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想主题党课讲稿: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
想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
xxxx 年 xx 月,党中央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这
是党中央第一次以中央工作会议形式研究部署全面依法治国工
作。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
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对于如何理解和把握法治现象,历史上产生了很多理论观点。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在国际共产主义
运动中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以其鲜明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特质确立了认识法治现象与法治发展规律的科学世界观
和方法论,是人类法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
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创造性提出关
于全面依法治国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
思主义法治理论宝库。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
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
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
入宪法,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央先后正式提出和确立了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
平文化思想。这六个核心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
行动指南。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
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
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事
关法治建设全局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治理论的新飞跃,为加强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推进国
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
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提出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图
景,明确了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路线图、时间表。第一阶段,
到 xxxx 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第二阶
段,到 xxxx 年,全面建成法治中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法治建设的宏伟蓝图已经内嵌其中,构成全
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指标。
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
其基本内容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在 xxxx年 xx月中央全面依
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并深刻阐述的“十一个坚持”,从理论
逻辑上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一)政治方向
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政治准绳,
深刻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向哪里走、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抓住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根本。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
断发展的“定海神针”,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在我国,党
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一方面,社会主义法
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
治。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并将其写入党章。在我国,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
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是党的领导力量的体现。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绝不是要虚化、弱化甚
至动摇、否定党的领导。有一些人提出诸如“党大还是法大”这样
的问题,这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立场。习近平
总书记在 xxxx 年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推
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我国社会主
义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也保证了人民在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我们的制度优势,也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
人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必须坚持法治建设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
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
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
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围绕保障和促进
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
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
法治化”。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
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
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世界上并没有普世的法
治道路,也没有最好的法治道路,只有最适合本国国情的法治道
路。一个国家选择何种法治道路必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
民从本国历史、现实和国情出发所作出的选择。我们要坚持的道
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其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
(二)重要地位
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阐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重要
地位、重要作用,科学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
中的坐标定位。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二是面深化改革”,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党
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三是
“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四是“全面从严治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越是长期执政,
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
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
设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