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区优化营商环境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区优化营商环境暨工程建 设项目审批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当下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格局中,营商环境已然成为地区 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作为 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对于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 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召开此次XX区优化营 商环境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工作推进会,就是要进一步统 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全 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切实优化我区营商环 境,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深化认知,把握营商环境与工改重要意义 (一)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区域经济发展引擎。一是吸引投 资,汇聚发展资源。良好的营商环境如同一块强大的磁石,能 够吸引各类优质企业和项目纷至沓来。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 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企业在选择投资地时,对营 商环境的考量愈发重视。一个审批流程简便、政策支持有力、 服务高效优质的地区,能够极大地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和运营 风险,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发展资源向我区集 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二是激发市场活 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优化营商环境能够有效破除制约市 场主体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 力。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减少企业办事环节和时间成本,让企 业能够更加专注于生产经营和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 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 点,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 是提升区域竞争力,增强发展软实力。在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 今天,营商环境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优化营商环境能够提升我区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 度,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通过打造良好的营商环 境,我区能够在与其他地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优 质资源和项目,提升区域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为我区在新 时代的发展中赢得先机。 (二)推进工改,提升工程建设领域效能。一是精简审批流 程,提高项目落地速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繁琐、周期 长,一直是制约项目落地的突出问题。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 制度改革,就是要对现有的审批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精 简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和前置条件,实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等 创新举措,实现审批流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通过精 简审批流程,能够大大缩短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时间,提高项 目的落地速度,让企业能够更快地开展项目建设,提高投资效 益。二是规范审批行为,提升审批服务质量。规范审批行为是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健全审批标 准和规范,明确各审批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审批过程的 监督和管理,能够有效杜绝审批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不规范行 为,提高审批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同时,加强审批服务窗口建 设,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为 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审批服务。三是加强协同配 合,形成工作合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涉及多个部门和环 节,需要各部门之间密切协同配合。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 度改革,就是要建立健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 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实现审批工作的无缝对接。通过加强 协同配合,能够避免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和重复审批,提高审 批工作的整体效率,形成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强 大工作合力。 (三)二者协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促进产业 升级,优化经济结构。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 制度改革,能够为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提供有力支撑。良 好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端产业项目入 驻我区,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同 时,高效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能够加快产业项目的落地建 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区 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改善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品质。 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与人民群众 的生活息息相关。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 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同时,高效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 服务能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民生项目的 落地实施,改善城市的交通、教育、医疗等条件,提升城市的 品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三是增强发展信心,营造良好氛围。 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能够向社会 传递我区积极推动发展的强烈信号,增强各类市场主体和投资 者对我区发展的信心。通过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高效的工程 建设项目审批服务,能够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经济发展的良好 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业创新热情,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 展汇聚强大的正能量。 二、审视现状,直面营商环境与工改现存问题 (一)思想认识层面短板。一是对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部 门和工作人员未能充分领会优化营商环境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审 批改革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在工作中,仅将其视为 一般性任务,缺乏从战略高度去谋划和推进的意识。没有深刻 认识到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投资、促进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 力,以及高效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是项目快速落地、企业 迅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导致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欠缺,推进力 度不足。二是改革创新意识淡薄。一些同志习惯于传统的工作 思维和模式,对新的政策要求和发展趋势反应迟缓。在面对营 商环境优化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中的新问题、新挑战 时,缺乏创新的思路和方法,不敢突破既有框架和惯例。未能 积极主动地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机制和举措,使得改革工作 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无法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三是大局 意识欠缺。个别部门在工作中过于关注自身利益和局部工 作,缺乏全局观念。在涉及多部门协同的营商环境优化和工程 建设项目审批工作中,存在沟通不畅、协作不力的情况。为了 部门的一点小利益,相互推诿责任,影响了整体工作效率和改 革成效。没有充分认识到各部门之间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协 同合作,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审批流程方面问题。一是环节依然繁琐。尽管历经多 轮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必要的环节。 部分审批事项的前置条件过多,不同部门之间的审批要求存在 重复交叉,企业需要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提交大量重复 的材料。例如,在项目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关键环 节,手续繁杂,耗时较长,严重影响了项目的推进速度。二是 审批时限较长。审批时间过长是企业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之 一。一方面,部分审批部门内部工作流程不优化,审批环节之 间衔接不紧密,存在拖延现象;另一方面,不同部门之间的审 批进度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统筹,导致整体审批周期拉长。一些 工程建设项目从申报到最终获批,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时间,极 大地增加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三是并联审批推进困 难。虽然一直强调推进并联审批,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 统一的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各部门之间难以真正实现同 步审批。部分部门仍然习惯于按照传统的串联方式进行审 批,先完成自己的审批任务,再将材料转交给下一个部门,导 致并联审批流于形式。同时,在并联审批过程中,对于一些涉 及多个部门的复杂问题,缺乏有效的协商解决机制,影响了审 批效率。 (三)服务质量层面不足。一是服务意识淡薄。部分窗口工 作人员在为企业服务时,态度冷漠,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对企 业咨询的问题解答不耐心、不细致,甚至存在敷衍了事的情 况。在办理业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困难和需 求,未能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严重影响了政府部门在企业 心目中的形象。二是业务能力不高。一些审批工作人员对相关 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掌握不熟练,在审批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 或失误。对于一些新出台的政策和改革措施,不能及时学习和 领会,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准确执行。同时,由于缺乏系统 的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机制,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难以得到有 效提升,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审批工作需求。三是信息沟通不 畅。在营商环境优化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部门与企业 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存在障碍。企业往往难以获取 准确、全面的审批信息,对审批流程、所需材料、办理进度等 情况了解不清晰。部门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共享、不互通的问 题,导致工作重复开展,效率低下。例如,一个部门已经掌握 的企业信息,其他部门却要求企业再次提供,增加了企业的负 担。 (四)监督管理方面漏洞。一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目前,对 于营商环境优化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工作的监督机制还不够健 全。缺乏对审批过程的全程监督,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审批过 程中的违规行为。对审批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够 科学合理,无法有效激励工作人员积极履职,也难以对工作不 力的人员进行问责。二是投诉处理不及时。对于企业在营商环 境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提出的投诉和意见,部分部门重 视程度不够,处理不及时。投诉渠道不够畅通,企业反映问题 存在困难。即使企业成功投诉,相关部门在处理过程中也存在 拖延、推诿等现象,导致企业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影 响了企业对政府部门的信任。三是信用监管缺失。在工程建设 项目审批领域,信用监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对于企业和审批 部门的信用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对失信行为的有效惩戒措 施。一些企业存在提供虚假材料、违规建设等失信行为,但由 于缺乏信用监管,未能受到应有的惩罚,这不仅破坏了市场秩 序,也影响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 三、精准施策,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与推进工改 (一)提升思想站位,强化改革意识。一是加强政策学 习,深化重要性认知。组织各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学习关于优化 营商环境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文件,邀请 专家进行专题解读,确保工作人员准确把握改革的目标、任务 和要求。通过开展政策学习研讨活动,让工作人员结合自身工 作实际,谈认识、谈体会,深化对改革重要性的理解,切实将 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改革工作上来。二是开展案例分析,增强改 革创新意识。收集整理国内外优化营商环境和工程建设项目审 批制度改革的成功案例,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分析。通过剖 析这些案例中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启发工作人员的思 维,激发他们的改革创新意识。鼓励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勇于探 索、敢于创新,积极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切实 可行的改革措施和工作方法。三是强化大局观念,树立协同发 展意识。举办跨部门的协同工作培训活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 沟通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通过培训,让工作人员明白 各部门在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