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 2025 年人民代表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各位代表、同志们:
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全体代表和与会同
志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幕。会议期
间,各位人大代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
的神圣职责,共商发展大计,认真审查、提出建议,投好神圣一
票,彰显了胸怀全局、立足实际、忠于人民的责任与担当。在此,
我代表县委向各位代表和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服务大会
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新当选的县人民政府县
长 X、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X 同志作了饱含深情、充满激情的讲
话,既展现了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又彰显了深厚
的为民情怀和务实的工作态度。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体现了高
举旗帜、维护核心的政治自觉,形成了同心同德、团结拼搏的强
大合力,必将激发 X 儿女干事创业的满腔热情,必将积蓄加快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X 的强大动能。
由于年龄原因,X 同志不再担任新一届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职务,部分同志不再担任县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他们在任职期
间,承载人民期望、不负人民重托,为 X 改革发展稳定倾注了
大量心血,体现了坚定不移的为民初心,展现了坚持不懈的奋斗
精神。总之,县委对他们的工作态度、人格魅力给予高度评价。
在此,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
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同志们,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奋斗者。五
年来,我们知难克难、迎难而上,发展态势越发强劲;我们知重
负重、承重而行,民生福祉稳步提升;我们知责担责、履责而进,
发展保障不断夯实。五年来,我们共同擘画的宏伟蓝图令人振奋,
共同应对的艰险挑战令人感动,共同创造的辉煌成绩令人鼓舞。
放眼梓州大地,政治生态风清气正、自然生态山清水秀、社会生
态清明清朗,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
这些成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
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拼搏奋斗的结果,
是全体人大代表贡献智慧、辛勤付出的结果。五年来,县人大及
其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
使命,既当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又当法治建设的“加速器”,
更当社会民生的“稳定器”,为 X 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此,
我代表县委,向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表示衷心的感
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同志们,承前启后续辉煌,继往开来谱新篇。近
期召开的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全县经济社会
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明确了今后五年的总体思路、发展战略和
重点任务。在党代会报告中,我们既讲战略又讲战术、既提目标
又讲方法,既关注当前我县的发展形势,更看到中长期的挑战和
机遇,明确提出了“聚焦一个目标、强化三大支撑、实施五大行
动、实现五区共建”的发展战略。聚焦一个目标,即“稳居全市
县域经济第一方阵,领跑全省农产品主产区县”,这是指导 XX
今后五年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是三大支撑、五大行动和五区共
建的中心目标。强化三大支撑,即强化“工业强县、农业强县和
现代服务业强县”支撑,这是立足我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市
场潜力的实际战略考量,是实现一个目标的关键所在。实施五大
行动,即实施“产业项目大突破、园区质效大提升、城乡建设大
跨越、民生福祉大改善、治理效能大变革”攻坚行动,这是针对
XX的短板与差距,选取对全局工作具有带动和影响的重大行动,
是强化三大支撑、实现一个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五区共建,即
致力打造县域经济先行区、城乡融合示范区、民生福祉样板区、
社会治理标杆区、党建强基引领区,这是 XX 未来五年经济社会
事业发展的“全景效果图”,是高水平强县富民的美景呈现。
总的来说,这一发展战略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驰
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既符合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决策部
署,也契合我县未来发展实际,更顺应了全县人民群众的热切期
盼。围绕落实这一发展战略,我们要抓好以下六项重点工作。
一是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经济发展的根基在产业,发展
产业关键靠项目。抓经济关键就是抓产业、抓项目。我们提出深
入实施“产业项目大突破”“园区质效大提升”攻坚行动,就是
要抓住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坚持一心一意强产业、大刀阔斧
抓项目,不断激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围绕建设工业
强县,必须坚定不移走基于农业优势和人口红利的工业强县之路,
加快推动农业优势转化为工业优势产业胜势,以工业经济大突破
带动县域经济大提升。围绕建设农业强县,必须充分发挥农业本
底优势,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持之以恒擦亮农业强县金
字招牌。围绕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县,必须深入挖掘丰富文旅资源
和消费市场潜力优势,加快布局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生活性
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品质提升。
二是推动改革创新动能释放。有改革才有动力,有创新才有
出路。为此,我们提出坚持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加
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具体来说,就
是要抢抓“创新金三角”建设机遇,争取一批重大创新项目布局
XX,努力打造 XX 科技创新重要支点。要用足用好改革“关键
一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扎实推进新一轮农业农村改革,
特别要纵深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一枚印章管审
批”“一支队伍管执法”等上级试点任务和自主试点经验落地落
实、全面铺开,切实把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和治理实效。同
时,要积极抢抓 XX 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加快(XX)
智谷智能制造产业园、织造产业园、XX 飞地产业园等区域合作
示范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提速增效,并对标“升级、
加密、联网”主攻方向,扎实推进高速、G5 京昆扩容等重大交
通项目建设,加快打造 XX 地区次级交通枢纽。
三是推动城乡融合优质共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
村振兴和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是破解新时代社会
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也是拓展城乡发展空间的强大动力。我们
提出加快打造“中心带动、次级突破、全域振兴”区域发展新格
局,就是要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