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2 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遴
选笔试真题及解析
第一题:论述题(20 分)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
策”。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
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
生产力。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
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
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
的重要论述和三中全会的部署要求,深刻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
战略路径。
绿色经济是一种全新的三位一体思想理论和发展体系。其中
包括“效率、和谐、持续”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生态农业、
循环工业、持续服务产业”三位一体的结构体系,“绿色经济、
绿色新政、绿色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体系。历史表明,绿色经
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新的经济结
构,是更加效率、和谐、持续的增长方式,也是继农业社会、工
业社会和服务经济社会之后人类最高的社会形态,绿色经济、绿
色新政、绿色社会是 21 世纪人类文明的全球共识和发展方向。
绿色经济要从产业结构、产业链方向发力,推进绿色经济布
局。
问题:根据对绿色经济内涵的理解并结合我市传统企业实际,
对“绿色经济背景下传统企业如何转型升级”展开论述,不超过
350 字,20 分。
重庆,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
一道关口,肩负着“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在推进长
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的职责使命,推进传统产业
绿色转型势在必行。
一要加大传统产业技改力度。加大绿色生产技术科研攻关和
推广应用,使用新型节能、降耗装备,推动传统产业走向绿色化、
低耗能发展。
二要健全绿色循环发展体系。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标准,推动
传统产业健全循环发展链条,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循环利用,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三要大力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建立生态农业、循环工业、持
续服务业产业体系,增强绿色产业在三产结构中的比重,加大三
产绿色融合发展。
四要建立绿色经济激励机制。要加强专项政策支持,加强绿
色经济发展规划引导,树立鲜明的绿色发展指挥棒,引导各地营
造绿色经济发展环境。
第二题:论述题(20 分)
材料 1:数字化赋能服务消费。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数字化
赋能服务消费的部署安排。
材料 2:2023 年和 2024 年上半年服务消费发展:数据。
材料 3:政府关于发展“数字消费”的政策。
问题:根据现实情况分析“数字化赋能服务消费”的优势,
并就“数字化如何激发消费潜能、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展
开论述,不超过 400 字,20 分。
数字化一方面丰富了消费产品,另一方面健全了消费的方式,
创新了消费的模式和场景,对重庆市激发消费潜能、促进消费高
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要创新数字化消费场景。鼓励发展定制消费、体验消费、
智能消费,促进“互联网+流通”发展,提供个性化、便利化服
务。数字平台企业要充分发挥数据、技术、流量等方面优势,运
用新技术探索和打造数字消费新场景,在信用机制构建、交易规
则完善等方面进行更多探索。
二要完善数字化消费设施。推动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完善数字消费基础设施,重点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
施建设。完善社区便民数字消费设施,建设数字消费综合体验场
所和新型数字消费服务平台。
三是优化数字化消费环境。鼓励社会组织、平台企业、行业
龙头企业等加强合作,鼓励消费者参与制定服务标准。关注消费
者核心诉求,健全服务消费线上反馈机制,强化消费者合法权益
保护,持续优化网络消费环境,提升消费体验。
第三题:案例分析题(30 分)
材料: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大大激发了资本下乡投资、
地方引资入农的热情。部分下乡资本带来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
的同时,存在炒地、伤地等行为;一些地方招商时,急功近利心
态较为突出,引资入农较为盲目,甚至不顾村民意见,随意放宽
准入门槛,给乡村振兴、农民发展带来风险。资本下乡只能流转
农民的土地,但是在企业的规划下,土地的用途往往被重新规划,
比如一些农民的耕地可能被用来建设田间道路,一些可能被硬化,
修建各种设施。资本下乡流转土地后,往往会重新规划土地,有
时难免改变土地用途,如耕地被用来建设田间道路、修建各种设
施,而一旦投资失败资本离开,土地要想恢复原貌成本较高。
中部某乡大量种植水果,吸引不少资本投入,但由于长期大
量使用化肥,有的土地出现土壤板结,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现
在企业不愿意再种,给当地农民留下烂摊子。囤耕地、赚差价、
炒地租,一些粮食产区土地承包价格连年上涨,挤压种粮收益。
部分资本下乡不断囤地,炒高土地价格,甚至催生土地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