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党课讲稿——坚守初心担使命 砥砺奋进
新征程
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
104 周年。当我们仰望党旗上那鲜艳的红色,总能感受到一种穿
越时空的力量——那是南湖红船启航时的星火微光,是长征路上
永不熄灭的信仰火炬,是改革开放中敢为人先的开拓勇气,更是
新时代逐梦征程上的使命担当。七一,不仅是党的生日,更是每
一名共产党员回望初心、校准航向的精神坐标。今天,我们以党
课为契机,共同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感悟新时代赋予的使命
任务,探讨如何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一、回望百年征程:从苦难辉煌中汲取信仰力量
(一)开天辟地:党的诞生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921 年,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时刻,
中国共产党犹如暗夜中的火炬,在上海石库门、在嘉兴南湖畔应
运而生。彼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列强环伺,而中国共产党从成
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写在
自己的旗帜上。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长征路上的“革命理
想高于天”,从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到解放战争的摧枯拉朽,中
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
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彻底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
飞跃。
(二)改天换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辛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烂摊子,中国共产党人以
“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之
路。“一五”计划的轰鸣、大庆油田的怒吼、“两弹一星”的壮
举……无数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用汗水和热血浇筑起
社会主义的坚实根基。尽管过程中经历了曲折,但我们党始终坚
持真理、修正错误,在探索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正如习近平总
书记所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
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
的社会变革。”
(三)翻天覆地: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飞跃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中
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冲破思想禁锢,打破体制束缚,以“黑猫白猫
论”的务实精神、“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勇气,开辟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农村改革到城市发展,从经济特区的“试验
田”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里程碑”,从“三步走”战略到“两
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
的工业化历程,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
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
伟大飞跃。这一切成就,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
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
(四)惊天动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战略全局,提出了“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确立了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从脱贫攻坚“一个都
不能少”到疫情防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一带一路”
倡议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科技创新“卡脖子”难题攻关到
生态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以“我
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
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截至 2025 年,我们正朝着“十四五”
规划的收官目标奋力冲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
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二、锚定时代坐标:在伟大复兴征程中明确使命任务
(一)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
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
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的指导地位。“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
成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根本保证。作为党员,我们必须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
践的维度,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把“两个维
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
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
持高度一致。
(二)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
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阶段,正处于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尽管面临着国际局势动荡、经济下
行压力等挑战,但我国发展仍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完整的产
业体系、超大规模的市场、丰富的人力资源