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通过“Z世代”向世界展示中国之治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通过“Z 世代”向世界展示中国之治 “Z 世代”是个网络流行词,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概念。“Z 世代”通常是指 1995 年至 2009 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一出生就 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受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信设备等影 响比较大。在当今国际格局剧烈变化的背景下,“Z 世代”已经 成为人口数量众多、影响力巨大的群体之一,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他们被称为“数字原住民”,擅长通过网络媒体向世界展示国家 治理形象。“Z 世代”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与行为方式及其演 变趋向,对于国家治理和世界的演进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Z 世代”成为影响世界和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Z 世代”是最具全球化意识的一代,通过社交网络媒体积 极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数字化和全球化是“Z 世代”成长过程 中最重要的两个时代背景。他们许多人在十岁前拥有第一部手机, 不仅对于即时性信息、碎片化阅读和交互式服务的移动新媒体平 台有着强烈需求,而且拥有自主发布信息的意愿和能力。在这一 群体中,在社交媒体账号拥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粉丝的青年“网 红”大量涌现,甚至很多已成为舆论场的新兴主体。即使是在互 联网普及率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和后发国家,“Z 世代”群体 的网民比例也远高于其他代际群体。英国广播公司(BBC)、美 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华尔 街日报》等主流媒体机构,无一例外地将塑造“Z 世代”世界观 工作视为数字时代媒体影响力、生命力得以存续的必要前提。他 们从议题设置和叙事方式着手,根据“Z 世代”的特征、偏好和 信息需求进行定制化内容生产和传播。 “Z 世代”崇尚多元、平等、包容等具有人文关怀的价值观。 如今,开放化、匿名化、交互性的网络环境促使“Z 世代”更愿 意与不同年龄、不同国籍、不同价值观的年轻人一起在网上进行 交流。他们国际化意识较高,更加重视个人价值,不主张以性别、 国籍、肤色等属性区别对待他人,对于不同看法更为开放包容, 对西方国家更具有批判反思能力,关心新兴国家、特殊群体。与 此同时,“Z 世代”出生于物质相对丰裕的时代,在人均 GDP 走 高而人口出生率下滑的情况下,享受到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家庭 关爱。经历过经济波动、环境挑战和全球性健康危机,他们对未 来的不确定性感觉日益强烈。这使得他们比以往任何“世代”都 更希望通过自身的力量推动社会变革,创造一个对地球环境更负 责任、对全球人民更友好平等的未来。在社交媒体上,他们不再 一味追求表面的点赞和评论,而是通过讨论和分享来表达自己的 意愿,为改善世界发展和国家治理积极发声。这种渴望超越国家 的视角,指向了真实和深层次的人际互动,为寻求共同的全球性 问题治理寻找解决方案。 “Z 世代”善于运用新技术、新媒介,通过创作跨文化艺术 作品、发起网络文化活动、参与国际志愿者项目等方式,更加生 动直观地展现本国文化特色。媒体交流方面,在以 B 站为代表 的视频分享平台上,大量由“Z 世代”创作的跨文化内容受到热 捧,播放量动辄上亿。在抖音国际版(TikTok)上推介各国文化 特色和生活体验的大博主,同样吸引了各国海量年轻粉丝的点赞 和评论。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系列、原创游戏《原神》等 文化产品更是受到许多外国“Z 世代”的喜爱。现实交往方面, “Z 世代”积极参与国际志愿者活动以及跨国电竞、体育交流等 形式多样的社交互动和文化体验。教育交流方面,越来越多的 “Z 世代”通过留学、交换项目、学术合作等方式,到不同国家 学习和交流,或是通过在线课程打开跨国文化交流的大门。旅游 交流方面,“Z 世代”是最愿意借助这一方式了解世界、结交朋 友的群体。这些新趋势,展现了年轻一代在文化交流中的蓬勃生 机与无限潜力。 中国“Z 世代”群体的主要代际特征 爱国主义与国际视野并存,具备较为理性的中国观、世界观。 中国“Z 世代”成长在中国发展最迅速、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