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县开展党建引领为民服务行动的实施
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
近平总书记考察 XX 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党员干部认真落实以人
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决定在全县
开展党建引领为民服务行动,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目标要求
建立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让人民群众在平常
生活中感受一点一滴的变化、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
二、主要内容
(一)开展“拥军”行动
1.增强信念教育
工作举措:依托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利
用清明和烈士纪念日,组织开展瞻仰学习、祭扫、入团宣誓等实
践活动,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2.加强双拥共建
工作举措: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拥军支前工作的意见》《关
于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服务部队备战打仗的指导意见》,健全完善
拥军支前工作机制,协助部队遂行训练演习、备战执勤、抢险救
灾等多样化军事任务,协调驻 XX 部队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持续开展“满怀忠诚讲尊崇千行百业共拥军”活动,不断丰富完
善尊崇优待目录清单,提升优待水平。健全军地互提需求、互
办实事“双向清单”,帮助解决事关军地双方的重点难点问题。
落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推进随军家属学历提升,解除官兵后顾
之忧。
3.增进军民鱼水情谊
工作举措:探索新时期强军“动力源”,丰富教育、科技、
文化、法律、医疗拥军活动形式,不断满足基层官兵和群众日益
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进军民鱼水情谊。
4.营造良好氛围
工作举措:发挥“红色教育宣讲团”和“老兵宣讲团”作用,
深入机关、学校、企业、军营、社区宣讲红色故事和 XX 先辈革
命故事。在春节、“八一”等重大节日或庆典,邀请爱国拥军模
范、全省“最美退役军人”“模范退役军人”“最美军嫂”等代表
参加有关活动,对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退役
军人进行走访慰问。依托驻 XX 单位,组织开展“军事活动日”
“军营开放日”活动,强化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构建军人“全
生命周期”荣誉体系,在新兵入伍欢送、光荣牌匾悬挂、立功喜
报送达、退役返乡欢迎、先进典型宣扬、关心关爱保障、行“最
后一个军旅”等环节植入荣誉激励和政策优待,提升军人职业荣
誉感和自豪感。
(二)开展“爱民”行动
1.全面开展“党建+社会救助”工作
工作举措:实施“党建+部门联动”激活社会救助资源,建
立多部门、多主体协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健全社会救助网格,落
实“乡镇—村(社区)—网格(村小组)—党员包户”四级联动
党建工作网格,实行窗口“一体化”办公,做到“一门受理、协
同办理”。加大政府救助购买服务力度,通过聘请第三方、培育
专业社工等方式,重点为农村留守老人、儿童、重度残疾人等特
殊需求群体提供照料护理、心理疏导、送医陪护等服务。
2.开展常态化救助帮扶
工作举措:坚持分类施保、差额救助,严格规范提标提补工
作流程,确保按时完成救助提标提补工作任务。确立以“政府救
助为主,慈善救助补充”的综合性衔接救助帮扶措施,加大排查
力度及时对符合要求的对象进行救助。加强对低收入人口的常态
监测预警,争取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开展走访慰问,确保
生活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救助。
3.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弱有众扶”志愿服务
工作举措:积极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
有效扩大社会救助服务供给。探索发布企业参与社会救助、履行
社会责任情况报告,培育发展相关社会企业。鼓励开展慈善公益
捐赠,大力开展社会救助领域志愿服务,激发“五社”联动活力,
营造村(社区)“邻里救”氛围。
4.严格落实就业优先政策
工作举措:高标准建设 XX+XX“就业之家”,统筹各方资
源合理布局建设“就业之家”网点,力争 XX 年底前建好城区
XX 分钟就业服务圈和农村 XX 公里就业服务网。多举措抓好高
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
难户“三类人群”等重点群体就业。落实援企稳岗就业举措,稳
企稳岗稳定就业总量,利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
专项活动,做好重点企业特别是香料香精、化工新材料、铜基新
材料等企业的招工服务工作,确保 XX 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
XX 人。以市场需求为前提,聚焦香料化工、机电制造、铜基新
材料等重点企业,开展急缺工种技能培训班或“定向班”,培育
产业工人。
5.持续扩大创业带动效应
工作举措: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积极
作用,对脱贫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