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1 月 9 日云南省丽江市直事业单位遴
选笔试真题及解析
第一题:材料分析题(10 分)
材料:在 2024 年全国两会上,来自云南的代表委员们围绕
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
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三个定位”目标要求,认真审议讨论政府工
作报告,为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谋划出路、凝聚力量。民
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
结之本。
2024 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
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拉玛·兴高代表说,云南是
拥有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边疆省份,在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
上担负着重要责任,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意义重大。
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云南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为主线,全力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十三五”
期间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8.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1 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各民族手足相亲、
守望相助的纽带更加牢固,爱党爱国爱大家庭的情感更加升华,
合力守边固边兴边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地处乌蒙山腹地的云南省昭通市是全国脱贫人口最多的地
级市。“沐浴党恩,乌蒙巨变。”昭通市委书记郭大进代表说,新
时期,昭通将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持续巩固拓展
脱贫攻坚成果,大抓产业、招商、基础设施、城镇建设,努力推
动“乌蒙新变”。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
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政府工作报告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部署。
时下,苍山洱海畔,水清地绿,游人欢歌。作为一颗璀璨的“高
原明珠”,洱海经历了“起死回生”的洗礼:从清澈见底到富营
养化,再到抢救治理、稳定向好。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大理州生态环境监测站副总工程师杨
晓雪代表说,“洱海之变”是各方“共抓大保护”的结果,成为
云南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缩影。未来,大理还要努力统筹保护与
发展工作,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模式,全力重构绿色产业体系,让
绿水青山美起来、百姓口袋富起来。
雨林密布、亚洲象自由栖居、物种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
高达 81.34%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具有优越的生态条件。近年来,
西双版纳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是
底色、生态是本色、保护是特色,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
“保护就是发展。”西双版纳州委书记郑艺代表说,西双版
纳州推动建立文旅康养、橡胶、茶叶、现代农业四大重点产业链
“链长制”,聚焦四大绿色产业招商建链、补链强链,用产业发
展支撑生态保护。全州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8.2%。其中,
普洱茶精制茶加工业税收 6.04 亿元,42 万茶农仅茶业一项收入,
人均就达 1.5 万元。群众成为生态保护的最大受益者。
作为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云南省普洱市率先实行GDP
和 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双核算制,探索绿色发展新路。
来自普洱市澜沧县勐朗镇勐滨村的李秀梅代表说,今后可通过
“两山银行”等新方法探索生态价值有效转化路径,大力发展绿
色产业,走出一条生态与生计兼顾、增绿与增收协调的新路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着力加强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国际大
通道建设。尤其是铁路飞速发展,面向南亚东南亚铁路国际通道
逐步形成,“八出省五出境”骨架网络基本成型,铁路营业里程
由 2634 公里增长至 4666 公里,累计完成铁路建设投资 2445 亿
元。2021 年 12 月 3 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目前呈现出客货两
旺的态势。
一路通,百业兴。随着云南深入实施中老铁路沿线开发三年
行动计划,推动面向南亚东南亚综合交通、能源、数字、通信、
物流枢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地区合作全面加强。
问题:概括云南围绕“三个定位”所作工作成效。400 字左
右,10 分。
一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推进。“十三五”期间民族自治
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8.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 个“直过
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
纽带更加牢固,爱党爱国爱大家庭的情感更加升华,合力守边固
边兴边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二是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全面
推进,绿色发展模式积极探索,绿色产业体系全力重构,绿色生
活方式广泛践行,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GDP
和 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双核算制率先实行,生态价值有
效转化路径日渐明晰。
三是对外开放合作取得积极进展。铁路飞速发展,面向南亚
东南亚铁路国际通道逐步形成,“八出省五出境”骨架网络基本
成型,水富港建设加快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综合交通、能源、
数字、通信、物流枢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地区合作全面加强。
RCEP 经贸规则主动对接,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推进。
第二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各级工会一以贯之、始终不渝
的使命任务。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3815”战略发展目标后,
省总工会结合职能职责,起草了《云南省总工会服务“3815”战
略发展目标 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经 2023 年 2
月召开的省总工会十二届十二次全委会审议通过,成为全省工会
的共同任务。近年来在省委和全国总工会的领导下,各级工会狠
抓工作推进落实,在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中彰显工会担当。
各级工会牢牢把握当代工人运动时代主题,切实把广大职工
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发展上来。在全省累计建成各级试点
2071 个,辐射带动产改向产业集群延伸拓展。着力构建产业工
人技能形成体系,推行“政校企”合作等产教融合新模式,累计
推动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38 个,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
培训基地 39 个,省级“工匠学院”6 个。全面开展职工技能培
训,仅省总工会就帮助 3.2 万多名职工实现了技能提升。每年举
办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共组织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茶叶加工
工等 50 多个工种的赛事,产生省级技术状元和能手 500 多人,
成长起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化高端人才。畅通技能人才成长
通道,支持企业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激发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