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保合作与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发展思考的
报告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建设金融强国目标,农村金融机构作
为农村金融主力军,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24 年上半年,xx 家 A 股上市农商银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xxx.xx 亿元,同比增速为-x.xx%。其中,利息净收入为 xxx.xx
亿元,在营收中占比 xx.xx%,同比增速为-x.xx%,降幅同比扩
大 x.xx 个百分点,主要系净息差持续收窄,上市农商银行净息
差为 x.xx%,同比下降 xx 个百分点;非利息净收入为 xxx.xx 亿
元,同比增速为 xx.xx%,主要系债市行情演绎下投资收益增长。
在净息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非息收入日益凸显其对农村金
融机构的重要性,加深银保合作或可进一步赋能农村金融机构业
务发展。
一、银保合作发展历程及特点
银保合作是指银行和保险公司开展的银保代理、信贷保险、
投资交易、资产托管等领域的全方位业务合作。在银保合作中,
银保代理业务规模占比较大,因此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即保险公
司通过银行渠道获取的保费收入)能较为有效地反映银保合作紧
密程度。近十年来,我国银保渠道保费收入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
从发展历程来看,20xx 年,银行渠道保费收入受保险产品
的设计和销售新政策影响,整体跳减。20xx 年,中国保险业在
政策层面迎来多项利好,包括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规范保险销售行为、明确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等,银保
渠道保费收入大幅增加。2024 年,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出台“报行
合一”政策,要求保险公司不得直接或间接以出单费、信息费等
名义向银行代理渠道支付佣金以外的费用。该政策出台后,银保
渠道佣金费用较之前平均水平下降约 xx%,促使银保合作不断深
化,通过创新和优化合作模式,以适应市场变化和监管要求。
从发展特点来看,近年来,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构建起全方
位、多元化的合作格局,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在产品创新上,推出普惠、科技、养老等特色产品。例如,
2024 年,中国银行协同集团子公司中银三星人寿推出“中银颐享
金生即期养老年金保险”“xx”等产品,向普惠、科技和绿色领域
的投资规模达到 xx 亿元,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帮助企业和个人
消费者降低风险。为响应国家促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银保合作持
续推出农业保险与信贷支持相结合的产品,有效降低了农业经营
风险,并缓解了农户融资难的状况。
在业务范围上,加深保险资管和托管业务合作。
例如,工商银行大力开拓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发行业务,
2024 年中保险资产托管规模达 x 万亿元,保持行业第一;招商
银行 20xx 年受托管理保险资金规模达 xxxx 亿元,较上年增长
xx%。
在数据共享上,实现信息双向整合,提高客户资源利用率。
2024 年中国太保携手浦发银行共同发布《xx》,双方以共建为原
则,共同推动数据合作生态的建设。
在人才队伍上,培养银保专业化人才。例如,平安银行与平
安寿险推进“新银保”模式,打造平安银行新优才队伍,将代理保
险业务内嵌到银行财富管理业务体系中,从而提升客户服务专业
化度。
在合作主体上,以国有大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在股权
投资方面,大型商业银行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入股保险公司,
形成股权合作关系,推动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混业经营发展。在集
团内部协同方面,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银行和平安保险凭借天然
的协作优势,在业务整合和资源共享上实现无缝对接。在全面战
略合作方面,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与保险公司签署更全面
的战略合作协议,涵盖从资产管理、保险资管产品托管、保险代
理业务到联合产品创新等多个领域(见表 1)。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国有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
行和农商行的 20xx 年度报告及 2024 年半年报告中,保险代理收
入的上级科目分析,并查阅其中对代理业务等科目的解释发现,
在代销合作方面,2024 年上半年各银行均受“报行合一”政策影
响,全行业代销规模较同期缩减约 xx%。按不同银行分类来看,
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缩减最为显著,样本银行较同期平均缩减
xx%,其中受影响最大的为平安银行(同比减少 xx%)和招商银
行(同比减少 xx%);国有大行和城商行规模缩减均超 xx%,其
中受影响最大的分别为 xx 银行(同比减少 xx%)和上海银行(同
比减少 xx%)。代销合作规模基数较小的农商行,规模缩减为 xx%。
xx 银行作为样本中唯一一家代理及受托业务佣金全年规模低于
xx 亿元的银行,其 2024 年上半年该科目仅同比减少 x%。总的
来说,政策变动对行业规模的影响是显著且一致的。因此,关注
政策变动、稳定代销规模并利用政策机会稳步扩张,是农金机构
加强银保合作、稳定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方式。
二、农村金融机构开展银保合作存在的挑战
农村金融机构因资源规模和市场覆盖受限,开展与保险公司
合作内容也多集中于保险代理销售或其他单一保险产品,全面资
源整合和业务协同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与规模较大的国有行和股
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农村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合作,仍处在较为
基础的代销合作层面,尚未形成有体系、多层次的合作机制,存
在诸多挑战。
农村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合作的产品种类有限。
农村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合作以保险代销收取销售费、增厚
中收为主要目的。此模式下,银行和保险公司签订短期代理协议,
无法形成长期稳定的中收。同时,保险产品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客
户适应性差,保险产品不能匹配农村金融机构渠道,难以满足农
村客户的实际需求。农村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合作的产品和服务
短暂且单一,不能发挥双方在客群、渠道、研究方面的优势,没
有形成完整的银保合作生态。
农村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深度有限。农村金融机构网
点数远少于大行,且只能在属地范围内开展业务,双方在产品、
销售、理赔等方面的合作深度有限。农村金融机构应探索细分客
群,争取扩大与保险合作的空间,并根据客群特征对产品进行升
级改造。
农村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合作的风控能力有限。
“三农”业务受制于自然环境,风险较高,提高了农村金融机
构风险识别难度和系统建设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应尝试与保险公
司在风险管理等中后台方面进行合作,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尝试
满足较小规模的信贷需求。
农村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合作的人才队伍有限。
农村金融机构平台小、产品单一,人才相对缺乏,人才梯队
建设存在不足,在产品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