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国有企业党委书记学习2025年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国有企业党委书记学习2025年 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 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 告》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成绩,明确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政策取 向,部署了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报告内容高屋建瓴、内涵丰富,为国有企业的发 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深入学习两会精神,结合国企实际,我对国 有企业在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一、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是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高质量完成这一行 动,不仅是完成改革任务数量上的要求,更是质量上的追求。这意味着改革要形 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切实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安全和长远利益的重 大科技问题,全面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将改革任务细 化分解,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例如,在科技创新方 面,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员工积极参与科技创新 活动。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二)实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是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作用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积极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 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公共 服务领域的布局。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指引,我们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加强对 市场趋势和行业发展的研究分析。结合企业实际,制定符合国家战略和企业发展需 求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方案。例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我们积极关注新能 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行业的发展动态,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布局相关产 业,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在公共服务领域,我们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供水供 电等项目的投入,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 (三)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 价制度,是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根据不同功能定 位,探索“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引导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 在评价制度的建立过程中,我们要明确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结果客观 公正。将履行战略使命的情况与企业负责人的绩效考核、薪酬分配等挂钩,形成有 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例如,对于承担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使命的企业,我们将能 源供应稳定性、能源储备水平等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对于承担科技创新战略使命的 企业,将研发投入强度、专利申请数量、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等指标作为重要评价内 容。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激励企业更好地履行战略使命,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把握财政政策机遇,助力国有企业发展壮大 (一)财政支出与债务规模扩大带来的机遇。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达 到29.7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2万亿元;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达到11.86万亿元,比 上年增加2.9万亿元。这些资金将重点用于“两重”项目,国有企业作为这些项目的 主要实施主体,将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我们要积极争取这些资金支持,加强与 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项目申报和实施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我们要充 分利用资金优势,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 例如,我们参与的基础设施项目,获得了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项目建设进展顺 利,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区域交通状况,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能源安全领域,加大 对能源勘探、开发、储备等项目的投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同时,利用资金支持 推动企业在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的布局优化,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特别国债对国有金融机构的支持。特别国债中5000亿元将用于支持国有 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这有助于增强国有金融机构的资本实力,提升其服务实体 经济的能力。国有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从中受益。我们要加强与 国有金融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其增强后的资本实力和服务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 更多的金融支持。例如,在企业的项目投资、技术改造、产业升级等方面,争取国 有金融机构的贷款、债券发行等金融服务。通过金融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优 化企业资本结构,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积极参与国有金融机构的改革发 展,共同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升。 (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作用与机遇。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 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 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这为国有企业参与地方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更多机遇。我们 要积极关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投资方向和项目安排,结合企业业务范围和发展战 略,参与相关项目的投标和建设。在投资建设项目中,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技术、 资金、管理等优势,确保项目的高质量实施。在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项目 中,合理利用资源,推动城市更新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积极配合地方 政府消化拖欠企业账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加快实施重点项目,防止低效无效投资。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尤其 是“两重”项目,是推动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重要举措。我 们要坚决贯彻政府工作报告中“切实选准选好项目,管好用好资金”的要求,在项目实 施中更加注重投资效益,避免低效无效投资。在项目选择上,我们要进行充分的市 场调研和可行性研究,结合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选择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投资回 报的项目。建立健全项目评估机制,邀请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等对项目进行评估论 证,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控制项 目成本和进度,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例如,我们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成立了 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制定了详细的项目计划和管理制度,对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 严格把控,有效避免了低效无效投资,提高了项目的投资效益。 (二)中央预算内投资与特别国债的支持。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350亿 元,同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强化配套融资。这些资金支持为国有企业参与重 大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科技创新等领域。 我们要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特别国债的支持,将其用于企业的重大项目建 设和科技创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对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的投入,提 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在公共服务领域,加强对教育、医疗、养老等设施的 建设,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在科技创新领域,利用资金支持建设研发中心、 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例 如,我们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特别国债的支持,建设了创新平台,吸引了一批高 端人才,开展了一系列前沿技术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 争力。 (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优化带来的机遇。通过实施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 理和下放项目审核权限等措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使用效率将进一步提升,为国 有企业参与地方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更灵活的融资环境。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政策 机遇,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积极参与地方重大项目建设。根据地方政府专项债 券的投向领域,结合企业实际,策划一批符合要求的项目。加强项目申报和审核工 作,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