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坚持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推进党的自我
革命
同志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就坚持
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
系作出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进
一步强调,要以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为强国建设、民
族复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今天,我们围绕这一主题,结合党的
理论和实践,从历史逻辑、理论内涵、实践路径三个维度展开深
入探讨,旨在让大家深刻认识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核心要求,切实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一、深刻认识坚持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的历史必然
性。
(一)这是应对百年变局的必然选择。当前,世界之变、时
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
深刻调整,地缘冲突此起彼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
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改革
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
未有。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以改革精
神破解发展难题,以严的标准锻造过硬队伍。从国际共运史看,
一些老牌执政党之所以丧失执政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改
革勇气,管党治党宽松软,最终被时代抛弃。我们党要在百年
变局中站稳脚跟,就必须以改革破局、以严治强基,确保党在
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二)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中国式现代化是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
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一伟大实践没有现成模式可循,
需要党以改革精神探索创新,以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改革是现代
化的动力源泉。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
出新的部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
域。这些改革任务的落实,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只有坚持改革
精神管党治党,才能使党始终保持创新活力,引领改革发展方向;
只有坚持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才能确保党员干部在改革中严守纪
律底线,防止改革变味走样。
(三)这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
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
清醒和坚定。大党之大,不仅在于规模,更在于责任。如何始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
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
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这是我们党必须回答好、解决
好的重大课题。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正是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
“金钥匙”。改革精神推动党与时俱进、自我革新,解决思想僵
化、体制机制滞后等问题;严的标准确保党刮骨疗毒、去腐生肌,
解决纪律松弛、作风涣散等顽疾。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新时
代管党治党的鲜明特征。
二、准确把握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的丰富内涵。
(一)改革精神: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动力源泉。改革的本质
是创新,核心是破除旧体制、建立新机制。在党的建设中弘扬改
革精神,就是要以创新思维推动党的建设理论、制度、实践的全
方位突破。一是理论创新。照亮前行道路的思想灯塔。理论是实
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
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这一伟大思想,是我们
党改革创新的理论结晶,为新时代管党治党提供了根本遵循。在
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
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新实
践,不断回答“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
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例如,在
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我们党提出“党的自我革命”重大命题,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这就是理论创新的生动体现。
二是制度创新。构建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制度带有根本性、全
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制度治党,
制定修订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但随着形势发展,一些制度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坚持改革精神
推进制度创新,要聚焦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和
系统谋划。比如,在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德才
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选拔任用体系,建立健全干部考核
评价机制,解决“唯票、唯分、唯 GDP、唯年龄”等问题;在
监督制度方面,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动党内监督与其他
监督贯通协同,形成监督合力。三是实践创新。破解党建难题的
有效路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改革创新的源头活
水。党的建设面临的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解决办法。近
年来,各地在基层党建中积极创新实践,涌现出许多好经验好做
法。例如,一些地方推行“党建+基层治理”模式,将党组织建
在网格上,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利
用互联网平台开展“云端党课”“线上学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
限制,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些实践创新,都是改革
精神在党的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二)严的标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底色。严的标准,
贯穿于管党治党全过程各方面,体现为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
管长严,让严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一是要求严。树立更高更严
的行为准则。党员是党的细胞,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直接关系
党的形象和战斗力。党规党纪是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对党员来说,不仅要遵守法律法规,更要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
例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党员的政治纪律、组织纪
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作出了明确规
定,许多条款的要求比普通公民的法律义务更为严格。这就要求
党员干部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
工作,自觉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
行有所止。二是措施严。织密扎紧制度的笼子。制度的生命力在
于执行。近年来,我们党制定实施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
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为严的标准提供了
制度支撑。在干部管理方面,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
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同时加强对干部的日常
监督管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在作风建设方面,
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对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