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的鲜明中国特色和显著政治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 75 周年大
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人民政协“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显著政
治优势,是科学、有效、管用的制度安排,在人类政治制度发展
史上具有独特政治价值”的重要论断,接着又用“三个作为”“三
个有利于”,深刻阐明了人民政协的鲜明中国特色和显著政治优
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
组织,由具有共同政治基础和奋斗目标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
人士参加,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有利于完善人
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更好保障最广大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
益、长远利益。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坚持
大团结大联合,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有利于最
大限度把全体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汇聚起来,形成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
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秉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的理念,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有序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
提供了制度化平台,有利于促进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升国家
治理效能。”“三个作为”“三个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人民政协
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并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人民政协的鲜明中国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政协“三个作为”的重要论断,进
一步深化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揭示了人民政协的鲜明中国特
色。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
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
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
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
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
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自愿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共同创立了人民
政协。坚持党的领导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
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的共同选择,是成立政协时的初心所
在。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具有共同政治基础和奋
斗目标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加的政治组织,在各级政
协组织中设立党组,并向同级党委汇报工作。这是人民政协区别
于其他政治组织的重要标志。
其次,人民政协是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发展壮大的结晶,
从一开始就是统一战线组织,一成立就具有统一战线属性。政协
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其选出的
全国委员会,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
人民团体及各界民主人士的伟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70 多
年来,对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的表述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但
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基本属性却没有改变,始终是各民主党派、
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加的具有最广泛代表性
的统一战线组织,是实行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统战功
能是人民政协最基本的功能。人民政协实现了社会各界有序政治
参与,作为具有巨大政治包容性、广泛组织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
织,在当今世界是罕见的。
还有,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
机构,在协商民主中具有优势地位,在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
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民政协通过进一步搭建
机制化、常态化的协商参与平台,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
有序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提供了有效平台。
人民政协的显著政治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政协“三个有利于”的重要论断,
进一步深化了人民政协的地位作用、揭示了人民政协的显著政治
优势。
第一,人民政协通过发挥职能作用,有利于完善人民当家作
主的制度体系,更好保障最广大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
利益。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也是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在我国政治
体制中参与国是、发挥作用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形式。共产党有总
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优势,在共产党领导下,参加政协的各党派
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拥有共同的政治基础和奋斗目标,能够真诚
合作,特别是作为实行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
人民政协在政党合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人民政协发挥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机构作用,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在政协开展政
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协商中既尊重多数人的意愿,又
照顾少数人的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