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
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在“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的关键节点,我们齐聚一堂,共
同谋划我省各市“十五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蓝图。这不仅关
乎 XX 未来五年的发展走向,更与国家发展大局紧密相连。习近
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
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入
学习领会,紧密结合 XX 实际,科学谋划、扎实推进,确保我省
在“十五五”时期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
复兴贡献 XX 力量。
一、精准把握形势,明确“十五五”发展方向
(一)认清国际形势,顺势调整经济布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
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国际市场
竞争愈发激烈。但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
进,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这一形势,我省各市要增
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前瞻性把握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对我省经
济的影响。一方面,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融入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升我省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
位;另一方面,因势利导对经济布局进行调整优化,推动传统
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抢占
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提高我省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
力。一是加强国际经济形势研究。建立专业的国际经济研究团队,
密切关注全球经济走势、贸易政策变化以及科技发展动态,定期
发布研究报告,为各市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对
国际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的精准分析,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和
市场布局,拓展国际市场份额。二是优化外向型经济发展环境。
加大对开放平台的建设投入,提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中国(XX)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开放平台的功能和影响力。简化
进出口审批流程,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
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更多外资企业
和高端人才来豫发展。三是推动产业国际化合作。鼓励省内企业
“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拓展
市场。支持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提
升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的产业合作,共建一批境外产业园区,推动我省优势产业和产品
走向世界。
(二)立足国内大局,找准 XX发展定位
从国内来看,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XX 作为
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和农业大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
位。在“十五五”时期,我们要立足省情实际,找准在国内经济
大循环中的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
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协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
强化交通枢纽地位。XX 地处中原,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在
“十五五”时期,要继续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构建
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多种
运输方式的衔接,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打造以郑州为核心
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提升我省在全国交通网络中的地位,为
物资流通和人员往来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二是提升制造业竞争
力。制造业是我省经济的重要支柱。要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
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加大对制造业
技术改造和创新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业
企业。加强产业集群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制造
业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和协同发展能力。三是保障粮食
安全。XX 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
全的重要使命。在“十五五”时期,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
粮食单产和品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
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现代化
水平。完善粮食收储和流通体系,确保粮食供应稳定。
(三)结合省情实际,明确发展目标任务
我省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
困难和挑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
足等。在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时,我们要紧密结合
省情实际,深入分析论证,科学合理确定发展目标任务。既要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又要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既要补齐发
展短板,又要巩固拓展发展优势;既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又要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经
济增长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我省经济发展基础和潜
力等因素,确定“十五五”时期我省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在保
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
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创新驱动等
措施,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明确产业发展重点任务。
根据我省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确定“十五五”时期产业发展的
重点任务。在传统产业方面,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钢铁、有
色、化工等传统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在新兴产业方面,培
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
兴产业;在未来产业方面,超前布局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区块
链等前沿领域,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三是突出民生保障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
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十五五”时期,要进一步提高居民
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基
本公共服务建设,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大就业扶持力度,
促进充分就业,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聚焦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一)完善创新体系,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十五五”时期,我们要把
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
的关键举措。政府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
法规,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高校和科研机构要加强基础研
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企业要发挥创新主体作
用,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
化。一是加大政府科技投入。提高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
支出的比重,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前沿
技术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引
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
信贷支持。二是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科技创新相
关的政策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