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在全市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吃喝
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近期,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
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了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 10 名干
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这起事件犹如一记重锤,敲响了我们作风建设的警钟。在全党深
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之际,在党中央三令五申、强调纪律作风建设之时,发生这样目
无法纪、顶风违纪的行为,性质恶劣,影响极坏。今天,我们召
开此次会议,就是要深刻汲取教训,全面部署我市党员干部和公
职人员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和反腐败斗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严峻形势,保持清醒头脑
(一)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政治危害。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违规吃喝绝非简单的吃喝问题,
而是严重的政治问题,是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公然践踏。
它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侵蚀党的肌体健康,破坏党同人民群众的
血肉联系。违规吃喝容易滋生腐败,成为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的
温床。党员干部一旦陷入违规吃喝的泥潭,就容易丧失原则底线,
被别有用心的人“围猎”,进而利用手中权力为他人谋取不正当
利益,破坏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损害公共利益。从根本上讲,
违规吃喝背离了党的初心使命,动摇了党的执政根基。我们党来
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
胜利之本。违规吃喝这种享乐奢靡之风,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
让群众看到党员干部的不良作风,会极大地伤害群众感情,降低
群众对党的信任,削弱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必须从政治高
度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危害,时刻保持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
别力。
(二)准确把握当前违规吃喝问题的新特点新趋势。随着全
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违规吃喝问题的表现形式更加隐蔽。有
的由“地上”转入“地下”,从高档酒店、会所转移到私人住宅、
农家乐等隐蔽场所;有的化整为零,采用“小范围、多批次”的
方式进行吃喝;还有的以“培训”“调研”“会议”等名义为掩护,
实则违规公款吃喝。手段也更加多样,有的通过“不吃公款吃老
板”,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有的利用电子红包、礼品卡等
方式变相收送礼品礼金,为违规吃喝提供资金支持;甚至出现
“隔空吃喝”,通过线上点餐、线下配送等方式规避监督。这些
新特点新趋势给我们的监督执纪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要求我
们必须与时俱进,创新监督方式方法,精准识别和查处违规吃喝
问题。
(三)清醒认识我市违规吃喝问题整治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虽然近年来我市在作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要清
醒地看到,违规吃喝问题在我市仍时有发生,一些问题还较为突
出。部分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淡薄,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置若罔闻,
心存侥幸,认为“吃点喝点”是小事,不会被发现。一些单位和
部门落实主体责任不到位,对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宽松软,对违
规吃喝问题发现不及时、查处不严格,导致问题屡禁不止。同时,
违规吃喝问题往往与其他腐败问题交织在一起,形成利益链条,
治理难度较大。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违规吃喝问题整治的紧迫性
和艰巨性,以坚定的决心、有力的举措,坚决遏制违规吃喝问题
的滋生蔓延。
二、明确目标任务,全面开展整治
(一)精准界定违规吃喝行为。我们要严格依据党纪国法和
相关规定,精准界定违规吃喝行为。违规公款吃喝,即利用公款
大吃大喝,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者将非公务活动纳入公务接
待范围等行为,是明令禁止的。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
请,只要宴请与执行公务存在利益关联,无论是否实际影响公正
执行公务,都属于违规行为。此外,在工作时间饮酒,尤其是在
值班、执行特殊任务等关键时期饮酒,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
纪律,也在整治之列。还有借培训、会议、调研等名义搞变相吃
喝,以及向下级单位、企业或个人转嫁吃喝费用等行为,都要坚
决予以查处。明确违规吃喝行为的界定标准,为我们的整治工作
提供了清晰的依据,确保整治工作有的放矢。
(二)深入排查问题线索。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拓宽问题线
索收集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的作用,设立举报电
话、举报邮箱等,鼓励群众积极举报违规吃喝问题。加强与财政、
审计、税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通过对财务账目、发票报销等进
行检查,从中发现违规吃喝的蛛丝马迹。同时,要对近年来已查
处的案件进行“回头看”,深挖其中可能存在的违规吃喝问题线
索。对收集到的问题线索,要进行认真梳理分析,建立台账,逐
一核实,确保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只有深入排查问题线索,才
能掌握违规吃喝问题的真实情况,为后续的查处工作奠定坚实基
础。
(三)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对查实的违规吃喝问题,要坚持
“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严格按
照党纪国法和相关规定,对违规吃喝的党员干部给予严肃的纪律
处分和组织处理,该降级的降级,该撤职的撤职,涉嫌违法犯罪
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时,要实行“一案双查”,不仅
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主体责任和监督
责任,倒逼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履行好职责。通过严肃查处违规行
为,形成有力震慑,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