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优秀审计项目要学会五招
优秀审计项目作为综合体现审计机关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一直备
受审计署、省审计厅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全国、全省优秀审计项目的评选表彰,更
是检验审计机关工作成效,激发创先争优热情的有力抓手,各级审计机关也都将争
创全国优秀审计项目视为审计系统的最高荣誉。实践证明,做一个优秀审计项
目,审计人员必须学会“五招”。
一、“一招”——坚持查错纠弊这一根本
多年来,各级审计机关坚持运用查错纠弊手段,规范经济行为、提升审计权
威、巩固审计地位,实现审计促进增收节支、加强财政财务管理、减少损失浪费的
目的。因此,在考量审计机关运用查错纠弊手段履行审计职责情况,应从以下三个
方面来把握:一是看审计查出的违规资金是否下达审计决定进行处理。这里包括应
上交的财政收入、应减少的财政拨款或补贴、应归还原渠道的资金等,这就要求审
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着眼于促进财政增收节支减少损失浪费,重点揭示隐瞒截留
坐支应上交的财政收入、违规扩大支出或套取财政资金、重大损失浪费等实质性问
题,并下达审计决定进行处理和纠正。二是看审计查出的违规资金是否准确填入审
计台账。近几年,审计统计已经成为跟踪问效审计计划执行,准确反映审计成果重
要手段,审计署和省审计厅也将其作为优秀审计项目评比的重要参考依据。这就要
求审计人员准确区分和界定哪些是违规资金?哪些是管理不规范资金?并准确计入
统计台账,既要考虑违规资金的金额规模效应,又要兼顾审计整改的可能性。三是
审计查出的问题资金是否得到有效整改。随着审计制度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级党
委、人大、政府也把目光移向了审计整改,尤其是对问题资金的实质性纠正,更是
审计机关衡量审计整改是否到位的分值指标。因此,审计决定及其他审计文书中揭
示的相关问题是否得到整改,被审计单位或相关单位上交财政、减少财政拨款或补
助、归还原资金渠道、核减投资额等都是审计项目评选需要量化考核的内容。
二、“二招”——擦亮反腐倡廉这一利剑
从近些年的优秀审计评选来看,审计发现和移送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线索,在考
量审计成果成效中的份额越来越重,这既是强化审计威慑力的一种意识导向,也是
促进各级审计机关发挥反腐利剑作用的具体要求。因此,我们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
中,一要有新意识,真正扭转长期以来审计“对事不对人”的传统思维方式,将发现和
移送重大案件线索作为当前优秀审计项目审计成果开发的重要条件。二要有敏锐
性,要善于透过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现状,分析判断重大问题存在的可能
性,进而有针对性的安排布局、重点突破。三要善延伸,尤其对重要资金的分配和
使用,要紧盯资金使用末梢存在的问题,倒查决策、立项、分配、绩效等方面存在
的重大问题和隐患,以激活责任追究机制。四要会移送,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