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省直管县后财政转移支付问题研究报告
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中央为了促进各区域间经济社会事业协调
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预算安排对下级政府无
偿的资金拨付。*省依据自身发展情况,于2024年在全省102个
县全面推进实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这一新型财政管
理体制改革旨在减少管理层次,提高运行效率,赋予县级政府
更多的财政自主权。在构建现代财政体制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
背景下,“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实现了财政资金的“扁平
化”管理,由过去的省市县三级改为省县两级,这一制度在明
确划转基数(以2019年划转基数为基期)的基础上在全省全面
推行。*省*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财政转移支
付政策,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财力保障,规范转移支付管
理,坚决兜牢基层“三保”支出底线,奋力支持县域经济高质
量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财政新担当。
一、*县2024年财政收支基本情况
2024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6.4亿元,同比增
长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
加值同比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5%;城乡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300元,同比增长6.5%。
(一)财政收入基本情况
1.财政总收入。*县在2024年度完成财政总收入21.53亿
元,比上年同期24.87亿元下降13.4%,减收33390万元。其
中:入中央金库40874万元,比上年同期78177万元,减
少47.7%,减收37303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4年全县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
入176896万元,比上年同期171276万元增长3.28%,增
加5620万元。分部门完成情况看:税务部门累计完成税费收
入111524万元,比上年同期134581万元下降17.1%,减收2.31亿
元;财政部门累计完成65372万元,比上年同期36695万元增
长78.1%。分结构完成情况:
第一,2024年全年累计完成税收收入99298万元,占一般公
共预算收入的56.1%,比上年同期127828万元,下
降22.3%,减收28530万元。
第二,2024年全年累计完成非税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
入7759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3.9%)和63602万
元,同比分别变动了78.6%和-69.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
出让金收入完成57494万元,同比下降69.4%,减收130642万
元。
(二)支出基本情况
县财政科学合理调度资金,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优先保
证涉及民生的各项支出,科技、城乡社区、交通运输、住房保
障等重点支出保障较好。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24年全年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
出680066万元,同比增长0.6%,增支4164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024年全年累计完成政府性基金预
算支出103033万元,同比减少36.1%,减支58263万元。
二、*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情况
(一)制度保障情况
近年来,*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
理办法》,从制度建设着眼,结合*实际,出台了《*县上级转
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对资金分配和使用、直达资金管理、
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公开及监督检查进行系统布局,使*县转移
支付资金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二)转移支付类别
财政转移支付类别主要为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
财政共同事权转移支付和其他。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包括均
衡性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
教育转移支付、社会保障和就业转移支付、医疗卫生转移支付
等。专项转移支付包括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
境保护、农林水、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住房保障支出等。
(三)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建立情况
*县按照“谁申请项目,谁做绩效、谁批复预算,谁批复绩
效”的原则,加强上级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同时下达
绩效目标与资金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转移支付资金预
算执行中,财政部门联合资金主管部门,加强绩效监控,发现
与既定绩效目标有偏离的,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对偏离程
度严重的,予以调整、暂缓或停止该项目的执行。转移支付资
金使用完毕后,
资金主管部门按照要求及时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并将评价结
果报财政部门,对于重大项目,财政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绩
效评价情况进行抽查。同时,加强对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将
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资金分配的重要参考因素。
三、*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基本情况
(一)2018年至2024年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规模、结构及增长
变化情况
2018年*县收到上级财政转移支付387195万元,占本级财力
的55%,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268258万元,专项转移支
付108954万元,其他9983万元。
2019年*县收到上级财政转移支付414548万元,同比增
