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授课稿:读《朱子家训》 悟做人道理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授课稿:读《朱子家训》 悟做人道理 最近认真读了《朱子家训》,感触很深、收获很大,古今大 凡能有建树者,无外乎都有非常好的家训家风,我们每名同志内 心里都有自己的“鸿鹄志”,怎么放飞梦想,实现突破,我认为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先修身。正如儒家经典所提倡的“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读《朱子家训》感悟 到得做人做事,希望对大家有所触动、有所思考。这篇课分四个 章节——春夏秋冬。人生的四季正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 写的春夏秋冬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风霜高洁,水 落而石出者。”短短 22 字简练而不缺美感。“春”主要围绕“勤、 俭、志”三个方面展开;“夏”主要围绕“学、思、友、善”四 个方面进行铺诉;“秋”主要围绕“静、饶、廉”三个方面讲解; “冬”主要围绕“直、惠、容”进行铺陈。人生的季节何曾不是 春夏秋冬。做人也要顺乎天道,回归本真。 一、春天播种 说到春天,眼前自然呈现出春天的生机盎然,诗人笔下的妙 笔乾坤。比如杜甫《春夜喜雨》写“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写“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杜牧《江南春》写“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古人 总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于漫漫人生而言, 我们正处青年,正处在人生的春天,春天是充满朝气的气节,是 充满希望的季节,是播种的季节,那我们在做人做事上到底该播 种什么? 关键词 1:“勤”。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庭 院),要内外整洁。”意思是黎明的时候就要起床,清扫院落,把 室内外打扫干净整洁。“黎明即起”这一句话是写起居有常,即 坚持早起,养成习惯。古人讲勤俭治家,治家首先讲的是勤字, 落实到具体事情上就是要早起。(鲁迅在桌上刻“早”字)。曾国 藩《习劳而神钦》曰:“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才而见用,逸 则无能而见弃……”意思是说:勤劳发奋就会导致健康长寿,骄 奢淫逸则易患疾病过早夭折;勤奋的人因练就了才干得到社会的 重用,骄奢淫逸就会百无聊赖庸碌无能而受到社会的唾弃与淘汰。 曾国藩出身农家,朝中无任何倚傍,却在三十七岁官至二品,九 年升十级,以并不超绝的资质(曾国藩小时愚笨,背记《岳阳楼 记》被小偷嘲笑故事),竟能办成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平定大乱,再造“中兴”的不世伟业,而且后代中,更是人才辈 出。古语说:“富不过三代,贵不过两代”,二曾国藩兄弟五人的 家庭,近 200 年来,绵延八代子孙,共出有名望的人才 240 余人。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家训就是“勤”字。不管是居家、居官、行军, 都应该要以“勤”字为根本。天道酬勤,一个人不管他的资质如 何,只要能勤奋、坚持不懈,才智自然会一点一滴积累起来。 启示:为什么要勤劳,古人家训总结,不管是在治世还是乱 世,凡一家中能勤能敬,没有不振兴的;不勤不敬,没有不衰败 的。“勤则寿,逸则夭”。怎么才能“勤”,即做任何事都要 “起 早”,这里的“起早”,我理解不仅仅是起的早,而是养成干事情 要提前、要快的习惯,决不能养成“拖拉”的恶习。那么“起早” 干什么,要达到“洒扫庭除,内外整洁”,“洒扫庭除”我的理解 是,起早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要把本职岗位工作干好;“内外 整洁”即干工作的标准。同样干工作,为什么有的人受到表扬, 有的人受到批评后来又返工是怎么回事,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作 没标准。”那什么是工作的标准呢?“较低标准”是自己干的事 经不起自己检查,自己都觉得不行;“一般标准”是自己干的事 自己比较满意,但经不起交代你办事的人的检查,交办人觉得不 满意;“较高标准”是自己干的事情经得起交办人的检查,并感 到满意;“高标准”是你干的事情经得起任何人在任何时候的检 查,甚至超乎他们的想象和预料。”因此,“勤”也讲究方法、方 向、标准。 关键词 2:“俭”。《朱子家训》告诫我们:“一粥一饭,当思 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俭,作为中华民族传 统美德,它首先体现的是尊重劳动和从事劳动的人。大家吃的食 物和穿的衣裳都来之不易,要通过种植者、烹饪者、纺织者的许 许多多劳动才能生产出来,不能轻易浪费。唐代诗人李绅的《悯 农》道“锄禾日当午,汗滴流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周易.否》中曰:“君子以俭德辟难。”意思是说君子用简朴的 德行来避免危难。《周易》含有朴实的辩证思想,有许多地方阐 述事物变化的道理,这句话就有辩证的思想。一方面,阐明简 朴的德行有助于防患于未然,防止奢靡腐化等行为;另一方面, 在面临危难的时候,特别是在面临物质匮乏的困难时期,具备简 朴的德行有助于我们克服危难。《周易》作者认为,天地万物都 有顺和不顺、通与不通之势,不通不顺,就要修身养德,不能过 分彰显自己,以渡过难关。司马光家训《训俭示康》有这么一个 故事,张文节当宰相时,生活享受如同以前当小官一样,亲近的 人劝他说:“您现在领取的俸禄不少,可自己生活享受却这样节 俭,您虽然自己知道自己确实是清廉节俭,但是外人对您很是讥 讽,说您矫情做作,您应该稍稍随从众人的习惯做法才好。”张 文杰公叹息说:“我今天俸禄这么多,即使全家人穿上绸缎的衣 服,都吃山珍海味,还怕做不到?但是人们的常情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我今天高俸禄哪能长期享有呢?我的健康哪能长期 保持呢?如果有一天我罢官或病死,情况就与现在不一样了,家 里的人习惯于奢侈生活已经很久,不能立刻节俭,那时候一定会 坐吃山空到饥饿无依,哪里比得上我做大官或不做大官,活着或 死亡,家中生活标准都固定不变呢。”反面例子也比比皆是,比 如石崇以奢侈浪费来向人夸耀,终于因此而死在刑场上。 启示:节俭是各种好品德的共有特点;奢侈是各种罪恶的大 罪。好品德都由节俭而来,原因有二:一是如果节俭就会少贪欲。 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不为物欲所奴役,不受外物的牵制, 可以走正直的道路。没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能约束自己, 节约用度,避免犯罪,丰裕家庭;二是如果奢侈就会多贪欲。有 地位的人如果多贪欲,就会贪图富贵,不走正路,最后招致祸患。 没有地位的人如果多贪欲,就会多方营求,随意浪费,最后败 家丧生。因此,做官的如果奢侈,就必然贪赃受贿,在乡间当老 百姓的,如果奢侈就必然走向盗窃他人财物等。 关键词 3:“志”。诸葛亮家训《诫外甥书》:“夫志当存高远, 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 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美趣, 何患于无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 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小流矣。”译文为:一个人应当有高 尚远大的志向,仰慕先贤,戒绝情欲,抛弃阻碍前进的因素,使 先贤的志向,在自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