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
建设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是党中央立足新时
代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重强调,
要大力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将党的政治优势与组织优势充分
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XX 作为西部重要地市,在推动高质量发
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肩负着重大使命。近年
来,我市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领域积极探索、勇
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
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次推进会,旨在进一步统一思
想、凝聚共识,明确方向、强化举措,全面提升我市党建引领基
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工作水平,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
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强化党建核心地位,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一)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力。政治引领是基层党组织
的首要职责,关乎基层治理的方向与成效。我市要进一步强化基
层党组织在政治方向、政治原则、重大决策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在政治方向引领上,要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
形式,组织广大基层党员深入学习,确保基层治理始终沿着正确
的政治方向前行。据统计,去年我市基层党组织开展各类学习活
动 XX 万余次,参与党员达 XX 万人次,但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仍
有提升空间。在政治原则坚守上,要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对于
涉及基层发展的重大事项、重要问题,必须经党组织集体研究决
定,防止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干扰基层治理。在重大决策引领方
面,基层党组织要紧密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市委工作要求,
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与治理方案,引导基层各类组
织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落实。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建设。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基层党
组织发挥作用的基础保障。我市需着力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扩
大党组织覆盖。在农村,要适应农业产业化、农村新型经营主体
发展需求,在产业链、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建立党组织,实现党
组织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覆盖。例如,目前我市已有
XX%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党组织,但仍有部分偏远地区存
在党组织覆盖空白。在城市社区,要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将党
组织建到网格上,推动党的工作向小区、楼栋延伸,构建“社区
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
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无死角。同时,要严格规范党组织生活,提
高“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的落实质量,
通过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三)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服务群众是基层党组织的
根本宗旨,也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核心任务。我市要推动基层
党组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一方面,要
加强基层党组织服务阵地建设,整合资源,打造集党务、政务、
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
务。目前,全市已建成 XX 个标准化党群服务中心,但部分服务
中心的功能发挥还不够充分。另一方面,要创新服务方式,利用
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搭建线上服务平台,开展“互联网+党
建+服务”模式,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此外,还要建立健
全群众需求收集、分析、解决机制,通过入户走访、民意调查、
线上反馈等渠道,精准掌握群众需求,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
盼”问题,让群众在服务中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增强对
党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二、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整体效能
(一)健全自治机制,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基层群众自治是
基层治理的重要基础,能够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与主
动性。我市要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制度,健全村(居)
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等民主决策机制,严格落实“四议
两公开”工作法,确保基层重大事务决策公开透明、科学民主。
同时,要培育和发展各类基层自治组织,如村民理事会、社区协
商议事会、业主委员会等,引导其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鼓励村(居)民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通过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规范村(居)民行
为,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据调查,我市已有 XX%的村(社区)
制定了村规民约或居民公约,但部分公约的针对性和执行力有待
加强。此外,还要拓宽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通过设立意
见箱、开展网络问政、组织民主恳谈会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
见建议,让群众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与受益者。
(二)强化法治保障,规范基层治理行为。法治是基层治理
的重要保障,能够为基层治理提供稳定的秩序与规范。我市要加
强基层法治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一方面,要加强法
治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等活动,
利用宣传栏、广播、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法律法规知识,
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与法律素养。据统计,去年全市开
展各类基层法治宣传活动 XX 场次,覆盖群众达 XX 万人次,但
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需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要推进基层
依法治理,严格规范基层行政执法行为,加强对基层行政执法的
监督,确保基层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同时,要完善基层公共
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司法所、法律援助站、人民调解组织等建设,
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
求、解决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弘扬德治文化,厚植基层治理底蕴。德治在基层治理
中具有引领风尚、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我市要充分挖掘和利用
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德治文
化,为基层治理提供精神动力与道德支撑。在农村,要传承和弘
扬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诚信友善等传统美德,通过评选“文明
家庭”“道德模范”等活动,树立道德榜样,营造良好的乡村文
明风尚。在城市社区,要培育社区文化,倡导互助互爱、共建共
享的社区精神,通过举办邻里节、社区文化活动等形式,增强社
区居民的归属感与凝聚力。同时,要将德治与基层治理实践相结
合,把道德规范融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以及基层治理各项制度
中,以道德的力量引导和规范群众行为,实现德治与法治、自治
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四)推动多元共治,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基层治理是一项
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群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我市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凝聚各方力量,形成
基层治理强大合力。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完善
政策支持,加大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