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届四次职代会暨 2025 年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充分发挥华联人聪明才智,把华联事业继
续推向前进
同事们:
我讲六个问题。
一、“敏捷力”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达尔文在其著作《物种起源》中提出了进化论学说。进化论
认为最终能生存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或者最聪明的,而
是那些对于环境变化最能适应和积极应对的。由此就延伸出“敏
捷力”“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两个关键词。应对市场的竞争,
仍然是《物种起源》中的“丛林法则”。
提升敏捷力的一个要害问题是充分的“知己知彼”,研究透
“天时、地利、人和”的各种要素。准确地、到位地“知己知
彼”,应对的措施才能“稳、准、狠”“打七寸,抓住本质和要
害”。
敏捷力也是一种“功夫”,需要长期修炼才能形成定力,形
成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敏捷力”要求大家要练就“脑子
不乱,思路清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中有数,了如指掌”
“火眼金睛,入木三分”的功夫。要做明白人,不做糊涂人;要
“吕端大事不糊涂”,要预防类似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事件的
发生。
“敏捷力”不仅需要一个“快”字,还要有一个“稳”字和
一个“准”字,要保持清醒头脑,稳住阵脚,三思而后行,脑子
一乱往往欲速则不达;要充分认识决策中的“双刃剑效应”,运
用“比较经济学”,从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比较评估和准确
判断,进而实施精准决策,把握时机果断出手;要用“博弈论”
的观点对现实状况进行辩证分析评估,避免偏听偏信或被“忽悠”
甚至吃亏上当,走上“大愚若智”的不归路。
二、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竞争,必须创新和深化“部门再造、
团队再造、模式再造、流程再造”为核心的“四个再造”,将“四
个再造”落实到位、进行到底
“四个再造”需要打组合拳,需要上下左右和对内对外的组
合努力才能见成效、见大效。从上到下各个团队特别是“队长”,
要通过“思路创新、理念创新、方式创新、措施创新”的方式方
法,进一步梳理“四个再造”这几年的成果,梳理课题研究的成
效,精准找透和梳理与标杆单位和既定目标的差距以及造成这种
差距的深层次原因,运用科学的“会诊制度”,多开几个“诸葛
亮会”,集中大家的智慧,精准列出下一步的目标清单,创造出
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新作为。
“四个再造”能够挖掘的潜力仍然是巨大的,我们要围绕
“新变化、新标杆、强标杆”,找出“新差距、新潜力、新思路、
新措施”,抓住不放、一抓到底。
三、围绕中心工作和核心目标任务,相关责任人要在新的一
年做几件大事、实事、新事
1.过去应该做好而没有做好,应该做到位而没有做到位,
离标杆单位差距大、离顾客要求差距大,仍然还在“小打小闹”
的事。有一点提醒大家注意,无论是我们企业内部还是外部一些
成功的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个单位也好、一个团队也好、
一件事也好,能做得到位、做得漂亮,究其原因,一是有能人、
有明白人在起作用;二是凡事有一个精心、科学的设计;三是具
体操作上细致、严密,细节层面追求点滴合理。归纳起来就是一
句话,有“拿手好戏”,有“智多星”,有“解决麻烦问题的能
手”。
2.创造“新顾客、新客户、新合作伙伴”。要拿出“狼性精
神”“啃硬骨头精神”“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精神”,运用智慧和
勤奋,通过科学借力和各种人脉资源的科学运用,利用“年末-
年初=成绩”的公式实现新的突破。
3.围绕“华联商业街”“华联智慧商圈”“华联三十周年大
庆”,制造一批新亮点、新特色、新打卡点,使华联商圈的整体
形象和影响力上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台阶。
四、要事优先
彼得•德鲁克讲:要事优先。如果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什
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善于集中精力,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做。
沃伦•巴菲特讲:一个管理者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任务是优先
级任务,但它的重要性可以占到全部工作的百分之八十。也就是
说,百分之二十的优先级任务创造的成果能占到整个目标任务的
百分之八十。
要事优先,就是“打造关键比较优势”,就是“大事不糊
涂”,就是“要事、重点事”要“抓紧、抓细、抓具体,抓住不
放、一抓到底”。这要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要事优先”
不是说一说就能做好的,各个团队特别是队长要做好这件事,需
具备科学的领导力、巧妙的沟通力,善于借力和运用好人、财、
物等关联资源的力量,“要事优先”是一门管理艺术。
五、必须坚持“思路大更新、措施大调整、力度大提升”和
“思路创新、理念创新、方式创新、措施创新”的理念,在“要
事、重点事”上从“小打小闹”“蜻蜓点水”的泥潭中走出来
1.在“树新标杆、树强标杆、找新差距、挖新潜力”方面
从根本上解决“学不了、学不好、学不到位”和“赶不上、超不
过”的难题,挖掘深层次原因和关键问题短板,挖掘其中的“为
什么”。
2.从工作力度的到位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