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纪委书记在 2025 年全市群众身边不正之
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再抓两年推进会上的汇报材
料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县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
整治工作情况及下一步计划作汇报。2023 年以来,我县深入贯
彻落实中央纪委、省市纪委关于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
项整治的部署要求,坚持“小切口、大纵深”工作思路,聚焦教
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执法司法等民生领域,持续发力、
精准施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2023 年至 2024 年,
全县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126 起,处理 152 人,追缴
资金 870 余万元,群众满意度从 82.3%提升至 93.6%。但对照党
中央“推动反腐败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的明确要求,
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为此,县委决定将 2025-2026 年作为“集
中整治深化年”,以“三不腐”一体推进理念深化专项治理,坚
决斩断伸向群众利益的“黑手”。
一、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及阶段性成效
(一)坚持高位推动,压实整治责任链条。县委将专项整治
纳入政治监督重要内容,建立“县委统筹、纪委主抓、部门主责、
镇街落实”四级联动机制。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我任组长
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2023-2026 年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
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教育、医疗、乡村振兴等 9 个重
点领域整治任务,细化 28 项具体措施。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实
行“月调度、季通报、年考评”制度,县委常委会每季度专题听
取整治进展,对连续 2 次排名末位的镇街和部门“一把手”进行
约谈。2024 年,因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不力,约谈镇街党委
书记 3 人、分管副镇长 5 人。三是深化协同联动。建立纪委监委
与审计、财政、信访等部门问题线索双向移送机制,2024 年通
过部门联动发现虚报冒领惠农补贴问题线索 17 条,立案查处 9
人。
(二)突出重点攻坚,靶向破解顽瘴痼疾。紧盯群众反映强
烈、长期未解决的突出问题,开展“三大专项行动”。一是开展
“清仓起底”行动。对 2021 年以来信访举报、巡视巡察、审计
监督发现的民生领域问题线索进行大排查,建立“红黄蓝”三色
管理台账,挂牌督办重点线索 32 件。2024 年成功突破某敬老院
院长套取特困供养资金 58 万元的典型案件,追回全部损失并移
送司法。二是实施“穿透式”监督。针对村集体“三资”管理难
题,运用“大数据+铁脚板”模式,比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
平台数据与实地核查结果,发现并整改合同不规范、资产底数不
清等问题 136 个,追缴承包费 230 万元。三是深化“点穴式”整
治。在医疗领域推行“廉政查房”制度,联合卫健部门对 12 家
卫生院开展突击检查,查处收受药品回扣、过度医疗等问题 8 起,
处理 12 人,推动全县医疗费用人均下降 15%。
(三)注重标本兼治,提升系统治理效能。坚持“当下改”
与“长久立”相结合,推动整治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一是做实
以案促改。针对查处的虚报耕地面积骗取补贴案件,推动农业农
村局建立“卫星遥感+实地测绘”交叉验证机制,2025 年小麦种
植面积核减误差率从 12%降至 3%。二是强化警示教育。制作
《基层“微腐败”警示录》教育片,在全县 233 个行政村巡回播
放,组织村干部旁听职务犯罪庭审 6 场次,12 名涉案人员主动
投案。三是完善制度机制。推动出台《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惠
民资金发放管理办法》等制度 11 项,规范“四议两公开”程序,
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群众参与率提升至 95%。
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形势分析
(一)基层监督力量仍显薄弱。全县 12 个镇街纪委平均仅
有 2.3 名专职干部,却要监督辖区内数万名党员和公职人员,监
督覆盖面存在“盲区”。以某镇为例,3 名纪委委员需监管全镇
12 个行政村、387 名党员及 23 家站所,人均监督对象超 130 人,
导致对村级“三资”管理、惠农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的监督流于
形式。2024 年查处的 152 件问题中,仅有 37 件由镇街纪委主动
发现,其余均来自上级转办或群众举报,暴露出基层监督“探头”
作用发挥不充分。此外,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平均年龄 52 岁,
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