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华章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建设文化强国,事关中国
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事关提升国际竞争
力。”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深刻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
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全局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
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进新征程的今日中国正以习近平文
化思想为引领,锚定 2035 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植根博
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
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
展道路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实践。2023 年
10 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最重要的成
果就是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党领
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一系列明体
达用、体用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引领东方文明古国沿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阔步前行,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
辉煌。
正本清源,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
魂的工作”,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
量”。
从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到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全国高校思
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
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正本清源中
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工作导向,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向着正
确方向前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
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
度。这一根本制度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领导文化建设长期实践中
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形成的方针原则,充分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入了
一个新的境界。
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全党动手抓宣传思想文化工
作;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完善
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
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健全互联网领导和管理体制,坚持依法管网治网,营造清朗的网
络空间……立破并举、激浊扬清,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
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
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
强基固本,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
2024 年 10 月 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
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把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
管媒体、党管互联网原则落实到位,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
治理能力,在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
基础。”
此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
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
革作出了专门部署,明确提出要“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
形势”。“加快”一词,凸显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的紧迫性与重
要性。
文化治理如何紧跟数字时代步伐,在传承创新中实现文化高
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把舵定向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引向深入,总书记强调:“把
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
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
让数字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城乡服务人民,总书记强调:“要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推
进文化数字化,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经济发展增动能增效益、
为旅游休闲增内涵增魅力、为城乡社会增正气增活力。”
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文化软实力,总书记指
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
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从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成立,到新组建的文化和旅
游部揭牌亮相;从文化数字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到智慧图书馆、
云端博物馆等数字化服务全民共享;从 DeepSeek 横空出世,到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动画技术革新刷新电影票房……文化与科
技融合正释放巨大潜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增添新动能。
铸魂育人,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
2024 年 9 月 29 日,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伴随着《向祖国
英雄致敬》雄壮激昂的旋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国家勋章和国
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
民族复兴需要精神引领,国家发展需要价值导航。
在陕西榆林考察时指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
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
连接点”,在江苏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发扬
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党的二
十届三中全会上强调“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习近
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着力培养担当民
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号召党员“通过坚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悟规律、明方向、
学方法、增智慧”,叮嘱年轻干部“切实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和运用能力”,要求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习近平总书记引领全党打牢
理论基础、铸牢思想之“魂”,以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
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踏上新征程、创造新伟业。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从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到
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