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某市长在2025年度全市安全防范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某市长在2025年度全市安全防 范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2025年度全市安全防范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 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刻汲取 近期国内重大安全事故教训,分析当前形势,部署重点任务,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 故发生,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刚才,市应急管理局通报 了全市安全生产情况,相关地区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具体。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警钟长鸣,切实增强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过去一年,全市上下坚持“人民至 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连续三年 未发生重大以上事故,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 峻复杂,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警觉。 (一)成绩值得肯定,但风险隐患依然突出。一是责任体系不断健全。建立“党 政同责、一岗双责”领导责任体系,制定《安全生产职责清单》,明确42个部门监管 职责,实现责任“全覆盖、无死角”。二是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开展危化品、城镇燃 气、自建房等“百日攻坚”行动,排查整改隐患2.8万处,关闭取缔企业45家,罚款金 额同比增长30%。三是基层基础持续夯实。建成应急管理综合平台,整合危化品监 测、森林防火等12个系统,实现“一网统管”;组建专业救援队伍25支,开展应急演 练1200场次,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 (二)问题不容忽视,必须保持高度警醒。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部分企业存 在“重生产、轻安全”心理,安全投入不足,教育培训走过场,员工违章操作现象时 有发生。二是监管执法存在短板。基层监管力量薄弱,专业人员缺乏,对新型风 险研判不足,部分行业领域出现“监管真空”。三是季节性风险叠加。当前正值岁末年 初,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频发,用火用电需求激增,加之春节临近,人流物流车流集 中,火灾、交通、一氧化碳中毒等事故进入易发高发期。 (三)形势依然严峻,必须扛起政治责任。从全国看,近期多地发生厂房爆 炸、燃气泄漏等重大事故,暴露出设备老化、违规动火、应急处置不当等共性问 题。从全省看,省安委会通报指出,我市在危化品运输、建筑施工等领域风险指 数排名靠前。从全市看,去年以来发生的多起事故,集中反映出企业主体责任不落 实、部门监管“宽松软”等深层次矛盾。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安全 生产作为“国之大者”来抓,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线。 二、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坚决打好安全防范主动仗攻坚战 安全生产重在预防,必须坚持“隐患就是事故”理念,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 节,实施精准治理,坚决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一)深化专项整治,坚决消除重点领域风险。一是危化品领域。开展“全链 条”排查整治,对硝化、氯化等高危工艺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改造,年内完成10家 企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升级。二是城镇燃气领域。推进“瓶改管”“气改电”工 程,对餐饮场所安装燃气报警装置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全覆盖、无遗漏。三是 交通运输领域。深化“两客一危一货”专项治理,严查“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等违 法行为,加快推进国省道平交路口“五个一”工程(一组标志标线、一块警示牌、一 盏爆闪灯、一段减速带、一面凸面镜)。四是消防领域。紧盯高层建筑、大型商业 综合体、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九小场所”,开展“拆窗破网”行动,整治违规住人、电动 车进楼入户等问题。 (二)强化监管执法,始终保持高压严管态势。一是构建智慧监管体系。深 化“互联网+执法”应用,整合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城镇燃气泄漏报警 平台、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终端,构建“一网统管”智慧监管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对 高风险企业实施“红橙黄蓝”四色分级管控,对报警信息实行“30分钟响应、2小时处 置、24小时复查”闭环管理,年内实现重点企业AI视频监控覆盖率100%。建立“执法对 象库+执法人员库+法规标准库”三库联动机制,开发“执法小程序”,实现现场检查、 证据固定、文书生成全流程电子化,对轻微违法行为实行“首违不罚+信用修复”柔性 执法。二是实施精准执法攻坚。开展“利剑-2025”专项行动,建立“隐患台账+整改清 单+处罚案例”数据库,对重大隐患企业落实“一案双罚+行刑衔接”,既追究企业主体 责任,又倒查监管部门履职情况,对典型案例在市级媒体开设“安全曝光台”专栏每 周曝光,形成“查处一起、警示一片”的震慑效应。建立“执法质量评查”制度,每月 对执法案卷进行“法律适用、程序规范、自由裁量”三维评查,对优秀案卷编制《执 法范例汇编》,对问题案卷实行“退回重办+通报批评”。三是完善社会共治机制。升 级“12350”举报平台功能,开发微信小程序举报端口,对核实有效的举报奖励金额提 高至50万元,并实行“加密处理+单线联系+现金奖励”保密措施,彻底消除举报人顾 虑。建立“安全吹哨人”制度,在重点企业培养1000名内部安全监督员,每月发放通讯 补贴,对重大隐患举报人额外给予晋级奖励,同时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 干部担任“安全特约监督员”,构建“全民监督+专业执法”的立体化监管网络。 (三)夯实基层基础,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一是深化标准化建设攻坚。开 展“企业安全标准化提升年”专项行动,建立“标准制定+示范创建+评审定级”全流程管 理体系,培育100家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企业,对达标企业给予税费减免、信贷优惠 等政策激励;全面推广“岗位安全明白卡”“风险分级管控四色图”“应急处置流程图”等 可视化管控工具,实施“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常态化培训,确保一线员 工“三分钟盲操”应急处置能力达标率100%。建立“标准化对标提升”机制,组织企业赴 浙江、江苏等先进地区对标学习,引进杜邦安全管理、海因里希法则等国际先进理 念,年内培育5家省级以上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二是构建应急保障体系。修订 完善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