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干部队伍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干部队伍是推动地方发展的核心力量,近年来,党中央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更
高要求。**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选育管用并重,以体系化思维推
进干部队伍建设,统筹用好各年龄段、各领域干部资源,在拓宽选人视野、优化育
人路径、强化用人导向、严格干部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动干部队伍结构持续优
化、整体功能显著增强。现将相关经验做法汇报如下:
一、拓宽选人视野,广聚贤才夯实队伍根基
干部队伍建设,选准人是基础。只有拓宽选人视野,打破地域、行业壁垒,才
能广开进贤之路,为干部队伍注入源头活水。**市立足长远发展需求,坚持“近期可
用、中期培养、远期储备”的工作思路,以引才工程为牵引,以分析研判为抓手,构
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选人机制,持续充实干部人才“蓄水池”。
(一)实施引才工程,壮大干部人才队伍。一是健全政策体系。以“百千万引才
工程”为统揽,实施高素质干部人才招引“倍增行动”,出台鼓励支持市外人才来**干
事创业“12条”措施,涵盖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等全链条政策。从住房保障、子女入
学、项目扶持等方面给予优惠,增强人才吸引力。近三年,全市累计引进高层次人
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3300余名,同比增长19.5%,为干部队伍补充了大量新鲜血
液。二是创新引才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引才方式,线上通过人才招聘平
台、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岗位信息,开展云端宣讲会;线下组织人才招引小组赴高
校、科研院所、发达地区开展现场招聘。同时,建立“人才飞地”,吸引市外人才以柔
性方式参与**建设,实现人才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三是强化平台支撑。打造
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产业园区、科技孵化器等载体,为引进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
台。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对引进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其
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通过平台建设,促进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
会高质量发展。
(二)开展分析研判,优化干部资源配置。一是建立动态研判机制。连续五年
开展市管领导班子全覆盖分析研判,围绕班子结构、运行状况、工作实绩等方面进
行综合评估。结合届中和换届需要,动态调整结构性干部“蓄水池”,实现干部资源
的精准调配。目前,市、县(区)分级入池干部分别达190人、1065人,为干部选拔
任用提供了充足储备。二是突出问题导向。在分析研判过程中,聚焦班子配备不合
理、干部人岗不适等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措施。对年龄结构老化、专业
能力不足的班子,及时进行调整优化;对不胜任现职的干部,采取改任职级、交流
轮岗等方式进行妥善安置,提升班子整体功能。三是注重统筹协调。统筹考虑干部
年龄、性别、专业、经历等因素,优化班子结构。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
和党外干部,实现各类干部优势互补、合理搭配。通过分析研判,全市领导班子结
构进一步优化,整体合力显著增强。
(三)挖掘本土人才,激活干部队伍潜力。一是建立人才信息库。全面摸排本
土优秀人才,涵盖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专业技术人才等群体,建立详细
的人才信息库。定期对人才信息进行更新维护,掌握人才动态,为选拔使用提供依
据。目前,全市已收录本土人才**名,形成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库。二是加强本土人
才培养。制定本土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实践锻炼、组织外出学习
等方式,提升本土人才素质。建立“导师帮带”机制,安排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和专
家学者与本土人才结对,进行传帮带,帮助其快速成长。近三年,累计培养本土人
才**名,其中**名进入干部队伍。三是搭建人才发展平台。设立本土人才创新创业
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和政策优惠,鼓励其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领域发挥作用。
对表现突出的本土人才,优先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增强其荣誉感和责任感。通
过搭建平台,激发了本土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优化育才路径,精准滴灌提升干部能力
干部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系统的培养。**市着眼干部成长规律,构建全方位、
立体化的培养体系,通过搭建培训平台、创新培养方式、强化实践锻炼,为干部成
长成才提供广阔空间,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干部队伍。
(一)构建培训矩阵,强化理论武装。一是整合培训资源。构建党校、干部讲
习堂、周末选学三大培训提能矩阵,形成功能互补、协同发力的培训格局。党校
发挥主渠道作用,开展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等培训;干部讲习堂聚焦基层实际,传
授实用技能和工作方法;周末选学提供多样化课程,满足干部个性化学习需求。二
是实施分类培训。分层分类实施干部履职能力、实战能力提升等“七个行动”,针对
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干部的特点和需求,设置差异化培训课程。举办领导干部专题
研讨班、年轻干部培训班、专业技术干部进修班等,累计开办300余期,培训3.8万
余人次,实现干部培训全覆盖。三是创新培训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现
场教学等多样化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发在
线学习平台,推送精品课程,方便干部随时随地学习。同时,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机
制,对培训质量进行跟踪问效,及时调整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
(二)实施培养工程,加速年轻干部成长。一是完善培养机制。出台落实“年轻
干部红色薪火工程”加快体系化培养“16条措施”,从选拔、培养、管理、使用等方面
进行系统规划。建立年轻干部成长档案,记录其学习、工作、考核等情况,进行动
态跟踪管理。二是搭建实践平台。系统集成“双向互派”、“三线墩苗”、结构性干部“淬
火”等实践平台,市县联动选派1487名干部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发展
主战场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通过实践锻炼,年轻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
和工作作风得到显著提升。三是强化跟踪培养。建立年轻干部导师联系制度,为每
名年轻干部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作为导师,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帮助解决
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对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优先纳入重点培养对象,进行递进
式培养,为其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三)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干部实战水平。一是推行“悬榜选将”。围绕重点
工作、重大项目,发布任务榜单,鼓励干部主动揭榜领题。通过“悬榜选将”,选
拔316名干部参与攻坚任务,在实践中锻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考核激励
机制,对完成任务出色的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和优先提拔使用。二是开展外派学习。
选派216名干部到中省机关和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实践提能,学习先进理念和工
作方法。外派干部定期汇报学习工作情况,期满后进行考核评估,将学习成果转化
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通过外派学习,干部的视野得到拓宽,创新能力和工作水
平明显提高。三是组织轮岗交流。择优比选87名优秀干部在市级机关、乡镇互派任
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