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一季度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一季度全县重点 项目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市委决定召开今年首次”千人大 会”,既是对标中央”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要求的政治动 员,也是落实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项目攻坚年”部署的战略 推进。**书记强调:”在**改革发展征程中,谁抓住项目建设 这个牛鼻子,谁就能赢得历史主动。”当前,**正处在大有可 为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以顶格标准抓项目、满格状态拼进 度、真格举措破难题,奋力夺取首季”开门红”,以高质量项 目支撑高质量发展。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立非常之志,从”三个维度”把握项目攻坚的战略意义 **书记指出:”今天的项目投入,就是明天的效益产出,也 是未来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要站在捍卫”两个确立”的政治 高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维度、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 发展角度,立体式、全景式把握项目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一)这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大考,必须以决战姿态 扛起使命担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作 为今年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 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5大方向20项重点任务,省委省政 府部署开展”十百千万”项目大会战,释放出大抓项目的强烈 信号。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抓项目就是讲政治,抓投资就是担 使命!但从最新调度数据看,我市38个省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 成率71.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13个专项债项目 进度滞后超15个工作日;铅山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等7个环保项 目尚未开工。这种现状,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提出 的”作示范、勇争先”重要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必须引起警 醒!这里需要解剖两个典型案例:一方面,玉山衢饶示范区主 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去年引进投资50亿元的联瑞新材料项 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189天,创造了重大项目建设的”江西速 度”;另一方面,鄱阳港区疏港铁路项目因前期论证不充 分,三次调整规划方案,延误工期达8个月,导致21.7亿元中央 预算内资金面临调整风险。这两个案例充分说明:项目建设进 度快慢直接体现政治担当强弱,建设成效好坏深刻检验初心使 命成色。我们要从三个层面强化政治自觉:一要把项目建设作 为淬炼政治能力的”主战场”。建立”第一议题”跟进机 制,对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等政策导向,做到7个工作日 内制定承接方案,15个工作日内明确责任主体。二要把项目质 效作为检验政治忠诚的”试金石”。对涉及长江经济带发展、 碳达峰碳中和等”国之大者”的37个重大项目,实行市委常委 包保责任制,每月开展”三查三看”专项督导。三要把项目突 破作为夯实政治根基的”强支撑”。重点抓好总投资89.6亿元 的53个民生领域项目,确保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信江生态治 理工程等群众期盼项目三季度前全面投用。 (二)这是赢得区域竞争的突围之战,必须以破釜决心重塑 发展格局。春节后长三角区域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的战报令人震 撼:沪苏浙皖新开工项目总投资1.2万亿元,同比增长18%;衢 州、黄山30亿元以上项目分别达27个、15个,同比增幅超 过30%;南平市围绕”一座山、一片叶”布局文旅项目,签约 金额突破300亿元。反观我市:**经开区亩均投资强度286万 元,低于南昌经开区(348万元)17.8%;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占比39.7%,与鹰潭(50.2%)差距明显;特别是在用地效率 方面,全市2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中,6个园区亩均税收低于15万 元,最低的余干园区仅8.3万元,与浙江海宁(52.6万元)相比 差距悬殊。当前面临三大突围困境:其一是”产业虹吸效 应”,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已吸纳我市17家规上企业外迁;其二 是”要素瓶颈制约”,德兴铜矿技改项目因能耗指标缺口停工 三个月,晶科能源三期用地指标尚未完全落实;其三是”同质 化竞争压力”,婺源文旅项目与黄山相似度达68%,产品迭代 速度慢于市场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别无选择,唯有以高 质量项目突破发展困局。要重点实施”三大工程”:一是投资 强度倍增工程,确保新引进工业项目亩均固投不低于400万 元;二是产业垂直整合工程,围绕光伏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 优势产业,每个产业链谋划30个配套项目;三是要素产出提标 工程,力争年内处置批而未用土地6500亩,单位GDP能耗下 降4.3%。这里特别强调两个当务之急:针对横峰经开区土地闲 置问题,必须在二季度前完成”标准地”改革,推行”亩均效 益”综合评价,对连续两年评级D类的8家企业实施腾退;针对 广丰黑滑石产业园配套滞后问题,要倒排工期推进铁路专用 线、固废处理中心建设,确保总投资50亿元的5个深加工项目三 季度投产。同志们,区域竞争犹如逆水行舟,我们不突围就会 被合围,不升级就会被降级! (三)这是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战略定力 厚植发展优势。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提出建设长三角产业转移首 选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目 标。这三大定位不是空中楼阁,必须靠一批具有战略支撑作用 的重大项目来实现。2023年成绩单鼓舞人心:吉利商用车项目 带动37家配套企业落户,汽车产业营收突破500亿元;长城汽车 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刷新百亿级项 目建设的”**速度”;沪昆高速改扩建工程提前半年竣工,三 清山机场年吞吐量突破80万人次。但更要看到,当前仍有总投 资1620亿元的285个市重点项目需加速推进,特别是12个投资 超5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直接关系着我市未来发展能级。建 设区域中心城市,必须打好”三场攻坚战”:首先是产业升级 攻坚战,重点推进晶科能源24GW组件项目,确保三季度达 产,巩固全球最大光伏组件基地地位;第二是枢纽能级提升 战,加速实施投资89亿元的**西货站扩能工程,打造四省交界 区域铁路物流枢纽;第三是文旅融合突破战,加快推进投 资52亿元的望仙谷二期、葛仙村夜游经济区项目,构建”全域 旅游、全季旅游”新格局。特别要强调的是,一季度必须实现 三大突破:全市重点项目开工率达85%,工业技改投资增 长30%,新基建项目投资突破100亿元。 二、谋非常之策,聚焦”五大攻坚”提升项目建设质效 项目建设既是实力之争,更是方法论之战。面对”前有标兵 渐远、后有追兵逼近”的竞争态势,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以”五大攻坚行动”为抓手,闯 出项目建设的**路径,打造江西东大门的硬核支撑。 (一)实施产业升级攻坚行动,锻造现代产业集群”硬脊 梁”。产业兴则经济兴,项目强则产业强。要聚焦”两光一 车”主导产业,实施”三个百亿”突破计划。光伏新能源领 域:举全市之力保障晶科能源24GW组件项目,6月底前完成设备 安装调试,三季度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带动光伏产业 集群突破千亿规模。同步推进投资78亿元的TOPCon电池技术研 发中心建设,确保年内专利授权量突破100件,巩固全球最大光 伏组件基地地位。光学产业集群攻坚:以”中国光学城”建设 为抓手,重点推进投资120亿元的光学产业园项目。实行”六个 一”推进机制(一个链长、一个发展规划、一套支持政策、一 批重点项目、一个创新平台、一支专家团队),确保凤凰光学 车载镜头项目7月投产,宇瞳光学二期10月竣工,年内新增规上 企业1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延伸:长城汽车二期项目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