过专题报告、辅导讲座、研讨交流等形式,着力在学懂弄
通做实、学深悟透提升上下功夫,深刻理解“什么是新质生
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
形成推动千万吨级绿色能源企业建设的“325”工作思路。
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
制,把学习“普遍原理”与“国企篇章”纳入经常性教育,
广大党员干部员工形成了解放思想的共识,深化了对于新质
生产力发展方式的认识,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
吉林油田公司高质量建设千万吨级绿色能源企业的思路更
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加快发展“新生态”。吉林油
田公司党委深刻认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营造良好发
展生态”。始终把严的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推动全面从严治
党不断向纵深发展,妥善处理好强化监督与促进创新的关系,
把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同破解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
的顽瘴痼疾紧密结合起来。抓紧抓实中国石油集团党组巡视
整改,把巡视整改工作作为公司“强身健体”的强大动力,
制定中国石油集团党组巡视整改方案,大力推动解决影响新
质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实干者撑腰,为发展新质生产
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完善正向激励和反向惩戒机制,
犒赏“快马”、鞭打“慢牛”,细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
为担当者担当。健全为基层松绑赋能的体制机制,落实落细
党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相关精神,避免层层加
码、无效“内卷”,让广大干部员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
抓创新抓落实上,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员工树立正确的政绩
观和工作导向。
抓住重大关键环节,构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全
新格局
吉林油田公司坚持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
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未来发展优势培植、油气与新能源融
合发展,积极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
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
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抓手,催生老油田效益发展新动能。
面对老油田资源品位差、单井产量低、完全成本高的“三重
挑战”,吉林油田公司抓住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
质量发展这个历史机遇期,通过实施 SEC 增储工程、构建开
发新秩序、推进改革创新、强化数字赋能,从根本上破解资
源劣质化和效益发展困局。实施 SEC 增储工程,聚焦增加规
模经济可采储量、提高 SEC 储采比,着力推进松南老区精细
勘探工程、新区新领域风险勘探工程、川南配置区立体勘探
工程,夯实松南效益稳产、川南高效建产的资源基础。构建
开发新秩序,以压舱石工程推进老油田治理,确保存量资产
持续创效,通过深化业财融合,打造提质增效 2.0 版,统筹
储量、产量、投资、成本、资产等要素,将工作重心由“堵
漏洞、补短板”转向“结构调整、要素优化、技术提升”上
来,实现由精细管理到精益管理的新跨越。统筹外围资源及
老区剩余资源,实施地上地下全系统改造,推行“大平台建
井+新能源融合降本+CCUS 提高采收率+两化转型提效”新
模式,实现低品资源规模效益开发。推进改革创新,系统推
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市场化运行体系构建和制度体系改革,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未上市业务改革,推出“提、
拓、控、调”改革措施,彻底解决制约未上市业务健康发展
的问题。大力攻关油气开发关键技术,保障松南年均效益建
产原油 30 万吨、天然气 1 亿立方米,实现川南气开发单位
完全成本降低 10%以上。强化数字赋能,围绕“支撑高效勘
探、效益开发、绿色低碳,建设数字化、自动化、协同化、
智能化吉林油田”愿景,全面推进“平台+应用”建设模式
变革,支撑现场作业智能操控、生产运行智能管控、综合
研究智能协同、经营管理智能决策,依托“两化”转型优化
人力资源,打造“数智吉林油田”新质生产力。
以“页岩油气革命”为契机,塑造可持续发展新优势。
近年来,吉林油田公司探明非常规资源储量占比达到 80%以
上,页岩油气成为推动油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接替资源。吉
林油田公司着力从理念、技术及管理上突破旧模式,建立新
认识、攻关新技术、打造新格局,加快推动页岩油气革命。
在理念上创新,坚持解放思想,更新发展理念,不断创新作
为,坚定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川南配置区规模效益上产。
树牢效益优先的理念,坚持“页岩气规模上产,常规气效益
拉动”,按照“分区评价、先导试验、滚动建产”思路,细
分开发单元,评价一块开发一块,降低产建风险。在技术上
创新,以强化地质研究为抓手,以工程技术配套为支撑,按
照持续开展技术滚动迭代,全力以赴谋划技术升级、管理提
升、提质提效、数值赋能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