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度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批评意见
(20 条)
一、政策落实方面
1.就业政策推进存在薄弱环节。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过程中,
对新兴就业形态的扶持政策宣传广度不够,覆盖企业仅达到应宣
传企业的 60%,与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目标存在差距。
具体表现为线上宣传渠道拓展不足,线下宣传活动组织频次较计
划少了 30%。根源在于对就业市场新变化的重视程度不够,缺
乏主动适应新形势的意识。这可能导致部分新兴就业群体无法及
时享受政策福利,影响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改进措施为高站位
科学谋划宣传方案,高质量高效推进宣传活动开展,高标准严格
落实宣传效果评估,确保就业政策全面覆盖。
2.社保政策执行力度不足。在推动社保扩面工作中,对中小
微企业的参保动员工作浮于表面,参保率较预期目标低 15%。
例如,实地走访企业数量仅为计划的 70%,对企业的参保困难
了解不够深入。这反映出工作缺乏啃硬骨头的决心,对社保政策
全面覆盖的责任感不足。潜在影响是社保基金的可持续性面临挑
战,部分职工权益得不到保障。改进措施为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
调研,制定针对性的参保激励措施,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推进社保
扩面工作。
二、服务群众方面
3.服务群众的主动性不够。在办理人社业务时,对前来咨询
的群众解答不够耐心细致,群众满意度调查显示有20%的群众表
示解答未能完全满足需求。具体表现为解答问题时有时急于结束
对话,没有充分站在群众角度思考。根源是群众意识有所淡化,
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可能导致群众对人社部门的
信任度降低,影响部门形象。改进措施为加强服务意识培训,建
立群众反馈机制,及时改进服务质量。
4.对特殊群体的服务存在欠缺。在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
中,对大龄失业人员的关注不足,提供的岗位匹配度仅为 50%左
右。例如,针对他们的技能培训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充分考虑
其年龄和就业需求特点。这是因为服务的精准性不够,缺乏深入
了解特殊群体需求的工作态度。长期来看,会使这部分人群就业
困难加剧,影响社会稳定。改进措施为深入调研特殊群体就业需
求,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加强跟踪服务。
三、内部管理方面
5.内部工作流程不够优化。在处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时,流
程烦琐,导致办理时间较其他地区平均时长多 30%。例如,档
案审核环节重复工作较多,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这反映出内
部管理缺乏创新思维意识不足,没有从高效服务的角度进行流程
再造。潜在影响是降低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的负
担。改进措施为对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借鉴先进地区经验,
简化不必要的环节,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建设。
6.绩效考核体系不够完善。在对工作人员的考核中,考核指
标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对工作创新和服务质量的考核权重仅占
30%。具体表现为部分员工为了完成量化指标而忽视工作质量。
根源在于对现代绩效管理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科学谋划考
核体系的能力。这可能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利于部门整
体工作提升。改进措施为重新评估考核指标,提高工作创新和服
务质量的考核权重,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四、团队协作方面
7.部门间协作存在壁垒。在组织大型招聘会时,就业部门和
培训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够顺畅,信息传递存在延迟,导致招聘
会的岗位与培训项目对接率仅为 60%。例如,就业部门确定岗
位后未能及时告知培训部门需求,培训部门的培训计划与岗位需
求脱节。这是由于团队协作意识不够强,缺乏大局观。潜在影响
是招聘会效果大打折扣,资源浪费。改进措施为建立定期的部门
协作沟通会议,明确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团队协作意识。
8.领导班子成员间的沟通深度不够。在讨论重大决策时,部
分成员之间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导致决策过程中信息
不完整。例如,在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时,有的成员对某些条款有
保留意见但未深入交流,最终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
这反映出沟通机制不够完善,缺乏坦诚相待的氛围。这可能影响
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改进措施为建立更宽松的沟通环境,鼓
励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加强决策前的深度沟通。
五、创新发展方面
9.创新工作方法不足。在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力资源市场需求
时,仍然沿用传统的工作模式,线上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功能单一,
与发达地区相比,服务功能仅达到其 60%。例如,缺乏智能匹
配岗位和人才的功能。这是因为创新意识不够强烈,缺乏开拓进
取精神。潜在影响是无法满足市场主体和求职者的多样化需求,
在人力资源服务竞争中处于劣势。改进措施为加大对线上平台的
投入,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创新经验,打造多功能的人力资源服务
平台。
10.对新业态下的人社工作创新探索不够。在零工经济蓬勃
发展的背景下,对零工从业者的权益保障和服务模式创新缺乏深
入研究,相关政策研究成果较其他先行地区少 50%。具体表现
为对零工市场的监管和服务模式还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