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申报升级文明示范村先进事迹材料:文旅赋
能展现古村新面貌
XX 镇 XX 村位于镇集镇中心,下辖 XX 个村民小组,共计
XX 户 XX 人,党员共 XX 人,因无山少地,集体经济发展长期
滞后,内生动力不足。近年来,XX 村把产业发展作为推动乡村
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自身红糖制作优势,采取公司+农户的生
产模式,形成红糖统一生产、销售一条龙,年销售量在 XX 万斤
以上,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 XX 万余元,切实助力群众增
收。在 XX 村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我们高度重视文化
振兴,积极培育文明乡风,不断涵养文明新风尚,在润物无声中
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新路径让文明之风遍润田野,让和谐之风迎面而来。
一、公司+农户,集体经济发展有高度
XX 红糖历史悠久,因其独特的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传
统的红糖制作,讲究的是手工精细、选材严格。XX 村继承了这
一传统工艺,且其做工考究,经调料、搓条、切块、上架等 27
道手工工艺,每道工序须一环扣一环,时间要求非常严格。红糖
细如银丝,一公分内能够平放二十根,而且根根空心,具有细、
嫩、圆、滑、软、香、韧等特点。怎么将记忆的味道、家乡的味
道、这五百多年历史传承独特的红糖生产技艺转化为乡村生产力,
XX 村考虑了很多方式,最终敲定打造“公司+农户”模式,成
立了 XX 镇 XX 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规范传统红糖生产工艺流程,
并联合本村制作红糖的村民,统一生产、销售,提高红糖品质,
将传统手工红糖推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为了进一步提升 XX
红糖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XX 村注重品牌建设,设计了统一
的包装和标识,加强了产品的宣传推广。
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XX 村还积极探索红糖产业的创
新发展之路,针对不同群体需求,XX 村曾专门组织人员外出学
习,理顺了手工红糖产业运作模式,并开发了以蔬菜和水果为配
料的彩色红糖,有火龙果鸡蛋红糖、菠菜茶红糖、芒果维 C 面、
黑芝麻鸡蛋红糖等八种口味。同时,XX 村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
展销会、文化节等活动,通过“这很抚州”等网络红人的宣传,
让更多的人了解 XX 红糖,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利用
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将 XX 红糖销往全国各地,这种线上线
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也提高了产品的附
加值。如今,XX 红糖成为了村里一项特色产业,为 XX 村创造
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带动了全村村民就业。
二、党建+民生,助力乡村振兴有深度
村党支部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后,反哺惠民,将村集体经
济部分收入用于民生实事、环境整治、群众文化等支出,让群众
共享发展红利。
一是升级公共设施。结合村情实际,通过发展 XX 红糖产业,
XX 村集体收入有了明显增长。近两年,村内基础设施已经进行
提档升级,村内主街巷道全部硬化,路灯照明覆盖村内主街小巷,
村里的整体面貌有了明显改变。“以前没有路灯照亮夜晚的马路
显得特别黑,学生们放学回家天黑不方便,老年人的眼睛也不太
好使,现在村里到处都是路灯,路也维修好了,遛弯、回家再也
不用摸黑了!”村民 XX 满意地说道。
二是保障民生事业。一方面落实党员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