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稳外贸稳外资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当前
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必须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202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
的 2025 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稳外贸、稳外资”。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各种“灰犀
牛”“黑天鹅”风险交织叠加,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我国对外开
放既有短期性和局部性冲击,又存在长期性和整体性影响,在此
背景下,稳外贸、稳外资的工作更为重要与紧迫。
稳外贸稳外资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措施
我国始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不
仅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而且形成了位居全球前列的外商
投资规模,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高水平开
放型经济体制日益完善。
外贸外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据海关总署统计,2024 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43.9 万
亿元,其中,出口 25.5 万亿元,同比增长 7.1%,进口 18.4 万亿
元,同比增长 2.3%。2023 年外资企业进出口额占全国对外贸易
总额的比重为 30.2%,外商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
润总额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均超过五分之一。外贸外资领
域在有效应对保护主义和脱钩断链中展现出良好的韧性。在当前
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受到阻碍和挑战、贸
易保护主义和国际引资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推进高质量发展
更需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外贸外资政策是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手段,在应对不
确定性方面发挥着基础性和预见性作用,只有稳外贸稳外资,才
能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外贸外资本质上是经济问题,
政治压力固然会影响经济选择,但在长远和根本上经济规律仍发
挥着重要作用。202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
开放,稳外贸、稳外资”“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彰显
出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更向外界传递了中国市场的
巨大潜力和吸引力。我国在“以我为主”的基础上主动开放国内市
场,使贸易顺差回归合理区间,以自身开放带动世界共同开放,
促进全球各经济体合作共赢,有助于进一步强化中国在市场和产
业上的优势。通过调整外贸外资发展策略,以稳外贸稳外资促进
经济持续增长,与其他国家利益共享,也有助于将外部压力转换
为中国增长的新动能。
稳外贸稳外资是推进制度型开放的必然选择
制度型开放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方向,是一个通过
不断调整各种制度以更好地同国际接轨与互动,不断拓展和深化
各领域高水平开放,实现互利共赢和深度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过
程。
当前,国际经贸规则体系错综复杂,新一代经贸规则从边境
措施(主要是关税、便利化)延伸至边境后措施(如环境标准、
劳动保护、知识产权等)。这不仅提高了国际贸易与投资的成本,
还加剧了其不确定性。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过程往往被少数发达
国家所主导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受限。稳步扩大制度型
开放,一方面要主动对接,按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进行外贸外
资制度建设。2025 年我国将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
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DEPA)进程,并以此深化外贸外资体制机制改革。另一方面
要积极引领,推动建立并维护全球价值链友好型经贸规则,确保
该体系具备开放性、透明性和非歧视性特征,促进资源、技术、
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合理地反映
并保护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稳外贸稳外资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关键一环。通过政策
+制度建设的“双轮驱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形成稳外贸、
稳外资的发展模式,是应对当今世界经济形势的必要行动,更是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