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汇报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全市现代农业高 质量发展大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市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品牌农业 建设的决策部署,以财政资金为引领,累计安排市级财政资 金2.9亿元,充分发挥“四两拨千斤”的财政杠杆撬动作用,拉 动社会投入52亿多元,全力推动品牌农业高质量发展。目 前,全市涉农产品注册商标达2.2万多个,市级知名农产品品 牌227个,“**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高达613.8亿元,连续 六年跻身全国“十强”,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位居全 国36个大中城市第1位,连续三年荣获全国“菜篮子”市长负责 制考核优秀城市。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融合化发展,以产业“育”品牌 市级财政投入9000万元政策引导资金,吸引社会投入约25亿 元,全力构建品牌农业全产业链,实现产业与品牌协同发展。 (一)以扶持政策包育品牌。一是强化政策创新引领。在全 国率先出台品牌农业奖补等政策,聚焦农业中华老字号品牌保 护发展,大力支持创建国家、省市级知名产品品牌。对荣获省 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分别给 予50万元、15万元一次性奖励。通过政策激励,胶州大白菜入 选国家农业精品品牌培育计划,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数量 达67个,登记数量居全省首位;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新增数量 连续三年位居全省榜首,总数达60个。二是完善政策支持体 系。围绕品牌农业全链条发展,制定涵盖生产、加工、流通等 环节的配套政策,形成系统完备的政策扶持包,为品牌培育提 供全方位政策保障。三是优化政策落实机制。建立政策落实跟 踪问效制度,确保各项奖补政策精准落地,切实发挥政策资金 效益,激发农业经营主体创建品牌的积极性。 (二)以特色优势区育品牌。一是聚焦关键环节培育。从育 种、种植(养殖)、加工、冷藏物流等核心环节发力,引导资 金、人才、技术和数据等要素向胶州大白菜、大泽山葡萄等4个 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集聚,构建起产业与品牌相互促进 的发展格局。二是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依托特色优势区资源 禀赋,加强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全市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 达到54个,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区域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和美誉度显著提升。三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以特色优势区为 载体,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规模化、专业化 发展,为品牌培育奠定坚实产业基础。 (三)以优势产业链育品牌。一是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坚持 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着力打造畜牧业和农 副食品加工业2条千亿级产业链,粮油、奶业等8条百亿级产业 链,茶叶、蓝莓、胡萝卜等15条十亿级特色产业链。二是培育 产业集群品牌。依托优势产业链,培育形成黄岛蓝莓、平度大 花生、莱西畜产品加工等品牌农业集群。其中,西海岸新区蓝 莓种植面积近10万亩,成为全国县域面积最大的蓝莓规模化生 产基地;崂山茶以14.64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全国茶叶区域品牌 价值百强榜。三是强化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 业深度合作,加强产业协同创新,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实 现品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全程化监管,以质量“树”品牌 质量是品牌农业的生命线。市级财政累计安排8000多万 元,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和装备建设,为品牌农业安全发 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以质量标准树品牌。一是完善质量标准体系。按 照“源头治理、全程控制、标本兼治”的思路,深化国家农产 品质量安全市建设,建立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质量监管体 系,制定农业地方标准173项,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过程有标 可循。二是强化标准执行力度。加强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标 准化生产培训和指导,推动质量标准在生产实践中的严格执 行,确保农产品质量品质。三是推动标准创新升级。紧跟市场 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及时修订和完善质量标准,提升标准的 先进性和适用性,引领品牌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以质量检测树品牌。一是健全检测制度体系。建立严 格的产地准出、市场准入、风险评估制度,全面推行食用农产 品合格证制度,保障1037万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二是完善 检测网络布局。建成市、区(市)、镇街、村四级农产品质量 监管体系,每年完成农产品定性检测40万批次,本地农产品合 格率持续稳定在99%以上。三是提升检测技术水平。加大对检测 设备和技术的投入,引进先进检测技术和设备,加强检测人员 培训,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三)以质量监管树品牌。一是严格执法监管。实施“检打 联动”,对不合格产品24小时内启动执法调查程序,一经确认 立即取消“**农品”品牌使用权,以“零容忍”态度维护品牌 农业信誉。二是强化动态管理。建立知名农产品品牌库和黑名 单制度,对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确保品牌质 量。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全国率先完成商标注册和知识 产权登记,健全品牌农业保护机制,维护品牌农业主体合法权 益。 三、坚持市场化营销,以开放“塑”品牌 秉持多元化投入理念,市级财政投入1亿多元,整合上级资 金2.5亿元,吸引社会资本21亿元,助力“**农品”开拓国内、 国际市场。 (一)以会展塑品牌。一是举办高端展会。联合全国农业展 览馆、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等单位,承办亚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