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
讲话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
会发展座谈会,为我们科学谋划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
了根本遵循。当前,我市正处于“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
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立
足 XX 实际,准确把握发展大势,精心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
社会发展,奋力推动 XX 在新征程上实现新跨越。
一、把握时代脉搏,明确“十五五”发展战略方向
战略方向是发展的灯塔,指引着前行的道路。“十五五”时
期,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我们必须紧
跟国家战略导向,立足 XX 发展基础,精准锚定我市经济社会发
展的战略方向,为未来五年发展筑牢根基。
(一)对接国家战略,融入发展大局
从宏观层面看,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为 XX 带
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要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
充分发挥 XX 作为内陆重要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加强与沿线国
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强化与
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的产业协同,提升我市在长江经
济带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深度参与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产业转
型升级、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中部
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积极融入
国家战略的城市,其经济增速平均高出未融入城市XX个百分点。
我们要抓住这些战略机遇,推动 XX 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立足区域定位,发挥比较优势
XX 在区域发展中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我们要立足省域副
中心城市定位,充分发挥交通枢纽优势,进一步完善铁路、公路、
航空、水运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物流枢纽功能,降低物流
成本,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利用产业基础优势,在
汽车、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上,加大技术改造
和创新投入,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同
时,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打造
新的产业增长点。根据我市产业调研数据,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
造,生产效率可提升 XX%以上,新兴产业的年均增长率可达
XX%左右。通过发挥比较优势,我们能够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
出,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顺应时代趋势,培育发展新动能
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新动能成为
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我们要顺应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
发展趋势,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数字
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数字产业,提升产业数字化
水平。积极发展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提高
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据权威统计机构数
据,数字经济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升,预计到“十五五”
末将达到 XX%以上。我们要紧紧抓住时代机遇,培育新动能,
为 XX 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二、聚焦产业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十五五”时期,我们要坚定
不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
构建具有 XX 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一是加大技术改造投入。
持续加大对汽车、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力度,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
产品质量。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动生产过程
智能化、自动化。通过技术改造,力争到“十五五”末,传统产
业的生产效率提升 XX%以上,产品优质率提高 XX 个百分点。
二是加强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品牌培育和推
广,提升 XX 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支持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
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标
准。到“十五五”末,培育 XX 个国家级知名品牌,XX 个省级
著名品牌。三是延伸产业链条。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加强上下游
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例如,在汽车产业
方面,加强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推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方向发展,打造完整的汽车产业链。通过延伸产业
链条,提高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一是发展新能源产业。抢抓新能
源发展机遇,加大对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力
度。培育一批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推动新能源产业规模化、集
群化发展。到“十五五”末,新能源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
的比重达到 XX%以上。二是壮大新材料产业。聚焦高性能复合
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等领域,加强技术研发和
创新,培育引进一批新材料企业。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区,完善产
业配套,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力争到“十五五”末,新材料产
业产值突破 XX 亿元。三是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加快发展集
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电子信息产业,加强与国内外知
名企业的合作,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培育本地电子信息企业,提
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到“十五五”末,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我市
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超前布局未来产业。一是关注人工智能产业。加强人
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社会治
理、民生服务等领域深度融合。培育一批人工智能企业,建设人
工智能产业创新平台。到“十五五”末,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一
批关键技术突破,产业规模达到 XX 亿元以上。二是探索量子科
技产业。密切关注量子科技发展动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
的合作,开展量子科技前沿研究。积极培育量子科技企业,推
动量子科技成果转化。为未来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三是
布局生命健康产业。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生命健康
产业前景广阔。我们要加大对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养老等
领域的投入,培育一批生命健康企业,建设生命健康产业园区。
到“十五五”末,生命健康产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强化产业协同发展。一是加强产业园区协作。优化产
业园区布局,加强各园区之间的产业协作和资源共享。推动园区
之间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建立
园区协作机制,定期召开园区协作会议,协调解决协作中的问题。
二是促进企业间合作。引导企业加强合作,通过联合研发、共建
生产基地、共享销售渠道等方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鼓励
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开展协作配套,带动中小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