长7%,占本级财力的比重为58%,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184884万
元,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18015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39528万
元,其他9983万元。
2020年*县收到上级财政转移支付449288万元(其中中央财
政直达资金75251万元),同比增长8%,占本级财力的比重
为62.5%,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209416万元,共同财政事权转移
支付19798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31904万元,其他9983万元。
2021年*县收到上级财政转移支付412572万元(其中中央财
政直达资金222483万元),同比减少8%,占本级财力的比重
为55%,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178957万元,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
付2700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31904万元,其他9983万元。
2024年省财政直管后,*县收到上级财政转移支付378774万
元(其中中央财政直达资金177334万元),同比减少8%,占本
级财力的50%,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238941万元,共同财政事权
转移支付1398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31904万元,其他9983万
元。
2024年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提前下达规模为213663万元,年初
预算规模为213663万元,其中6月底前下达123741万元、7月后
下达41370万元、12月下达23438万元,预算执行数378774万
元。2024年中央财政直达资金提前下达规模为112134万元,年
初预算规模为112134万元,其中6月底前下达60930万元、7月后
下达4270万元、12月下达1627万元,预算执行数177334万元。
(二)2024年*县承担上级财政转移支付配套资金情况
共同财政事权地方承担部分资金需求测算101140万元,实际
安排101140万元,本级财政支出217004万元,配套资金占
比47%。其中,公共安全共同财政事权中本级财政支出2099万
元;
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资金需求测算24413万元,实际安排资
金24413万元,本级财政支出62661万元,配套资金占比
为40%;科学技术共同财政事权资金需求测算25万元,实际安排
资金25万元,本级财政支出25万元,配套资金占比为100%;文
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共同财政事权资金需求测算254万元,实际安
排资金254万元,本级财政支出724万元,配套资金占比
为35%;社会保障和就业共同财政事权资金需求测算18536万
元,实际安排资金18536万元,本级财政支出40116万元,配套
资金占比为46%;医疗卫生共同财政事权资金需求测算42667万
元,实际安排资金42667万元,本级财政支出56486万元,配套
资金占比为76%;节能环保共同财政事权资金需求测算6713万
元,实际安排资金6713万元,本级财政支出7141万元,配套资
金占比为94%;农林水共同财政事权本级财政支出35122万
元;交通运输共同财政事权本级财政支出3974万元;住房保障
共同财政事权资金需求测算8533万元,实际安排资金8533万
元,本级财政支出8657万元,配套资金占比为99%。
(三)2024年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效果
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在弥补地方政府财力缺口、保障基本民生
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政府正常履职提供了财力支撑。一
是财力均衡方面,转移支付前176896万元,转移支付
后555670万元,改善幅度214%。其中转移支付前可用财力
为176896万元,人均1340万元;转移支付后为555670万元,人
均4209.6万元。二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转移支付
前101140万元,转移支付后340081万元,改善幅度236%。其中
转移支付前人均财政支出766万元,转移支付后2576万元;转移
支付前财政供养人均基本支出33825万元,转移支付后113736万
元。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方面,转移支付前“教卫社文
住”五项支出占比53%、债务付息支出占比11%,转移支付
后,依次为30%、3.5%,改善幅度分别为23个百分点、7.5个百
分点。四是基层“三保”保障倍数方面,转移支付前
为0.55倍,转移支付后为1.71倍,提高3.1倍。
(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政策实施情况
各资金主管部门将提前告知下达的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及时细
化到单位及项目,进入预算一体化项目库编入年初部门预算。
一般转移支付资金中财力性补助资金由县财政局统筹用于弥补
地方财力缺口,优先保障“三保”支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按
资金规定使用范围,在收到资金后的30日内及时分解下达具体
项目;共同事项专项转移支付中县级需承担的部分年初预算足
额纳入预算。除涉及保密事项外,主动公开专项转移支付专项
资金分配方案,接受社会监督。县财政局和资金主管部门按规
定对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规范、专款专
用,达到花钱必有效。同时,构建多主体联动的监管体系,切
实落实财政部门对转移支付资金监管的主体责任,发挥审计、
人大和第三方主体的监督作用,加强事前审核和事中管理,确
保转移支付及时反映国家的政策意图,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
略、重大项目和重要部署落实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有效提升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收益感。
四、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县级财政收入主要依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
综合来看,2024年这两项收入下降了201878万元。究其原
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财政收入减少
受经济下行、疫情、减税降费及留抵退税影响,冲击企业正
常经营和居民消费,经营收入和税基受挫导致税收下降,再加
上中央出台各项鼓励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在地方财力减少情
况下又扩大了地方支出。税制改革后,原地方征收的主体营业
税改为增值税,变为央地共享税,地方税收分成比例并没有增
长,致使财政收入减少。
(二)市对省直管县补助收入支出力度减少
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要素向城市聚集,市中心城
区有充足的财源,促进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而且市财政
