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以“三不”机制整治问题的调研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以“三不”机制整治问题的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 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 对党的信任,要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近 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治理基层“微腐败”已成 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个工作重点。作为国有企业更 应将治理“微腐败”作为重点,融洽干群关系,促进更好发展。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为了对基层存在的“微腐败”现象进行追本溯源,提高监督 治理效能,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利益,构建良好政治生态以及树立 党的良好形象,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本次调研主 要针对党员干部在廉洁自律、执行制度、岗位用权、工作作风等 四个方面的表现,采用明察暗访、专项督导、执纪审查和廉洁体 检等四种方式,深入机关科室和基层区队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 调研分析基层存在问题的症结,明确整改建议和实施策略,创新 提出了构建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三不”机制治理基层“微 腐败”的课题,多措并举,齐抓共管,确保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 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得到有效维护,“两 个责任”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基层腐败存量明显减少、增量有 效遏制,让职工群众更多感受到正风反腐的实际成果,切实增强 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成效推动矿井行稳致远高质量 发展。 二、调研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不论是从上级纪委通报的基层“微腐败”案件来看, 还是*纪委查处的案件来看,还存在吃拿卡要、虚报冒领、优亲 厚友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不愿接受反腐倡廉教育,廉洁自律弦绷得不紧。在企 业开展的反腐倡廉教育中,有的基层单位干部存在凑付应付的心 态,不走心不入脑,没有从正面典型中吸取力量,没有从反面典 型中引以为戒,加之受年龄、文化水平、党性修养、自身素质的 局限,往往自警自律意识较差、法律意识淡薄。 (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监管触角延伸不到位。企业对基 层单位干部的监督管控,往往侧重于班子成员等“关键少数”。 基层单位中层干部的监督管理权限重点在基层单位,而基层单位 认为只要他们能够完成本职工作就行,倚重多、监督少,导致监 管体系不健全,管控手段不多,难以对他们形成有效制约。他们 也认为自己不是大官,犯不了多大错误,导致任性用权。 (三)面临的诱惑多,不能正确规范使用手中的权力。基层 单位干部特别是有物资采购、产品销售、资金支付权力的干部, 从事具体业务往来,有时需要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难 免面临物资和金钱的诱惑,加之存在认为“吃点喝点”没啥的错 误思想,在诱惑和失衡心理的驱使下,必将导致违规违纪,最终 滑向犯罪的深渊。 (四)惩治的力度不够大,存在侥幸冒险心理。对发现的个 别区队克扣职工奖金、私设“小金库”等行为,没有一追到底, 一查到底。导致基层干部存在侥幸冒险心理,没有了底线,触碰 了红线。 三、整改建议和策略 基层“微腐败”是各种不良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既有个人 因素,也有环境、制度等方面因素,这决定了基层“微腐败”仅 靠一种措施难以取得根本成效,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一体 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够深化标本兼治,体现了我们 党在推进反腐败斗争上的系统性思维、战略性安排。 (一)执纪审查不手软,力争实现“不敢腐”。始终保持零 容忍震慑不变、高压惩治力量常在,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 围绕选人用人、物资采购、大额资金支出、工程项目建设等重点 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问题,坚持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特别是 对明知故犯不收敛不收手的,从严从快核查,依规依纪处理,坚 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纵深推进。一是紧盯重点领域。紧盯重要节 点、薄弱环节和“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加大对违反中央八项 规定精神问题的查处力度,严防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制定 《2025 年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聚焦“微腐败”问题,违规 兼职取酬、超标准接待、公款消费、关联交易、“靠企吃企”等 方面,组织好专项监督检查。二是紧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