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视频会议上
的讲话
一年之计春为早,千秋大业志当先。2025 年是“十四五”
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之年。随着中
国纺织工业从"大而全"向"强而韧"跃迁,产业的发展特征、外部
环境、目标任务都在深刻改变。面对新形势,我们应该思考行业
究竟要进行怎样的谋篇布局,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围绕行业的
发展现实、战略机遇与形势变化进行前瞻性思考、深层次沟通、
落地式谋划,正是此次会议的目的意义。
借此机会,与大家沟通几个观点。
一、从产业自身看新发展阶段的特征任务
(一)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者,中国纺织
工业与时代同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产业规模优
势、体系优势不断强化。中国年纤维加工总量稳定在 6000 万吨
以上,占全球总量 50%以上。2024 年 5 家涉纺企业跻身《财富》
世界 500 强。专精特新企业持续涌现,蓬勃发展。坚实基础构筑
发展韧性。2024 年全国规上纺织企业营业收入 49532.1 亿元;利
润总额 1938.8 亿元,同比增长 7.5%。2024 年,限额以上服装、
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总额达 1.47 万亿元,同比增长 0.3%;
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1.5%。行业成为扩内需、促消费,
推动经济恢复向好的重要支撑,在稳就业、促发展、惠民生中
发挥价值。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连续五年超过 3000 亿美元,有
力支撑外贸、外汇稳定。从产品、产能到品牌、资本走出去,行
业进入“新航海时代”。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基石地位持续强
化。
新质生产力在行业内加速形成,科技、时尚、绿色、健康协
同演进,成为产业发展新的质态。
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围绕传统产业的高端化升级、前沿技
术的产业化落地,纺织行业价值链各环节的科技属性日渐强化。
材料创新、工艺创新、装备创新、产品创新、平台创新系统集成。
高性能纤维产能全球占比超 1/3;纺织机械自主化率超过 75%,
高端装备关键基础件国产化率超过 50%。万物可织趋势明显,未
来产业成为重要形态。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压电纤
维等先进材料因其多功能、轻量化、设计灵活等优势,成为人形
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的战略支撑。
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先进文化的系统
性挖掘和时代性转化正形成中国时尚产业的突围路径。历史经典
产业在产业竞争和东方叙事下焕发新的吸引力、生命力。新中式
服饰市场规模达 10 亿元级别,近三年相关产品商品交易总额增
速超过 100%。网络文学、影视动漫、电子竞技等中国当代文创
产业构筑起以 IP 为核心的时尚价值新生态。数字经济延展产业
空间。人工智能重新定义设计创新范式,社交媒体传递流行趋势,
成为打造大师、大牌、大事新的时尚策源地。
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从能源体系到材料体系,从制造方式
到流通模式,从发展战略到管理体系,行业“降碳、减污、扩绿、
增长”一体推进。2023 年中国再生涤纶产量约 555 万吨。数据
显示,2023 报告期,纺织服装上市企业仅 6.2%未开展 ESG 信息
披露实践。环境资产化、责任价值化进程加速,利益相关方更加
多元。
以人为本的健康产业。服务于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行
业已经形成立体化的产品供给,高端化、功能化、智能化趋势明
显。生命健康领域,人工血管、人工瓣膜、组织工程支架等高端
医用纺织品实现临床应用。生活健康领域,行业积极拥抱运动经
济、睡眠经济、银发经济等细分领域。2023 年中国老年服装零
售规模达到 2254 亿元。职业健康领域,我国职业装市场规模超
过 3000 亿,个体防护装备产业规模年增速达到 15%。
中国纺织工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处于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跃迁的关键期。
(二)行业发展的问题与瓶颈
从全球看,中国纺织在标准制定、价值分配、潮流引领等方
面仍未形成与规模匹配的影响。规模优势与治理弱势的错位,映
射出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一是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缺失,行业话语权、议价权有待提
升。主导企业通过订单分配、标准制定和验厂认证形成刚性约束,
非主导企业极易陷入“规模扩张-利润稀释”的悖论循环。当市
场需求或技术路线变革时,定制产线、专用模具等成为沉没成本。
受产业分工和“技术黑箱”限制,非主导企业的技术积累呈现碎
片化、模块化特征,资源过度配置于既定技术路径优化。中国纺
织应在颠覆性创新方面有新的突破,形成新型创新机制,以创新
赢未来。
二是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落后于产业发展需要与创新实践。
2024“全球服装品牌价值 50 强”排行榜中,中国以 3.82%的品
牌价值占比位居第 7,与排名前三的法国(33.78%)、美国
(21.86%)和意大利(11.88%)有较大差距。国内头部企业虽加
速国际化布局,但市场影响、品牌认知仍以本土为主。自主知识
体系建设不足是品牌高度与产业规模落差的重要原因。中国纺织
要在理论构建和管理范式上超越被动模仿与简单移植阶段;要树
立鲜明价值主张、强化文化自信、培植创新精神;要突破西方审
美框架,系统提炼阐释中国设计,形成中国风格。
二、从外部环境看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要求
统筹国际大势与国内大局,行业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
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环境、新的战略要求。
(一)新的国际环境,要平衡安全与发展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处于缓慢复苏进程,不确定性
持续上升。在多极化世界的新现实下,在全球权力结构调整进程
中,地缘政治、大国博弈持续深化,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的深度
变量。特朗普政府推出 2.0 版贸易政策,对墨西哥、加拿大施加
关税制裁;对中国商品加征 10%的关税,发布“美国第一”投资
政策备忘录,进一步限制与中国的双向投资;对美贸易伙伴宣布
征收“对等关税”,给全球贸易发展带来阴霾。全球科技体系加
速分化,《2025 全球合作晴雨表》显示 2023 年全球跨境专利申
请数量呈下降态势。制度性权力开始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治理,
产业合作逻辑从单一追求效率转变为安全与效率并重的综合考
量。国际采购多元格局下,我国产能承受外迁压力,纺织产业供
应链分裂和效率流失风险加大。行业面临技术遏制、投资审查、
出口管制、规则博弈、争端解决等系统性挑战。
新的外部环境需要我们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加强国际合
作,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