在得到省级财力支持不变同时,对省直管县补助收入的各项支
出减少。同时,现金调度困难。改革前,市本级通过对全市国
库现金统筹调度,帮助部分县解决了现金支付问题。改革
后,省财政直接向县级调度现金,市本级现金调度可腾挪空间
小,压力极大。从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看,市本级及县现金调
度极为困难,支付风险增大,收支矛盾异常突出。
(三)财政收入质量不高
省直管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数据显示虽然增长,2024年全县
一般预算收入增收来源为地方税种中的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
用税、非税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和国有资源(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政府性住房基金等,但税收只占财政收入比
重56.1%,比全省增速60.78%低了4.68个百分点,进一步影响
了财政收入质量。
(四)省直管县受收入结构调整致使收入规模减小
根据省及《*市医疗保障局、*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市
税务局关于印发*市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统收统支暂行管理办
法的通知》*医保〔2021〕20号文件精神,2024年*市基本医疗
保障由县里列支改为市级统筹统收统支,属于卫生健康共同财
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由此市里的一般转移支付增加,县级的
就相应减少。
(五)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根据2024年省级分担比例及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基
数,省级比例不高,而*县财政分担比例为50%,加上*县财力不
足,并承担较多的事权支出。而且省与市县财政体制调整
后,虽然省级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补助外,由于地方政府
或行业部门明确额外考核事项或历史遗留民生项目较多,县级
承担事权远远高于省定项目支出需求,造成省直管县的财权与
事权不匹配的现象。
(六)省直管县后对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等方面财力支持不
足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巩固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
兴,将粮食安全、种子和耕地等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提出
了明确要求。*作为农业大县,在这方面有担当,连续多年全县
粮食总产量稳居全省前列,牢牢扛稳了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
任。但经济效益上的投入产出矛盾,给全县发展仍带来了巨大
负担和压力。在乡村振兴、高标准粮田建设、美丽乡村人居环
境等方面资金投入缺口较大,而且县级财力又不足,无法补齐
这方面短板。
(七)临港经济配套建设项目资金支持不足
近年来,*县充分利用沙颍河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加快推
进临港经济区建设,积极打造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
点,*内陆港面向东南沿海开放的“桥头堡”。而且,安钢又作
为省重点建设项目,通过产能置换落户*。目前,*县正在全力
打造国家区域中心港口城市,临港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港
口配套基础设施、仓储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村庄农民
搬迁安置等方面资金需求量很大,而且县级财政无法支撑这部
分财力支出。
五、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直管县财政增长的思路建议
(一)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地方财力优化税制结
构,坚持以共享税为主体的收入划分制度,充分发挥中央和地
方两级积极性。在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方面,按照财政事权
与支出责任划分相适应的原则,规范转移支付分类设置,厘清
边界和功能定位。合理安排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实行差异
化补助政策,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更加均衡。财政事
权通常分为中央事权、中地共同事权以及地方事权三个层次。
从总体上讲,在事权的政策安排上充分给予地方更多的自主
权,上层次的事权在不影响效果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下放委托给
地方,并给予资金支持,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政策效应和规模
效应。
(二)加大直管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升财政运转能力
在因素的选择和权重的设定上,要充分考虑直管县财政的困
难问题,专项转移支付以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为目
标,资金定向精准使用,强化对地方的引导激励,并逐步退出
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领域。专项转移支付不强调数量多
寡,进行据实安排。把临港经济建设纳入省专项转移支付,加
快支持沙颍河航道*段升级改造工程和港区项目建设。一般性转
移支付以均衡区域间基本财力配置为目标,结合财政状况增加
规模,并对革命老区、欠发达农业县区以及担负国家粮食安
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等职责的功能区域倾斜,加大对巩固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高标准粮田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
资金转移支付支持力度。健全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
制,严格设立程序,对支持同一战略、同一领域、同一行业的
转移支付,加强统筹、协同实施。优化分配方式,完善支出成
本差异、财政困难程度评价方法等工具,探索建立区域均衡度
评估机制及指标体系,逐步加大常住人口权重。全面提升财政
管理科学性,把解决县级财政困难作为稳定基层政权和深化财
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缓解县
级财政困境。
(三)加强对转移支付政策研究,争取上级更多资金支持
首先,紧盯上级动向,政策研究到位。安排专人对上级政策
文件进行详细解读,并通过学习上级重大会议精神,深入分析
研究中央、省市政策资金扶持方向,找准与县域发展的结合
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资金争取。密切跟踪政策动态、密切关注
上级政策走向、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方向和资金动向,加强政策
研究和跟踪,找准政策争取方向和路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