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全市民政系统二季度重点任务推进
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年全国两会是在“十四五”收官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政
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项项惠民举措,催人奋进、鼓舞人心,为做
好 2025 年民生民政工作指明了方向。*市民政局将深入学习贯彻
全国两会精神,深刻领悟政府工作报告透出的浓浓民生暖意、拳
拳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民政为
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深化改革创新,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篇章贡献民政力量。
一、坚持改革创新,让民生保障更有力度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稳步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
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民政局将进一步提升社会
救助工作规范化、精准化水平,推动政策制度不断完善、保障标
准持续提升、救助手段日益创新。
(一)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一是强化联席会议制度执行。全
面落实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召开会议,
加强部门间信息互通与协作,今年已召开*次联席会议,有效协
调解决*项社会救助难题,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牵头职责。二是细
化工作措施。针对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分散供养
特困人员照护服务、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临时救助、社会
救助资金管理等工作,制定详细的操作细则与规范流程,已印发
相关细则文件*份,明确各项工作标准与要求。三是推进救助模
式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将部分救助事项审批权限下放至基层,
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供给,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目前已投入
资金*万元,引入*家专业服务机构,开展服务类救助项目*个,
积极探索建立“物质救助+服务保障+引导发展”多元救助模式。
(二)加大救助帮扶力度。一是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完善市、
县、乡、村四级联动的主动发现机制,组建专业排查队伍,通过
定期走访、数据比对等方式,及时发现困难群众。今年以来,已
排查*万户家庭,将符合条件的*户困难家庭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
监测范围。二是规范认定工作。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
出困难家庭认定工作,严格按照认定标准与程序进行审核,已认
定低保边缘家庭*户、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户。规范特困供养人员
认定和临时救助工作,今年新增特困供养人员*人,实施临时救
助*人次。三是强化数据赋能。积极对接残联、医保、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平台,运用“大数据
比对+铁脚板摸排”等方式,对低收入人口进行动态监测预警。
今年通过数据比对发现预警信息*条,经核实后及时给予救助帮
扶,形成从主动发现到常态化帮扶的闭环管理,确保困难群众应
保尽保、应救尽救。
(三)提升社会救助效能。一是完善分层分类救助体系。
以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弃儿童、残疾人为重点,完善分
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深化社会救助改革创新。根据不同困难群
体的需求,制定个性化救助方案,已为*名困难群众制定个性化
救助方案,构建以综合救助为主、服务类救助为辅的多元化救助
模式。二是探索综合救助管理模式。按照困难群众利益最大化、
单项救助政策精准、综合解决群众困难的总体思路,开展综合救
助“实体化运营、项目化管理、可视化展示”探索。建立综合救
助服务中心,整合救助资源,目前已为*名困难群众提供一站式
综合救助服务。三是创新公益慈善参与途径。创新公益慈善力量
参与社会救助途径方法,引导慈善组织依据章程、业务范围和自
身专长优势,针对困难群众实际需求设立慈善项目。今年已引导
*家慈善组织设立慈善项目*个,投入慈善资金*万元,不断提高
慈善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需求导向,让老年生活更有品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
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市民政局将发挥
政策引领作用,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加强项目支撑、推进科技赋
能,提升服务精准度,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
务需求。
(一)完善老龄工作机制。一是构建老龄工作格局。进一步
完善老龄工作体制机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
康支撑体系,探索建立社会参与体系和老年人维权体系,形成党
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
大格局。今年已组织召开老龄工作协调会议*次,协调解决老龄
工作问题*个。二是推进基层老年协会建设。以建设老年友好型
社会为契机,扎实推进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制定基层老年
协会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已建成规范化基层老年协会*个,全
力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基层老年协会自治模式。三是打造“银耀
*”品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开展“银龄行动”,拓
宽参与渠道,运用新媒体平台发布活动信息*条,吸引*名老年人
参与。提升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着力打造特色鲜明、
成效显著的“银耀*”特色品牌。
(二)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一是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格局。以
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完善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政策架构,持续优化
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
服务供给格局。出台养老服务政策文件*份,推动养老服务体系
建设。二是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
络,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已建成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个、
乡镇养老服务中心*个、村级养老服务站*个,为广大老年人提供
便捷的养老服务。高质量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等
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已完成适老化改造*户,提升城乡社区养
老服务品质。三是加强养老机构建设与监管。加快推进养老机构
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制定养老机构建设与服务标准*项,加强
养老服务领域综合监管,开展联合检查*次,全面提升养老机构
管理服务水平。完善养老服务扶持措施,加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设施供给,推进示范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已建成示范
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个,大力发展助餐、助洁、助浴、助
医、助行等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科
学规划建设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统筹各类资源,打造农村互助养
老品牌。
(三)激发养老服务活力。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发
挥政府在养老服务规划、政策支持、组织保障、监督管理与兜底
性养老服务供给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出台扶持政策*条,引进和
培育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家,推动养老服务品牌化、连锁化、
规模化运营。二是促进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打造各类养老服务消
费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