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县教育局党组2025年作风建设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县教育局党组 2025 年作风建设学习教育查摆 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 败问题集中整治)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县教育局党组紧扣教 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要求,聚焦师德师 风、“双减”成果巩固、规范办学行为等教育发展痛点,通过专 题调研、谈心谈话、问题查摆等方式,系统梳理党组班子在作风 建设、履职尽责、服务群众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问题 清单—整改台账—成效评估”闭环管理机制,以刀刃向内的勇气 和靶向施策的决心,推动教育系统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办好 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巩固方面。一是政治站位高度不够。 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 习,存在以会代学、以文件落实文件现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学习多停留在通读原文、摘抄笔记层面,结合县域教育实际开展 靶向研学较少。二是压力传导力度递减。对下属学校党组织的党 纪学习教育指导存在上热中温下冷问题,局党组虽制定了学习方 案,但对农村学校、民办幼儿园等薄弱环节的督导检查流于形式, 个别学校存在学习计划照抄照搬、党员教师心得体会网上拼凑等 现象。三是警示教育强度弱化。警示教育方式单一,多以通报 典型案例、观看纪录片为主,缺乏针对教育领域违纪违法特点的 沉浸式警示教育。 (二)教育领域群腐整治方面。一是校园餐管理服务有短板。 监管机制碎片化,部门协同联动不足,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信 息共享不及时,部分学校食堂食材采购溯源系统存在漏洞。供应 商管理宽松软,对食堂食材供应商的准入标准和考核机制不完善, 个别学校存在供应商长期垄断现象,议价能力弱,导致餐费标准 虚高、菜品单一。营养均衡欠账多,对学生膳食营养搭配指导不 足,部分农村学校食堂存在主食多、蔬菜少、蛋白质不足问题, 且未按规定公示每周食谱。二是教辅征订操作有漏洞。目录执行 打折扣,存在超目录征订、推荐教辅材料变相收费问题,部分学 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由,要求学生统一购买目录外的试卷、 习题集。推荐流程暗箱化,教辅征订过程中教师、家长参与度低, 部分学校由年级组或班主任直接指定版本,未履行一教一辅集体 评议程序。收费公示不透明,对教辅材料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公示 不到位,部分家长对自愿购买与强制征订界限模糊,存在被自愿 缴费现象。三是学平险整治边界有模糊。承保机构准入把关松, 未建立学平险承保机构公开遴选机制,部分学校与保险公司存在 长期合作关系,存在指定投保、返还佣金等问题。投保自愿落实 虚,存在变相强制学生购买学平险现象,个别班主任以“不投保 不能参加校外活动”为由施压家长,信访投诉居高不下。理赔服 务监管缺手段,对保险公司理赔流程和服务质量缺乏有效监督, 存在定损不及时、理赔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四是教育收费规范监 管有弱项。收费项目动态管理滞后,对课后服务收费、研学实 践收费等新型收费项目的监管机制不完善,存在自立项目、超标 准收费现象。民办教育收费失序,对民办幼儿园、培训机构收费 监管存在盲区,部分民办园以特色课程费、兴趣班费等名义变相 涨价,群众反映强烈。退费机制空白化,对学生转学、休学后的 学费、餐费退还问题缺乏明确规定,部分学校存在拖延退费、少 退费用现象。五是义务教育招生资源配置有差距。招生政策执行 搞变通,存在掐尖招生、变相分班问题,部分城区学校通过内部 测试、特长生选拔等方式违规招生,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群众意见较大。随迁子女入学中梗阻,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入学资格审核存在材料繁琐、流程冗长问题,部分家长需往返多 个部门开具证明。六是校服征订质量有落差。招标程序走过场, 校服采购招标过程中,存在招标文件设置倾向性条款、评标专家 库更新不及时等问题,部分中标企业为降低成本使用劣质面料。 款式设计一刀切,校服款式多年不变,缺乏性别、年级区分,且 未充分征求学生和家长意见。售后服务跟不上,对校服尺码调换、 破损修补等售后问题处理不及时,部分学校以统一采购无库存为 由,拒绝为学生更换不合身校服。 (三)教育发展共性问题方面。一是师德师风建设有短板。 职业倦怠现象突出,农村教师待遇保障不足、晋升渠道狭窄,部 分教师出现躺平心态。有偿补课禁而未绝,隐蔽化补课现象抬头, 个别教师通过一对一上门、线上小班等隐匿方式违规收费。家校 关系功利化,部分教师存在接受家长礼品礼金、要求家长批改作 业等问题。二是“双减”成果巩固有差距。作业设计质量不高, 部分教师依赖教辅资料布置作业,缺乏分层设计和创新性题型, 导致学生作业量明减暗增。课后服务吸引力弱,课后服务内容单 一,多为作业辅导,缺乏科技、艺术、体育等特色课程,学生满 意度不高。校外培训反弹压力大,学科类培训转入地下,以家政 服务、住家教师等名义违规开展,监管难度较大。三是规范办学 行为(双休治理)有欠缺。双休日补课变相存在,部分学校以课 后托管、社团活动名义组织学生自愿补课,违反双休政策规定。 家校协同机制缺失,对家长在双休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