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XX镇流动党员工作情况汇报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XX 镇流动党员工作情况汇报 XX 镇位于 XX 西大门,镇域总面积 XX 平方公里,总人口 约 XX 万人,下辖 XX 个村、XX 个社区和 XX 个场。XX 镇党 委下辖 XX 个党委,XX 个党总支部和 XX 个党支部,共有党员 XX 名。根据动态统计,其中流出党员大概有 XX 多名,分布涉 及 XX 个省份 XX 多个城市,主要集中在 XX 省内;流入党员 XX 名,主要集中在“两新”企业党支部。 一、XX镇流动党员现状 近年来,受就业前景、工资待遇和家庭婚恋等因素影响,农 村党员有相当大一部分选择外出求学、就业和生活。而这部分外 出党员绝大多数为高素质的青壮年,35 岁以下的党员占比达到 了 70%,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也达到了 75%。另一方面,我镇 辖区内企业较多,吸引了一些外来务工人员,但大多数企业规模 小且分散,出现“口袋党员”“隐身党员”的潜在可能性较大。 二、XX镇流动党员管理 (一)全覆盖摸底排查,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为了解决“隐身党员”和外出党员“一走了之”,看不见、 管不着的问题,XX 镇党委压实各基层党组织责任,以党支部为 单位,全方面、多方位地开展地毯式摸底排查;同时,动员辖区 内未成立党组织的企业,在全体在职员工中进行调查摸底。 一是村、社区依托党员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走访入户、电话 联系、微信沟通等途径,分头分片对党员进行摸查,掌握其数量、 流向和联系方式,确保外出党员不失联、不脱管;二是非公企 业通过查阅员工档案、分部门摸底调查等方式对党员进行登记, 确保做到“信息准、流向明”。三是非公企业党支部完善入职调 查机制,将政治面貌列入入职信息登记表,及时将党员纳入支部 管理。 (二)规范化管理引导,让党员过上正常组织生活 为了防止流动党员游离于组织外,只靠交纳党费刷存在感、 经常缺席组织生活的情况,XX 镇党委坚持组织关系“应转尽转, 应接必接”原则,指导基层各党支部对流动党员进行规范化管理。 一方面,对于长期外出的党员,各党支部建立起动态台账, 由支部委员充当联络员,密切保持联系,并动员、说服外出党员 在工作稳定、居住地稳定的情况下,尽快将组织关系转移到工作 地或居住地党支部,以便更好过上组织生活、接受组织领导。另 一方面,对于排查出来的流入党员,指导非公企业党支部积极动 员流入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入公司;并按照“应建尽建”原则,由 镇委主要领导多次与非公企业负责人座谈,动员符合支部成立条 件的企业,尽快成立党支部。近 2 年来,XX 镇新建非公企业党 支部 3 个,整制接转非公企业党支部 1 个,调整非公联合党支部 4 个,共转接党员 18 名,“两新”党支部达到 20 个。 (三)常态化管理教育,保证党员“离家不离党” 为了应对部分流动党员离家在外,逐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的 问题,XX 镇党委扎实开展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多角度、多途径 确保流动党员学习“不掉队”。 一是针对流入党员,认真落实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的管理机 制,将他们纳入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组 织生活制度管理中。无论是召开党员大会上党课还是开展志愿服 务活动、无论是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还是参加“潮之峰”考学 活动等,都组织流入党员积极参与,真真正正做到不分彼此、不 分内外,切实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凝聚力。二是针对流出 党员,一方面充分利用节假日,党员集中返乡时机开展“三会一 课”、发挥党校阵地作用举办流动党员培训班,以面对面、心连 心的交流引导党员强化党性观念;另一方面采取“互联网+党建” 学习模式,通过建立学习交流群、开设“微课堂”、组织知识测 试等方式,定时定点提醒流动党员按时参与到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