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局长学习 2025 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
研讨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2025 年全国两会胜利召
开,为国家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
质量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财政作为国家治理
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身为财政工作者,我们肩负着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保障重大
战略顺利实施的重任。此次中心组学习会议意义非凡,它不仅是
深化思想认识、提升政治站位的重要政治任务,更是为我们日常
财政工作提供指引的行动指南。下面,我结合我市财政工作实际
情况,就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分享三点认识和体会。
一、深刻把握两会精神核心要义,锚定财政工作战略方向
(一)构建和谐财政体制的时代要求。在经济发展的长河中,
我国已步入全新阶段。经济总量突破 120 万亿元这一里程碑式的
成就,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重心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过去单纯追
求速度规模,逐步转向注重质量效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构
建与之高度契合的新型财政体制显得尤为紧迫。新型财政体制要
求财政政策在支出方面展现出更强的适应性。一方面,保持必要
的支出强度是维持经济稳定增长、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无
论是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改善,还是科技创新投入,都需
要财政资金的有力支持。另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要注重资金使
用效能。每一笔财政资金都来之不易,如何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
最大的效益,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以我市的实际
情况为例,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达 78%,这一数
据充分反映出实体经济正在稳步复苏,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
12%这一现实问题。在过去,土地出让收入曾是地方财政的重要
支柱之一,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这种依
赖模式难以为继。这警示我们,必须加快培育新兴财源,推动经
济多元化发展。在培育新兴财源的过程中,财政政策可以发挥重
要的引导作用。比如,通过设立产业扶持基金,支持新兴产业的
发展壮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鼓励企业
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对创新创业的支持,营造
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生根。
(二)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的多维价值。一是统筹发展和安
全,保障重大项目与风险防控并行。在统筹发展和安全方面,财
政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去年,我市通过建立专项债券全
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成功将债务率控制在 85%的警戒线内。这
一举措意义重大,既保障了轨道交通三期等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
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又有效守住了风险底线,确
保了财政运行的稳定和安全。轨道交通建设不仅能够缓解城市交
通拥堵问题,提升城市运行效率,还能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
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然而,轨道交通建设往往需
要巨额资金投入,专项债券成为了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在发行
和使用专项债券的过程中,我们建立了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从
债券的发行、资金使用、项目建设到后期的运营和偿债,进行全
过程、全方位的监管。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严格的管理,确保
每一笔债券资金都用在刀刃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有效防
范债务风险。二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生
态文明建设领域,财政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今年,市本级单列
10 亿元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这一举措是财政促进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体现了我市对生态环
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对其进行
系统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的设立,为生
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这些资金可以用于开
展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湿地保护等项目,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也可以用于支持生态产业的发展,推动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产
业的兴起,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三是促进社会公平,强
化财政再分配功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今年再提高 8%,
这一举措通过转移支付调节区域差距,有力彰显了财政促进社会
公平的再分配功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之间、区域
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存在。财政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将资金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
转移,从高收入群体向低收入群体转移,缩小收入差距,促进
社会公平。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让广大城乡居民特别
是老年人能够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这
不仅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有利于增强社会的稳定性和凝聚
力。同时,通过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
进一步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为全体人民创造更
加公平的发展机会。
二、系统落实两会部署要求,提升财政政策实施效能
(一)强化国家战略服务保障能力。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助力前沿技术攻关。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为了支持科技创新,我们将建立 20 亿元的“拨改投”资金。这
笔资金将重点投向第三代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前沿技术领域,支
持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技术攻关和创新研发。“拨改投”模
式与传统的财政拨款模式不同,它将财政资金从无偿拨款转变为
股权投资,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还能为企业提供更
多的资金支持和发展资源。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我市已经具备
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通过“拨改投”资金的支持,可
以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推动第三代半导体
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二是推动制
造业转型升级,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
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为了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我们实施设备
更新改造贴息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预计将带动社会投资超百
亿元。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巨
大的压力。设备更新改造是企业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施设备更新改造贴息政策,对
企业购置先进设备给予利息补贴,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鼓励企
业加大设备更新改造投入。这不仅能够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还
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激发整个制造业的发展活力。三
是抢抓政策机遇,精准承接国债项目。今年中央财政新增 1 万亿
元国债额度,这是国家为了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
的重要举措。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政策窗口期,确保保障性住房
建设、“平急两用”基础设施等 7 个领域项目精准承接国债资金。
保障性住房建设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是重要的民生
工程。通过国债资金的支持,可以加快保障性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