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全市经济工作调度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经济工作调度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
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
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当前形势,部署
下一阶段重点任务,确保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收官目标,
为“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刚才,市发改委、统计局
等部门作了汇报,几位同志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大家要认真
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在攻坚克难中夯实发展根基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
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
风险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一是经济增长实现开门红。一季度全市 GDP 同比增长
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0.8 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前列。工业
经济支撑有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2%,新能源、新材
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 18%,占规上工业比重达 35%。
投资消费协同发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9.5%,其中制造业投资
增长 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6.8%,文旅消费、绿色消
费等新热点持续升温。财政金融运行稳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
长 8.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 9%和 12%,为经济发展
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是产业升级迈出新步伐。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
成功举办首届**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签约项目 45 个,总投资
超 300 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提升至 18%。
传统产业焕新升级,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 120 个,培育国家级专
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5 家,钢铁、化工等行业能效水平达到
国内领先。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500 万亩以
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 75%,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 20
个,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三是改革开放释放新活力。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国企改
革深化提升行动成效显著,市属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 2个百
分点,营收利润率提高 1.5 个百分点。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
网通办”事项覆盖率达 98%,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 1 个工作日,
市场主体总量突破 50 万户,同比增长 12%。开放合作提质扩面,
成功举办跨国公司**行活动,签约外资项目 18 个,实际利用外
资增长 20%;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增长 25%,跨境电
商综试区进出口额突破 50 亿元,开放型经济能级显著提升。
四是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
业 1.2 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 5.2%以内,高校毕业生就业
率达 85%。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医保财政
补助标准分别提高 5%和 6%,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 5000 套。生
态环境持续向好,PM2.5 浓度同比下降 8%,地表水优良断面比
例达 90%,森林覆盖率提高 0.5 个百分点,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
著。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和省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
上下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奋战在经
济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是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利润下滑
等问题依然存在;二是创新驱动能力有待加强,关键核心技术
“卡脖子”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质量仍需提
升;三是要素保障压力较大,土地、资金、能源等资源供需矛盾
突出,制约了重大项目落地;四是风险防控任务艰巨,房地产领
域风险、地方债务压力等需要持续关注。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
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把握机遇,以更高站位谋划经济工作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不稳定性
不确定性显著增强,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开放合作仍是
历史潮流。我们要准确把握形势变化,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推
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国际看,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
速重构,RCEP 生效实施三周年,区域内 90%以上的货物贸易实
现零关税,为我们深化与东盟、日韩等国家的合作提供了新机遇。
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复苏
乏力,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给我市外贸出口带来压力。我们要
在变局中开新局,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为全市发展争取更
大空间。
从国内看,战略机遇叠加释放。国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
倡议,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赋予地方经济工作新的
使命任务。特别是中央支持**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为我
们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政策红利和发展契机。
同时,国家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财政赤字率拟按 4%
左右安排,新增政府债务规模 11.86 万亿元,为我们扩大有效投
资、稳定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自身看,基础与潜力并重。我市作为**地区重要节点城市,
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扎实、文化底蕴深厚,具备扩大开放的
良好条件。2024 年,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 1200 亿元,对“一带
一路”国家贸易占比达 45%,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同时,
我市拥有**个国家级开发区、**个省级高新区,集聚了**家院士
工作站、**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
大。我们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三、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 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市加快建设内
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关键一年。全市经济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
经济思想为指导,围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总基
调,突出抓好以下重点任务:
(一)强化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动能。一是加强科技创新
平台建设。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