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文化支撑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
来历史进程的产物,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
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成果,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金融篇的重要内容,为推动金融高质
量发展、以金融服务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在《习
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这篇
著作对此作出深刻阐释,并指出“我们要坚定自信,在实践中继
续探索完善,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
坚定自信,离不开发挥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
民族的灵魂。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需要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和丰厚滋养。
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要坚持诚实守信。人无信不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重信守诺、诚实守信。信用也是金融业的
核心要素之一。金融业中的所有产品和活动,例如货币、债券、
股票、投资、储蓄等,都是基于信用产生和发展的。从信用的角
度来看,金融就是授信人在充分信任受信人能够实现其承诺的基
础上,根据双方订立的契约向受信人放贷(实物或货币),同时
保障放贷的本金能够回流并有所增值的价值运动。正因如此,提
升金融体系效率,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降低资金供需双方建立信任
的成本。
恪守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将诚实守信融入金融各项业务中,
不仅有助于直接降低资金供需双方的信任成本,提升金融市场流
动性和效率,还可以间接降低监管成本,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应当看到,信用发展需要载体,契约就是这种载体。夯实诚信基
础、维护契约关系,离不开良好的法治体系。为此,要加快推进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法律法规制度,提高全社
会的诚信意识,促进形成良好社会信用环境。
走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