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县委书记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与后续处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县委书记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与后续处理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与后续处理工作会议, 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工作的重要指 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产品质量监 管的决策部署,总结分析我县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及后续处理工作 情况,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 凝聚共识,压实责任、强化措施,不断提升我县产品质量水平, 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质量保障。下面,我讲六个 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形势任务,凝聚质量工作“向心力” 质量是立业之本、强国之基,关乎发展大局、民生福祉和城 市形象。近年来,全县上下深入实施质量强县战略,持续加强产 品质量监管,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 了积极贡献。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产品质量工作面临 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一)从发展大局看,质量是强县之基 质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 消费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品质化升级趋势,消费者从“能用上”转 向“要用好”,对产品的安全性、耐用性、功能性提出更高标准。 质量不仅是企业塑造品牌、赢得市场份额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县 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通过提升产品质量,能够 有效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增加产品附加值,为经济发展注 入持久动能。从我县实际情况来看,传统制造业仍占据产业结构 的主导地位,部分企业受限于技术短板与管理理念滞后,存在质 量意识淡薄、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生产工艺陈旧等问题,导致 产品合格率波动、市场投诉率居高不下。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企业 自身发展,更影响县域经济整体竞争力。因此,我们必须以更高 站位、更强决心推进质量提升行动,将质量战略贯穿产业发展全 过程,以质量变革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筑 牢根基。 (二)从民生需求看,质量是幸福之本 质量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 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 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关注度呈指数级增长,对优质产品和服务的需 求也愈发迫切。以食品药品领域为例,非法添加、过期销售等问 题可能直接威胁群众生命健康;在家用电器方面,线路短路、漏 电等质量隐患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建筑材料若以次充好,将导致 房屋结构安全风险;儿童用品中甲醛超标、小零件脱落等问题, 更是直接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这些案例警示我们,必须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质量工作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完善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运用大数据监测、 飞行检查等创新手段,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 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用得安心、吃得舒心。 (三)从竞争态势看,质量是制胜之道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以智 能手机行业为例,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不仅关注硬件参数,更 看重系统稳定性、售后服务响应速度等综合质量指标。只有持续 输出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企业才能积累用户口碑,获得稳定的 市场份额。当前,我县企业面临着国内外市场的双重竞争压力: 国际市场上,需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与品牌垄断;国内市场 中,要应对头部企业的规模优势和创新挑战。企业唯有以质量为 核心,加强研发投入,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品 牌,才能在竞争中突围。同时,质量也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 体现。浙江义乌凭借小商品的标准化生产与质量管控,吸引全球 采购商集聚;深圳依托电子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创新人 才高地。我县必须增强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将 质量管理贯穿生产全链条,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促发展,不断 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从问题短板看,质量是攻坚之要 虽然我县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有所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 忽视的问题。从监督抽查数据来看,在本年度开展的 32 批次重 点产品抽查中,建筑材料、小家电等领域合格率仅为 78%,其中 某批次电线绝缘层厚度不达标,存在严重漏电隐患;儿童玩具产 品中,3 款塑料玩具的重金属含量超出国家标准。从后续处理情 况来看,个别企业存在“纸面整改“现象,对责令整改的问题仅 提交形式化报告,未从生产流程、质量管控体系等根源处落实整 改,导致复查时问题反弹率高达 20%。从监管能力层面分析,全 县质量监管人员人均负责企业数达 150 家,且现有检测设备中 70%已使用超 5 年,难以满足新型材料和智能产品的检测需求。 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县“质量强县”的品牌形象,更对人 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加以解决,切实提升我县产品质量监管水平。 二、聚焦监督抽查,把准质量监管“方向盘”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是政府依法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管的重要 手段,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防线。我们要充分发挥监督抽 查的作用,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切实提高监督抽查的针对性和 有效性。 (一)科学制定抽查计划,突出重点领域 要立足我县产业发展实际,紧密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质量安 全热点问题,系统制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一方面,聚焦与 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将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 民生产品纳入“安全底线清单”,强化全链条质量管控;针对儿 童用品、建筑材料等高频投诉品类,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另一方 面,精准对接县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需求,通过抽查推动行业 标准升级,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灵活把握消费市 场规律,在中秋、春节等节日前,集中力量抽检酒类、礼盒等热 销产品;夏季重点排查空调、电扇等防暑电器,冬季强化取暖设 备、羽绒服等保暖用品检测。制定计划过程中,广泛吸纳企业、 行业协会、消费者代表的意见,通过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方式, 确保抽查计划科学合理、靶向精准。 (二)严格规范抽查程序,确保结果公正 监督抽查过程必须严格规范,确保抽查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 性。一方面,要强化抽样环节的全流程管控,通过定期开展抽样 人员的专业培训与实操考核,建立动态考核淘汰机制,确保每位 抽样人员熟练掌握 GB/T10111 等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同时, 运用电子化抽样系统实时记录抽样轨迹,对样品封存、运输等关 键节点进行影像留痕,从源头上保障抽样的代表性和准确性。在 检验环节,需建立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